第一百九十二章 掃平山東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掃平山東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掃平山東(2 / 2)

這麼算下來,每年經過禦馬監手裡的銀子,早就超過了千萬兩。

因此、朱由校很好奇,這些銀子花到哪裡去了,所以開口詢問道:

“禦馬監的收入折色是多少,開支又主要是哪些?”

“回萬歲……”曹化淳並沒有覺得不妥,因為朱由檢交代過,隻要皇帝詢問,都可以告訴:

“禦馬監的折色算下來,足有二千二百餘萬兩,其中大頭是糧食貿易。”

“至於開支,主要是一京二省的上直十六衛軍、十二拱衛營,以及山西外拱衛的二十八營,遼東的四十四營,大寧三衛。”

“這些人馬的軍餉便需要發五百四十餘萬兩,而吃食上,也需要花費二百七十餘萬兩,所以僅僅這些便需要八百多萬兩銀子。”

“除此之外,盔甲廠、軍械所、天津造船廠的開支加起來便有二百餘萬兩。”

“除了這些、還有支持大寧三衛屯墾、運軍糧去遼東,這些開支合計在三百萬兩左右。”

“今歲的歲入,可隨意調動的銀兩實際不過是在六百多萬兩罷了,而又運往南邊和內帑六百七十萬兩,所以能結餘的隻有二三百萬兩銀子罷了。”

二千二百萬兩銀子……

聽到這個數目,即便知道是折色後的數目,並不代表禦馬監拿到了這麼多銀子,但這數目帶給眾人的震撼,還是難以言表的。

要知道,在朱由檢改革禦馬監之前,大明的田賦是二千四百至二千六百萬石左右。

按照北直隸的糧價折色,也就是一千二百萬兩至一千三百萬兩銀子。

加上內廷、六部五寺的收入,大明折色之後的財政也就和眼下的禦馬監相差不多罷了。

現在的禦馬監,不僅給國庫直接繳納三百多萬兩銀子,自己還能歲入二千二百萬兩銀子。

再加上國帑的歲入,便是四千六七百萬兩的折色數目。

大明除了國初的前一百年,可以達到這樣的折色數目外,其他什麼時候能有這麼恐怖的歲入數目?

或許是害怕皇帝以為這就是禦馬監的永定歲入,曹化淳也緊接著解釋道:

“今歲能有如此高的歲入,也是全賴遼東糧價高漲,因此南糧北販,平抑糧價才能有這樣的歲入。”

“眼下遼東糧價已經平抑,加上明歲收複遼東之後情況改善,殿下說過,禦馬監的歲入應該會暫緩在一千二百萬兩左右。”

“若是解決了陝西、河南、山東的衛所問題,歲入應該會提高到一千四百餘萬兩,若是在三省開辦皇店,歲入可以達到一千五百萬兩。”

曹化淳老老實實的交代,卻不想這話根本就沒有起到“謙虛”的作用,反而刺激了朱由校。

他這才知道、自家弟弟在斂財這方麵的能力到底有多麼恐怖。

大明朝自軍屯籽糧敗壞以來,斂財最厲害的皇帝也不過就是正德和萬曆兩個皇帝了。

正德皇帝憑借大肆開設皇店、辦皇莊,得到了一部分邊軍的控製權。

但由於當時他麵對的是整個泛江南文官勢力,所以沒能快速的將時局穩定下來。

倒是萬曆皇帝、雖然麵對的是被嘉靖玩分裂的文官體係,但在斂財這方麵的能力確實不行,一個礦稅沒收好不說,還把民心給玩崩了。

相比較他們倆,朱由檢的斂財方式就有些變態了。

抓住了正德皇帝想抓住的兵權,兵權不是依靠邊將,而是依靠自己練兵,從兵馬控製的能力來說,朱由檢的能力遠高於朱厚照。

又相較於朱厚照需要麵對鐵板一塊的泛江南文官勢力,朱由檢麵對的時局卻很好,泛江南文官勢力分裂百年,難以聯手對付他。

在這樣的局麵下,通過抬高東林、打擊齊楚浙宣昆五黨,隨後又在東林一家獨大的時候,選擇了在朝堂幫齊楚浙宣昆五黨說話。

這一手平衡就玩的讓兩派文臣一直沒有把他當成一回事。

如果不是遼沈之戰裡,朱由檢用滿桂出塞,而過早暴露了實力,之後又在裁撤山西和北直隸的行動中,展現了恐怖的兵權,那估計眼下的兩派文官還在互撕,根本就無暇估計朱由檢。

這麼一想、朱由檢的手段就很恐怖了。

他明白開皇莊會讓百姓和中小地主、富農等勢力厭惡,所以他選擇了得罪已經勢弱的勳貴,來對軍屯田動手,重新開辟一個和百姓無關的財源。

之後他再用分地的手段,拉攏了底層軍戶的人心、和獲得土地的普通百姓的民心。

這麼一來、朱由檢就有一個龐大的基礎來支持他了。

他的強大表麵上看起來是兵權,然而兵權之下是民權。

幾十萬大軍的背後,是數百萬的士卒家屬,以及數百萬的無田百姓。

要動朱由檢,就要先把朱由檢和這加起來超過上千萬人的聯係給切斷,才能徹底將他從政治中心剝離。

上一次有這麼大基礎支持的人是誰?

