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地方官員陳奇瑜吊唁唐世子時,警告老唐王說,世子死因不明,貿然改變世襲人選,說不定朝廷日後會怪罪。
老唐王朱碩熿害怕日法追究,趕忙立朱聿鍵為“世孫”,同年老唐王也去世,而朱聿鍵也登上了曆史舞台。
不過登上曆史舞台的第七年,清軍圍困京城,朱聿鍵不顧宗法領兵勤王,被崇禎叫人拿下關往了鳳陽高牆內。
之後他再度被關押七年,直到明朝滅亡前夕才被放出。
可以說、朱器墭父子一生的命運十分坎坷。
朱器墭作為父親,四十二年的人生被囚禁十六年,而朱聿鍵作為長子,四十四年的人生更是被囚禁了二十三年。
這父子兩人,算得上眼下大明宗室之中稍微有些能力的父子,朱由檢關注他們也從很早就開始了。
從當初孫傳庭南下就任畢節兵備道的時候,朱由檢便提醒孫傳庭,讓他來唐王府探查。
不過當時他的實力太弱,老唐王朱碩熿找了個借口便搪塞了他派出的孫傳庭。
倒是眼下局勢不同了,老唐王朱碩熿低頭,還將討厭的朱器墭父子都帶出來迎接朱由檢的到來。
對此、朱由檢也難得開了一句口道:
“唐王世子一表人才,想必在老唐王百年之後,能承擔起管理唐藩的擔子。”
“……”
朱由檢一句話、唐藩眾人詫異向他看來,而臉色蒼白的朱器墭更是不敢置信的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唯獨老唐王朱碩熿臉色並不好看,隻能硬著頭皮尷尬笑道:
“嗬嗬、承齊王的吉言了……”
朱由檢的這句話,變相是在說他記住了朱器墭,而他的記住,所代表的含義就大了。
眾所周知朱由檢手下是有錦衣衛的,而錦衣衛改組後,便是負責搜羅天下情報。
也就是說、唐藩內部的事情,實際上朱由檢也是知道的。
他既然知道,那麼還要出言說這句話,很難說是不是在對老唐王朱碩熿的敲打。
這麼一想、老唐王朱碩熿表情不好看也就不奇怪了。
至於朱由檢之所以要這麼做,第一個是惜才,而第二個理由是借此來讓朱碩熿必須找到一條平衡他想讓自己的幼子做唐王的路子。
這條路子是什麼?無他、海外就藩罷了。
因此在客套之後,朱由檢帶上百緹騎和陸文昭一同進入了唐王府,並入主了承運殿,與老唐王朱碩熿坐在殿中左右。
“海外就藩一事、唐王殿下應該都知道了吧?這件事情,唐王殿下覺得如何?”
坐在位置上,朱由檢沒有太多廢話,而是選擇開門見山的詢問朱碩熿。
畢竟在朱由檢拜訪諸王的道路上,根本就沒有藩王能拒絕分封到一塊富碩之地,並且還能擁有藩國兵馬、自治權的誘惑。
他們唯一的顧慮,都是在想分封的地方到底富不富碩。
一旦他們確定了海外富碩,那不用朱由檢開口,他們也會主動選擇海外就藩的。
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留在國內就是等死。
朱由檢和朱由校這兩兄弟明顯是鐵了心的要裁撤大明國內的諸藩,不趁有資本的時候選擇就藩,之後恐怕就要麵臨被圈禁的下場了。
因此當朱由檢一開口,老唐王朱碩熿也問出了和諸王一樣的問題,那就是海外到底是不是真的那麼富碩。
對此、朱由檢給出的回答是:
“富不富碩,殿下若是不放心,可以在三年後派出親近之人,與皇店船隻再下西洋。”
“不過海外富碩之地終究是少數,大部分地區依舊是蠻荒之地,因此富碩之地必然是要諸王各自搶奪的。”
“至於怎麼搶奪?自然不會是諸藩交手,因為孤和萬歲都會禁止諸藩在海外內鬥。”
“所謂的搶奪,便是看各自租借的兵馬,能打下多少地方。”
“如周王,其已經許下了若是海外有富碩之地,便租借兵馬數萬,再請數營拱衛營戍衛藩國。”
朱由檢一開口、老唐王朱碩熿就皺眉了。
作為老牌藩王,周藩是天下第一大藩,這是不爭的事實。
唐藩雖然也不錯,但也頂多排進前十罷了,位置也就在七八名的樣子。
如果前麵的強藩搶占了大量的富碩之地,那麼留給其他藩王和郡王的,便隻有平庸,乃至蠻荒之地了。
如朱由檢預料的一樣,朱碩熿也有自己的心思。
因為海外就藩裡,也包括了大明二百餘位郡王,也就是說隻要郡王能出得起銀子租借兵馬,遷移人口,那郡王也能海外就藩。
這麼一來、朱碩熿就起了心思。
他雖然不能把自家幼子扶持為唐王,但他可以用唐王府的銀子,為自家幼子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域就藩啊。
不過問題就是,眼下的他年紀有些大了,不確定還能活多久。
因此對比其他諸藩,朱碩熿還有一個顧慮,就是就藩一事,到底需要幾年能落定……
“這就藩一事,若是從大明運送百姓前往天竺一地,那需要多久?”
