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陛下旨意,著王安提督、掌印西廠,秉筆司禮監,領淨軍、大漢將軍,欽哉。”
“奴婢領旨,萬歲、萬歲、萬萬歲……”
五月初一,伴隨著雲台門的一紙詔書,曾經輔左朱常洛二十餘年的內廷大太監王安歸來。
朱由校給予了他足夠的殊榮,尤其是提督掌印西廠,如司禮監秉筆的待遇。
可以說、僅僅他一個人,就官職地位就不輸於魏忠賢和王體乾。
更重要的是,在他歸來之際,朱由校還將淨軍、大漢將軍這四千五百人的皇城兵力交給了他。
如此一來,魏忠賢和劉若愚手中的兵力就都被削減了,而這樣的消息對於劉若愚來說還好,但對於魏忠賢來說……
“廠公、昨日湖州知府上疏,湖州烏程縣東城起火,二百餘戶百姓家中被燒……”
“燒你娘的頭!”
彭——
名貴瓷器在司禮監衙門金磚之上破碎的聲音響起,盛怒的魏忠賢發火,而衙門內部一種太監紛紛被嚇得當場跪下。
王體乾此刻正在養心殿隨堂,整個司禮監衙門隻有王承恩、魏忠賢、劉若愚三人。
恰好王承恩忙於禦馬監的事情,基本上司禮監的事情都是由魏忠賢和劉若愚處理。
劉若愚的衙門在東邊,魏忠賢在西邊,身邊沒有個商量的人,司禮監裡還全是外人。
這種時候聽到自己兵權被奪的消息,魏忠賢盛怒倒也不奇怪了。
“三千淨軍!三千淨軍……”
魏忠賢咬牙左右渡步,可謂是越想越氣、越想越氣。
“我當是誰這麼大火氣,原來是魏秉筆啊……不知道又是哪個不長眼的後生讓魏秉筆生氣了?”
魏忠賢火氣還沒消,卻聽到了熟悉又陌生的聲音在司禮監衙門內響起。
他側頭看去,果然看到了身著鬥牛服的王安,帶著一眾十餘名臉生的太監走進了司禮監衙門內。
二人幾年未見,但一見麵卻火藥味十足。
想來也是,魏忠賢被選入宮時,靠巴結太監孫暹才進入了甲字庫。
之後使了銀子,他才坐上了朱由校母親王才人的典膳,到這裡才巴結上了魏朝。
由於魏朝是王安屬下,又多次向王安稱讚魏忠賢,王安也善待魏忠賢,沒有對他做出什麼苛刻的事情。
在魏朝與魏忠賢爭客氏為“對食”時,王安還勒令魏朝退出。
誰曾想朱由校母親去世後,魏忠賢居然投靠李選侍,並在朱常洛駕崩後想著陷害王安。
在王安看來,這就等同於自己一手提拔的屬下妄圖背刺謀害自己,自然不可原諒。
至於魏忠賢,他也明白自己做的那些事不地道,換了誰都要弄死他。
與其被對方弄死,倒不如先弄死對方。
二人一碰麵便如針尖對麥芒,火藥味十足。
“不知王秉筆歸來,咱家沒有讓人準備好宴席來慶祝,真的失禮……”
魏忠賢露出貌似和善的笑容,語氣謙卑,而王安則是內心輕嗤,但表麵上卻恭敬道:
“不過是一個被重啟的家仆罷了,辛得齊王殿下保全才能活到今日,不然恐怕是……”
王安沒有繼續往下說,但是他看向魏忠賢的眼神說明了一切。
二人的氣氛一時間有些凝固,還是最後王安開口破解了僵局:
“剛回司禮監,咱家便在北麵辦差吧。”
說罷、王安便帶著那十幾個讓人麵生的太監離開了魏忠賢辦差的衙門,而魏忠賢則是在他走後,眼角不自覺的抽搐幾下。
“去打探打探,是誰讓王安這廝回來的!”魏忠賢轉身對一旁的太監塗文輔開口,而對方也作揖應下。
王安的回來,讓京城的氛圍更加詭異,這點從他剛剛抵達自己辦差的衙門開始就呈現出來了。
在王安帶著人入駐北麵衙門的時候,一名六科官員便出現在了衙門內,對著衙門主位的王安道:
“王秉筆,韓學士聽聞您歸來,今夜特意在府中設宴,與諸多清流請您前往……”
“知道了,咱家晚上回去的,勞煩給事中跑一趟了。”王安的表現很有禮節,這讓跑腿的給事中十分受用,行禮之後緩緩退出了司禮監。
“秉筆,萬歲宣召您……”
這給事中才走沒多久,養心殿便來了太監,並帶來了皇帝宣召王安的口諭。
王安對此不敢耽擱,連忙前往養心殿,經過半個時辰的路程,才在午後進入了乾清宮門。
不過在進入乾清宮門的時候,王安可以感受到從宮門左右淨軍眼中流露出的一些惡意。
顯然、這批被魏忠賢所招募的淨軍太監們,對王安並不感冒。
王安也沒有多說什麼,他的手段很多,在獲得皇帝的信任下,想要解決淨軍和大漢將軍內部的問題十分簡單。
他走進乾清宮門,越過長長的宮道後,便見到了王體乾從乾清宮中退出來的場景。
王體乾忌憚的看了一眼王安,緩緩行了一禮後什麼也沒說的退下了,而王安則是瞥了一眼對方,隨後走進乾清宮,來到養心殿門前跪下道:
“奴婢王安、參見萬歲,萬歲聖躬安……”
“起來吧。”朱由校的聲音傳了出來,而王安也走進了養心殿內,並見到了正在養心殿內炮製木頭的朱由校。
作為一個皇帝、身著單衣在養心殿內炮製木頭,使得一地昂貴金磚上鋪滿了木屑,看上去有些有失體統。
不過、王安隻是嗅了嗅,甚至沒有看木頭一眼,就知道這木頭是內帑之中庫存不多的金絲楠木。
“事情如何?還能解決嗎?”