一瞬間、朱由校腦內閃過了太廟內的一幅畫像。

那是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支持他的勢力,是跟隨朱元璋起家的淮西勳貴,淮西子弟。

這是一股怎麼樣的勢力?即便是朱元璋本人,也花了整整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將這股勢力壓製到了和文官平衡的局麵,為此打殺了諸多驕縱桀驁的名將、名臣。

試問眼下,整個大明有誰敢說,手段比朱元璋更果斷、狠辣?

這樣的人沒有,即便是創造出這新利益勢力的朱由檢,也根本停不下來。

哪怕他現在宣布就藩,但他麾下的幾十萬兵馬、上千萬子弟也不會同意。

將領會架著他繼續前進,而朱由檢能做的,就是壓製這個勢力,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底線。

這個底線是什麼?

“吾弟……有太……有漢之光武皇帝之風”

朱由校在短時間分析了所有,最後本想說朱由檢有太祖高皇帝之風,但又害怕這句話被文臣知道後警惕,因此隻能將對比的對象換成了光武帝劉秀。

劉秀能打、也善待功臣,但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在晚年製住崛起的豪強勢力。

不過這也不怪劉秀,畢竟劉秀時期的豪強勢力遠不如唐初武勳和明初淮西勳貴,沒有必要大刑打殺。

劉秀沒有想到的,恐怕就是自己的子孫大多早夭,短壽,讓豪強連續抓住了數次擁立之功而迅速崛起。

可這一切、並不是朱由校想說這話的原意。

他之所以說這句話,是因為他明白,自家弟弟終究會與自己心中所想的弟弟背道而馳。

朱由校想的很好,便是讓自家這個唯一的弟弟,做一個閒王,安度此生。

但在各種勢力的夾擊,外有強敵,內有內賊,上有天災,下有**的局勢中,他還是不得不將自家弟弟拖下了水。

朱由檢掌握如此大的一個勢力,並沒有讓朱由校忌憚,他擔心的是朱由檢的日後。

要平衡這樣一個以軍隊和田地而起家的勢力,所製衡的利益自然也是於軍功和田地。

這也就難怪、為什麼朱由檢一直在強調向外屯墾,開拓了。

向外開拓才能給軍隊軍功,才能給軍屬發田。

如果這些都滿足不了,那麼就彆想這個利益集團能一直對外,終有一天他們會對內的。

“行了、你退下吧……”

朱由校臉色不悲不喜,隻是在先前有過短暫的驚詫,真正做到了曾經朱由檢所說的不露喜怒於麵。

隻是在他開口之後,曹化淳卻頓了頓,沒有起身,似乎還有什麼話需要說。

“怎麼?弟弟還交代了什麼事嗎?”

朱由校敏銳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而對此、曹化淳也遲疑了數秒,最後才艱難道:

“殿下說、三省宗室、可以提前革新了……”

“……”一席話說出、眾人無言,唯有心中一緊。

魏忠賢心中更是掀起了驚濤駭浪,他將這些天的所有都在腦中過了一遍,最後才得出結論:

“難怪齊王在這次平叛會開口主動領兵出擊,原來是要對三省宗室下手……”

“秦藩走旁係上位,地位不穩,管控不住旁係,齊王一聲令下,恐怕無力反駁。”

“山東有德、魯、衡三王,卻並非大藩,因此出兵時特意許下了要生擒徐鴻儒。”

“徐鴻儒隻是一個借口,真正要做的,是把最難解決的福王和周王解決。”

“先解決山東的叛軍,最後帶兵入河南,那可操作的地方可就大了……”

魏忠賢咽了咽口水,想到了平日裡對自己偶爾露出笑意的齊王,居然有這樣心計的時候,也開始仔細回想自己有沒有得罪過對方。

至於魏忠賢能想到的,朱由校自然也能想到。

他在心底歎了一口氣,心想自家這個弟弟,做事情總是如羚羊掛角般,讓人想不到他的真實意圖。

可以說、這廝是把兵法用到了政治行動上,並且連自己也看不透。

恐怕周藩和福藩,以及鄭、唐、崇三王都要被革新了。

不革新的下場,恐怕就是齊王剿賊不利,讓賊寇向西、南逃竄而圍困宗親藩王了……

恐怕福王和周王,眼下已經猜到了自家弟弟的想法,開始驚恐了……

想到這裡、朱由校不知道為什麼,在一想到自己那個好三叔惶恐的樣子,嘴角就不自覺的挑了起來。

“鄭娘娘、朕真想看到,伱知道朕那好三叔將被賊寇圍困時的表情……”

本章完(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末日重生:鬼觀音她畸變成神 五零姑姑有農場,養娃搞事兩不誤 饑荒年:屯子裡的日子好快活 天災不慌,安安我靠無限倉庫躺平 好難啊,快穿拯救病嬌男主 烽火涅盤:鐵血將軍李雲龍 讓你直播講名著,你說紅樓是鬼書 未婚妻裝死逃婚,葬禮當天娶她姐 文化英雄聯盟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