朱碩熿小心翼翼的詢問,而詢問的對象果然也是南亞這塊地方。
畢竟對於諸藩來說、他們印象裡的南亞半島是佛國,應該不會貧苦到哪裡去。
對於他的詢問,朱由檢也道:
“若是從廣東出發,前往天竺東邊沿岸,需要三個月,前往西岸需要三個半月到四個月。”
“眼下禦馬監的天津皇店船廠,已經能製造出在海上遠航的九千料商船了,這九千料商船若是改改,可以容納三千人。”
“這樣的船隻,造價不過四千餘兩銀子,日後為了大明的貿易,最少需要數百上千艘。”
“因此殿下不用擔心遷移之後,沒有太多的漢家子弟運往。”
“隻要打下疆域,隨後分發田畝,以一人數十畝、乃至百畝,又發糧食和農具,便是隻前往十萬人,也能抽調組建數營兵馬。”
“更何況、當地還有不少人口,天竺之地的人口比我大明還要多。”
朱由檢在給朱碩熿畫餅,畢竟紙麵上來說、莫臥兒帝國和南邊德乾高原的土邦人口,確實要比大明多。
不過如果大明算上隱戶,那就……
“宗室這點,我唐藩稀少,不能讓他們成為庶人耕種,不過孤可以答應殿下,如果海外真的富碩到可以就藩,那唐藩願意舉藩遷移海外。”
“不過如果真的可以就藩,殿下必須允諾調三衛兵馬為唐藩開疆。”
朱碩熿終究是沒逃過朱由檢的大餅,並且還真香的計算起了唐藩的財力可以供養多少兵馬。
對此、朱由檢笑了笑道:“這是自然的,三年之後,上直衛軍的數量會提高到三十六衛。”
“屆時如果不夠,還會繼續的提高,隻要殿下供養得起,想調多少衛都是可以的。”
“既然這樣,那孤就先多謝殿下了。”見朱由檢這麼說,朱碩熿起身作揖回禮,而朱由檢為了讓朱碩熿相信,也站了起來,並在回禮的同時也開口道:
“孤也是為了孤日後在海外能開齊國,殿下也不必太過抬愛。”
朱由檢這話等於自爆軟肋,不過這樣倒是讓人更相信一點了。
作為一個有兵權的藩王,如果朱由檢不造反,那在海外富碩之地謀一個大大的藩國才是人之常情。
朱碩熿可不相信天下真有大公無私的聖人。
“嗬嗬,這是給殿下的禮單,請務必收下……”朱碩熿笑著從袖子裡拿出了一份紅色的禮單,而朱由檢也爽快接過道:
“既然這樣,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接過禮單,他瞟了一眼,卻不想朱碩熿還挺舍得下本錢,一份禮單價值就在五六千兩銀子。
見對方這麼給臉麵,朱由檢也對朱碩熿道:
“明歲秋收之後,孤會在燕山創辦了講學,主要是傳授治理藩國和行軍打仗的。”
“日後諸王遷移海外,難免要學這些,若是殿下放心,可以將世孫和一些出色的子弟送往。”
“額……嗬嗬,一定,一定……”朱碩熿的笑容僵了僵,隻能尷尬的回應。
對此、朱由檢也點頭道:“既然事情已經說完,那孤便先趕赴洛陽了,等日後唐藩決定就藩海外的時候,再與殿下一同慶賀。”
“殿下不留下來休息嗎?”朱碩熿還想客套客套,不過見朱由檢真的要走,便不再留了。
隻是將朱由檢送出了唐王府,看著緹騎走遠後,他才在心裡琢磨了起來。
剛才的一席對話裡,朱由檢肉眼可見的提及了世子和世孫,也就是說他本人是支持祖製的。
這麼一來、朱碩熿就不能再囚禁朱器墭和朱聿鍵幾兄弟了。
至於之後所謂的燕山講學,倒有幾分質子的意思。
到時候倒是可以先派朱器墭這一係去試試水,如果無礙,再派出自己鐘意的幼子。
想到這裡、朱碩熿不自覺的點了點頭,隨後在返回承運殿後,對王府長史說道:
“傳令,解除世子的圈禁,之前收回的俸田也還回,再撥三千兩銀子給世子。”
“遵命……”長史聽到老唐王朱碩熿要放出朱器墭一家,也鬆了一口氣。
就這樣、隻是朱由檢幾句話的結果,朱器墭就結束了長達八年的圈禁。
至於朱由檢自己,也踏上了前往洛陽,去尋他那個好三叔的道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