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
“砰砰砰——”
九月初三,幾乎是朱由校在想著藩王的同一天,他所想的藩王長史們正在高地觀戰,而他們所觀的一戰,則是明軍滅康提之戰。
康提國,這是斯裡蘭卡島嶼上最後一個國家。
在今年七月明軍抵達斯裡蘭卡後,葡萄牙和法國人相繼迫於明軍的武力退出。
明軍在花費了兩張價值六萬兩銀子的貨物單後,成功從兩國手中獲得了斯裡蘭卡三分之一的土地。
兩個月的時間,島上的叛軍被剿滅,而康提國也在一次衝突中和明軍爆發戰爭。
隻是戰爭開始不到一個月,康提國隻剩下了最後一座城池。
對於這最後一座城池的攻守,康提的頑強超過了明軍的預估,雙方的拉鋸戰持續了七天的時間。
八十多萬人的康提國居民,近三分之一都退到了康提城內,這讓人數隻有不到六千人的明軍打的十分艱難。
儘管對於護送下西洋船隊,黃龍派出了四支艦隊,四衛兵馬,但近二百萬人的全島居民叛亂,明軍有些疲於奔命。
不過隻要拿下了康提城,那麼舊港的物資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運過來了。
想到這裡、明軍的火炮冷卻結束,再度發動了炮擊,而高地上的諸藩長史也互相攀談了起來。
“這康提人倒是在堅守這塊做的不錯。”
“他們的城頭火炮數量不少,能堅持倒也不奇怪,但是就這樣的打法,火藥耗儘之後恐怕隻能束手就擒。”
“不會、康提人性格彪悍,即便沒有火藥,估計也會進行短兵相接。”
“就他們的甲胃,短兵相接便是主動引首就戮。”
“好了、先不說了,看看黃指揮使怎麼打吧。”
諸多藩王長史,紛紛開口表達自己的意見,而兩個多月的征戰,他們也從海軍將士口中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儘管他們隻是聽聽,不懂得具體怎麼操作,但最少有了一些理論知識。
隻是他們雖然懂得理論知識,真的怎麼打還是得看指揮這衛的指揮使。
想到這裡、諸多藩王長史紛紛將目光放到了正在明軍火炮後方不遠處,大纛之下的一名年輕將領。
似乎是感受到了旁人的目光,這將領也看向了諸藩長史,而他旁邊的人也說道:
“小黃都督,這群長史似乎在偷學咱們的戰法。”
“嗯……不用管他們。”聽到旁邊千戶的話,黃蜚將目光繼續放到了康提城上。
黃蜚是黃龍的侄子,而由於黃龍無子,因此海軍之中都戲稱黃蜚為小黃都督。
他雖然在一路上也都讓眾人彆這麼打趣,但終究還是抵不過潮流和大勢。
到了後來、他自己也就默認這個外號了,畢竟在他心裡,他確實很想繼承自家叔父的位置,但他也知道,繼承的前提是他得有這個能力才行。
他拿起雙筒千裡眼看了一眼康提城頭,在城頭上、大大小小二百餘門火炮在豁口擺好,以十門為一組,不斷炮擊。
隻是他們的這種閒散炮擊,不僅炮擊範圍隻有二裡的距離,威力也小的可憐。
反觀明軍,一千八百位炮手,三百門燕山十斤大將軍炮射程三裡,每隔一盞茶的時間進行一輪炮擊,每輪炮擊都能將康提城頭的城牆擊垮一部分。
儘管康提城早就被炮擊出現了豁口,明軍也可以嘗試進攻,但黃蜚在嘗試三次後便斷了這個念想。
康提城內的人口太多,尤其是他們已經抵禦了半個多世紀的歐洲人入侵,因此民族觀念和民族力量要比南亞的大多數民族都團結。
麵對明軍發起的進攻,他們大多能悍不畏死的發動反擊。
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勇氣和觀念,才導致了葡萄牙等國家多次在他們麵前敗下陣來。
黃蜚不想讓將士送死,加上明軍火藥足夠,因此他選擇把城牆全部轟塌,然後前移火炮陣地,用火炮和排槍占領垮塌城牆形成的高地,徹底擊垮康提人。
他的戰術贏得了絕大部分明軍將士的認可,不過攻打康提、拿下錫蘭島畢竟是下西洋計劃中的一個小環節。
下西洋的真正目的,還是要為諸藩尋找合適的就藩地。
想到這裡,黃蜚才開口說道:
“錫蘭島的事情隻要能解決,等舊港的錢糧火藥運送過來,打下天竺近海土邦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不過還是得等齊王殿下下令才行。”旁邊的千戶微微頷首,旁人也跟著說道:
“咱們海軍眼下每年軍餉二十兩,諸軍最高,聽說等天竺戰事開啟後,參與天竺戰事的士卒軍餉可以提高到三十兩一年。”
“軍餉是多了,但離家太遠,總是有些思鄉之情。”聽到這話,有的人感歎了一句。
他們這一感歎,不少人也有些想家了。
儘管海軍十二衛裡,每年最多可以準許三個衛回家休息半年,但仔細算來,這次下西洋船隊裡最近休假的一衛都是半年前了。
間隔最遠的一衛,上次回大明還是兩年半前。
有些思鄉之情很正常,黃蜚也沒有阻止這樣的氣氛蔓延。
畢竟他們研究過天竺南部土邦的實力,以被派來執行任務的四衛實力,隻要火藥足夠,他們完全可以在一年內平定諸多沿海的土邦。
至於內陸的土邦,那也輪不到他們上直海軍十二衛來處理了。
按照他們了解到的情況,隻要海外就藩地確定,五軍都督府就隻需要負責調派拱衛營幫忙拱衛藩地,順帶從移民中選人訓練就足夠了。
也就是說、這些事情都是其他四軍都督的事情,和他們海軍已經沒有關係了。
隻是拿下這錫蘭島,海軍都督府便有了一個遠洋基地,這倒是讓黃蜚他們比較覺得實惠。
“回程的船隻安排在哪天?”
