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所有軍戶皆轉換為民籍,軍屯田按照老規矩來發放,除了陝西百姓一人四畝,其餘諸省均一人三畝。”
朱由檢一開口,便將這三千多萬田畝給分給了百姓和將士,以及他們的家屬。
不過,四川、雲南、廣西土司眾多的三省還沒有徹底革新,這讓朱由檢有些不滿。
“西南有動靜嗎?那些土司們……”
用手捏了捏後頸的朱由檢,對著旁邊站著的陸文昭詢問,而陸文昭也搖頭道:
“六月黔國公聯合吾必奎交出兵權後,雲南和廣西、四川行都司等大批土司都安靜了下來。”
“不過、眼下尚有三十二家土司沒有接受改土歸流,其中四川行都司的大多數彝族土司回絕的態度十分強硬。”
四川行都司、也就是後世大涼山一帶。
對於土司們的頑強態度,朱由檢倒不是沒有想到,隻是他沒想到這些土司一點利都不願意讓出來。
“三十二家土司兵力如何?”
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的朱由檢十分冷靜,而陸文昭也回稟道:“大約八萬人左右。”
“八萬人……”聽到這個數目,朱由檢想了想,隨後道:
“再等半年,等河套之戰結束再收拾他們,軍械所的產量已經跟不上擴軍的速度了。”
“進來所產出的軍械,先滿足北軍都督府和海軍都督府的兵馬,東軍都督府目前裝備的已經足夠抵禦建虜了。”
“是……”陸文昭應下,而同時朱由檢也起身伸了下懶腰。
“傳我將令,十月初一,四騎衛調往大同殺虎口,另外盧龍衛、神策衛、鷹揚衛、金吾衛的騎兵也一並調往殺虎口。”
“山西、北直隸、河南、湖廣今年秋收的軍屯籽糧,分彆調往延綏。”
說著、朱由檢轉頭看了一眼曹化淳,吩咐道:
“再調三百門五斤炮,一萬挽馬,二十萬石軍糧前往殺虎口。”
“奴婢領命……”曹化淳記在了心裡,準備等下告訴下麵的人去做。
在他領命的同時,朱由檢也詢問道:“水泥場的進度如何?”
“大概臘月便可以運行,四個作坊估計每歲可產出十二萬石水泥……”曹化淳老實回答,而他的回答也讓朱由校百感交集。
一個後世隨處可見的水泥,卻在這個時代讓朱由檢和燕山諸多工匠摸索了兩年多,才最終摸索到了合適的配方。
可即便摸索出了配方,以這個時代的開采力和手工速度,四個千人級彆的工廠,一年也不過能產出十二萬石水泥罷了,折合不過**千噸水泥。
**千噸水泥夠乾嘛?頂多修建一條寬一丈,厚三寸,長不過六十公裡的水泥路罷了。
哪怕朱由檢在全天下推廣,建造上百處工廠,水泥產量也不過十幾萬噸,頂多修建一條七八百公裡的水泥路罷了。
可如果建造上千工廠,把水泥產量提高到上百萬噸,這就需要上百萬大明百姓參與製作了。
用上百萬大明百姓可能患上塵肺病來交換這上百萬噸水泥的年產,朱由檢不願意做。
因此、水泥廠不能大量的建設在大明,而應該建設在……
“殿下、這水泥估計萬歲會很感興趣,產出後要不要先送一些去皇宮?”