朱由校背對著王安,一邊詢問,一邊操作手上的物件。
“略微棘手,不過對於奴婢來說,解決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韓爌他們請你赴宴了吧?”朱由校停下了手上的舉動,而王安也微微頜首:
“大概是準備連同奴婢一起,反擊崔呈秀等人。”
“事情彆做的太過便是。”朱由校繼續手上的舉動,而王安也回應稱是。
過了半響,朱由校都沒有再開口,而王安見狀也作揖慢慢退出了養心殿內。
倒是在他離開後不久,作為後宮之主的張嫣帶著範氏等六名後妃來到了養心殿。
不同的是,這次來的隊伍裡,除了活蹦亂跳的朱慈燃和追追打打的朱淑娥,還有一名被人抱在繈褓之中的嬰兒。
隻是似乎是沒有了初為人父的那種激動,麵對自己的第三個子嗣,朱由校除了接過對方抱了抱,哄了哄後,便沒有再說出什麼關於這名皇子的話。
對此的範氏隻能開口道:“萬歲、焴兒近來哭鬨,臣妾想要帶去太醫院看看。”
“嗯,讓奴婢帶去就行……”朱由校抱著朱慈焴,旁邊坐著朱慈燃和朱淑娥,六名後妃坐在殿中,顯然她們這次來,不僅僅是為了朱慈焴的事情。
朱由校不是傻子,自然能感受得出來氣氛的不對勁。
他看向了張嫣,而張嫣則是一直看著懷孕的另外兩名嬪妃。
朱由校順著她的目光看去,便很快理解了張嫣的意思和心思,臉色慢慢有些不喜,將朱慈焴交到了範氏的手上後,便拂袖道:
“除了皇後、其餘人退下吧。”
“臣妾領命……”不敢違抗的範氏等人開始帶著朱慈燃等人離開。
“父皇抱抱……”
朱淑娥在離去前還跑到了朱由校麵前索要擁抱,而朱由校也頂著一張慈父般的笑臉,抱了抱朱淑娥後,才示意讓範氏把朱淑娥帶走。
“父皇再見!”
朱慈燃和朱淑娥在離去的時候還對朱由校揮手,朱由校臉上的笑意也一直存在。
不過這樣的存在,在兩小兒離去後的一瞬間消失,朱由校臉色恢複平常的冷靜,目不轉睛的看向了張嫣:
“內廷不得乾政……”
他澹澹開口說了一句話,而張嫣則是立馬跪在金磚之上,但表情沒有惶恐,而是十分平澹。
她抬頭看向了朱由校,眼神清澈,似乎沒有一絲雜念。
過了半響,她才開了唇齒道:
“臣妾不過是想讓陛下您明白,您還有子嗣……”
一句話,讓朱由校眉頭不自覺皺到了一起。
顯然、張嫣聽到了王體乾和魏忠賢汙蔑高攀龍的謠言,而她今日來,便是擔心朱由校真的如謠言之中一樣,有不該有的心思。
“朕再說一遍,內廷不得乾政,外廷的風聞也僅僅是風聞……”
朱由校的眼眸陰沉下來,臉色並不好看,而張嫣對於用上“朕”為自稱的朱由校並不畏懼,而是勸導道:
“陛下,您太縱容魏忠賢和奉聖夫人了,也太縱容謠言了!”
“放肆……”朱由校澹澹開口,語氣中沒有惱怒,但卻有一絲讓張嫣打住的威嚴。
隻是張嫣麵對朱由校的嗬斥,卻不依不饒道:
“臣妾當陛下是夫君,當內廷為家,因此才開口勸阻,若是陛下覺得臣妾說的不對,臣妾日後絕不再開口。”
“你……”朱由校看著張嫣居然語態這麼強硬,當即站了起來,居高臨下的看著張嫣,想從張嫣執拗的模樣中看出一絲畏懼。
然而對於張嫣來說,她作為皇後,並不畏懼朱由校。
或許是舍不得這來之不易的親情,朱由校沒有再度嗬斥張嫣,而是背過身去,表示不想和她說話。
“臣妾告退”
張嫣見狀知道再跪也沒用,起身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後,便轉身退出了乾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