黃蜚繼續看了看康提城頭,對旁邊的千戶詢問,而對方也作揖道:
“按照舊港方麵的意思,是本月十五號進行回程,大概明歲三月能抵達京城。”
“時間上倒是不錯。”黃蜚聽聞,也不再繼續詢問,而是細細觀摩戰場。
康提人的抵抗很頑強,然而這並不能阻止他們的滅亡。
當其他海軍三衛平息叛亂,集結兵力於康提城下,康提最終在天啟六年九月十三日的夜晚被攻破。
時隔二百餘年,繼鄭和滅錫蘭國後,明軍再度登上錫蘭島,將錫蘭島所有勢力清掃一空。
捷報與諸藩長史的船隻一起踏上了回程,按照命令、黃蜚作為留守衛,帶領本衛兵馬留在了錫蘭島。
直至十月初九,從錫蘭島出發的船隻才進入到了舊港海峽,並在舊港碼頭靠岸登陸。
“放!”
“砰砰砰——”
十二門火炮齊鳴,慶祝下西洋船隊歸來,隻是這次迎接他們的還是李旦,而非黃龍。
畢竟是老相識了,打了一聲招呼後,諸藩長史就前往舊港城內休整去了。
巡弋天竺沿海隻是一個開始,反而是眼下返回京城之後,他們要怎麼和藩王解釋,如何選擇就藩地,又確保會不會和其他藩王爭搶同一塊土地才成為了難題。
他們需要好好整理這些消息,而對於李旦來說,他對諸藩就藩的事情並不感冒,他最在意的還是錫蘭島的攻略。
“錫蘭島南北長七百裡,東西寬三百六十餘裡,島嶼大致呈梨形。”
“其中中南部是高原,北部和沿海地區為平原,其中北部沿海平原寬闊,南部和西部沿海平原相對狹窄。”
“島上無四季之分,隻有雨季和旱季,而且河流眾多,主要河流有十六條,大都發源於中部山區之中。”
“全島有二分之一的地方都是森林,不過北部平原和西部、南部沿海平原的耕地資源較為豐富,大概估計在兩千萬畝左右,可開發的地方還有三四千萬畝平原森林。”
“另外中部山區有不少寶石、石墨和鐵礦,資源較為豐富,就是火藥供給更不上。”
舊港衙門內、當前往錫蘭島的三名回歸指揮使對李旦解釋,李旦也摸了摸胡須,若有所思的想了想:
“從你們的描述來看,錫蘭島確實不錯,也難怪殿下會將它選做為日後小西洋監察使司的直轄地。”
“火藥這點也倒不是問題,有南洋作為支撐,加上錫蘭自身的條件,隻要移民實邊,養活三百萬人都不成問題。”
“三百萬人,兩千餘萬畝耕地,足以供養三萬大軍。”
李旦剛說完不久,一名指揮使就雙手呈上一份文書,並說道:
“這是對錫蘭所有勢力的戰後繳獲統計,共繳獲黃金七萬二千餘兩,白銀八十二萬四千餘兩,寶石十三箱,銅錢三百餘萬枚。”
“除了這些,還有珊瑚和各種珍寶無數……”
“嗯……”李旦接過文書,隨後掃視一眼說道:
“錫蘭島的繳獲,殿下早有吩咐,銅錢儘數發給參與征戰的將士,白銀都督府自行處理,黃金和其他珍寶運往京城。”
“按照黃都督的吩咐,這八十二萬四千餘兩白銀,都督府留下三分之一來發放戰死將士的撫恤,剩下的三分之二和銅錢一起,發給參與了大戰的所有將士。”
“謝殿下、都督、僉事賞賜……”聽聞賞賜的豐厚,諸多將士紛紛作揖。
三百萬銅錢和三分之二的繳獲白銀,合計就是近六十萬兩銀子。
這次四衛出征,人數也不過兩萬多人,算下來每人可以分到二十五六兩銀子的賞銀。
這筆銀子即便是一人十畝地的富戶,也需要不吃不喝的種三四年的地才能到手,三衛指揮使都已經想到眾將士聽到這消息後會有多麼高興了。
“行了,你們三衛護送船隊北上,順帶讓將士們回家省親半年吧。”
“至於黃蜚那邊,等殿下的軍令下來,會有人去接替他的。”
李旦說完,便示意三衛指揮使下去,而三人見狀也作揖慢慢退下了。
倒是在他們退下之後,在李旦旁邊的一名官員才開口說道:
“殿下給將士們的賞賜未免過於豐厚了。”
“是有些豐厚,不過不給的那麼豐厚,誰又願意去萬裡之外進行征戰呢?”李旦整理了手中的東西,然後加上了黃龍的奏疏遞給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