曹化淳的聲音打破了朱由檢的想法,聞言的他笑道:
“這水泥廠先建設起來,試行一下再送給哥哥看,如果可以的話,到時候用在京城的新城建設上。”
“至於擴充就不必了,我聽聞南洋之地有許多昆侖奴,到時候讓沈廷揚和黃龍在南洋建設作坊就不錯。”
昆侖奴,也俗稱為矮黑人,他們身高普遍在一米四到一米五之間,在南洋蹤跡極廣,數量超過百萬。
用一些錢財和糧食去雇傭矮黑人來做水泥,倒是一個很劃算的方法。
既不會損害大明百姓的健康,又能發展大明本土,朱由檢倒是很樂意。
畢竟矮黑人們沒有田地,無法耕種來獲取銀錢,也就沒有辦法享受大明帶來的絲綢茶葉和各種美食,朱由檢這也算是在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塵肺病什麼的也就無足輕重了。
“殿下、琉球和陝西送來消息了。”
正當朱由檢想著解決南洋矮黑人生存問題的時候,陸修拿著兩份文書走進了內院。
朱由檢接過文書,一份份的打開看了起來,而對於陝西孫傳庭的戰略微調和戰術路線微調,他並沒有什麼異議,隻是補充道:
“四川的軍屯田暫時先不管行都司,先解決其他的軍屯田,秋收後的糧食也走蜀道送往寧夏。”
“另外軍械所的火炮,先將五斤炮調給陝西,收複南洋估計用不上五斤炮。”
朱由檢很快布置了新的一切,至於說南洋用不上五斤炮,也是因為這個時代南洋大部分城市都靠近大海,隻要有道路,十斤炮就可以下船。
況且麵對西方技術的棱堡,五斤炮遠不如十斤炮好用,而輕便的五斤炮在草原和沙漠上可以說最適合明軍高機動性的打法。
合上文書,朱由檢看向了琉球府的文書,而沈廷揚和黃龍也將與李旦等人的事情說了個清楚。
朱由檢看著內容,時不時微微頜首,表示認可,不過在看完後,他還是開口道:
“福建、浙江、廣東三省的軍屯籽糧,秋收後運往琉球府,另外手書一份給沈廷揚,便說加大沿海諸省遷移琉球府的力度。”
“遷移琉球府後,可以選擇一些人遷移南洋,日後琉球府就是遷移南洋的橋頭堡。”
“呂宋、巴達維亞、舊港等地都已經有現成開墾的田地,拿下後可以留民夫開發當地。”
“是。”陸修應下,而朱由檢也補充道:
“收複南洋一事,讓沈廷揚和黃龍看著辦,如果時機合適,不用請問我,直接開拔收複。”
“另外,大戰之中俘虜的昆侖奴和土人都可以留在南洋當地,讓他們開墾田地,建設水泥場、蜂窩煤場。”
“至於歐羅巴人,若是有人願意出銀子贖他們,在議和之後將他們放走倒也不是不可以。”
朱由檢的嘴角不自覺的勾勒出一抹笑意,隻因為他想起了南洋有著諸多火山灰原料的事情。
想來如果大明順利在當地站穩腳跟,那水泥產量應該會節節高升,大明的交通也將變得四通八達。
人口紅利可以讓大明獲得大量的水泥、蜂窩煤,以及金銀礦和各種資源,以此來向西北和東北開疆拓土。
如果水泥路配合有軌馬車,一個拿來大軍行軍、一個拿來運送物資,那麼大明的投送能力將會大大增強。
向內陸征伐的成本很高,效益太低,但是為了兩京十四省的安全,大明必須收複西域、漠北、青藏,甚至是收複唐代的濛池都護府地域。
想要收複這些地方,並且維持當地駐軍數量,建立起統治,就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物資,而南洋正好可以提供這一點。
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南洋的人口數量還是有些少,不過朱由檢已經找到了另外幾個合適的地方。
“日本……”
朱由檢眼睛一眯,看向了文書最後,沈廷揚說將自己手書交給了顏思齊的事情。
顏思齊將是朱由檢放血幕府的一把刀子,他不可能讓大明的軍隊去打幕府,因為大明軍隊需要打其他更重要的地方。
相反、在九州有著人脈的顏思齊,如果能攪動起風雲,那對大明將有很大的幫助。
東籲緬甸、南掌、安南、阿洪姆、青藏……
還有打下南洋後,海外諸王就藩而需要進軍的南亞地區……
這些地方,都將是大明需要解決內部人口矛盾、土地矛盾、利益矛盾和階級矛盾的重要地方。
土地兼並矛盾,那就向外開拓土地,人口密度太高,抗災性不高,那就遷移人口。
利益矛盾大,那就擴充市場,而階級矛盾,隻要解決了前麵幾個問題,階級矛盾便不是問題。
隻要資源足夠多,並且能落實到百姓手上,百姓也懶得在意皇家的事情。
“說起來、燃兒和淑娥快要滿周歲了吧?”
朱由檢轉頭看向了曹化淳,而曹化淳也行禮道:“是的殿下,太子十一月十三便滿周歲了,長公主則是明歲二月。”
“既然燃兒先滿周歲,那作為皇叔的我也得拿出周歲禮才行。”朱由檢笑了笑:
“告訴黃龍和沈廷揚,速速拿下呂宋,我會給他們一張金礦的地圖,拿下呂宋後,將這座金礦送給燃兒做周歲禮……”
朱由檢眼中帶著笑意,用一座金礦作為周歲禮,也就他能有這手筆了。
旁邊的陸文昭和曹化淳、陸修見自家殿下這副模樣,也隻能是無奈的笑了笑。
下午四點還有一更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