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
“鈴鈴……”
天啟六年、臘月三十……
當大明百姓已經開始籌備明天的正旦節時,遠在數萬裡外的非洲尼羅河中下遊,伴隨著濃厚土耳其特色的一艘百噸小船南下。
船隻上一麵代表著奧斯曼蘇丹,穆拉德四世的旗幟與大明的旗幟被尼羅河的風吹動,獵獵作響。
尼羅河沿岸許多黑人部落見到奧斯曼的旗幟,紛紛低下了頭不敢去看。
非洲、這是一個神奇的大陸,而它的曆史一直充滿了謎團。
哪怕在信息時代,稍微讀一些書的人都能知道三皇五帝、朝代更替。
很多曆史愛好者,能說出古希臘、古羅馬,包括歐洲中世紀的奇聞趣事,甚至連遙遠美洲大陸的瑪雅人,你都能讀到他們的“先進文明”。
但當有人說到非洲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麵麵相覷,根本不知道非洲的曆史,也不知道非洲人在近萬年間到底在乾什麼。
地理大發現時代以前的非洲,原住民到底是什麼生活狀態?這實際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關於非洲史料,可以說極度缺乏,近乎沒有。
這塊大陸曆史的零星記載,基本上都出自阿拉伯商人之手。
從古羅馬時代開始,阿拉伯商人就已經開始了長途貿易,他們遊走於東西方的商路,探索著可以到達的每一寸土地。
關於非洲較早、而完整的一本遊記,也是唐代的一位叫做烏巴克的阿拉伯將領記載的。
在攻占北非各大城市的時候,烏巴克希望探索更南部的土地,所以當他占領了他所知的最後一座城市後,就問當地居民:
“從你們所在的地方再往前走,還有人嗎?”
當地人告訴他,從這裡再往南走十五天時間,會到達卡瓦爾人的領地(現尼日利亞北部)。
所以,烏克巴又來到了卡瓦爾人的村落,問當地居民:
“從你們所在的地方再往前走,還有人嗎?”
當地人表示,他們不知道前麵還有什麼……
於是,烏克巴調轉馬頭回去了。他認為,自己已經探索到了世界的儘頭。
隻是他的遊記帶回阿拉伯後,阿拉伯商人根據他的遊記不僅航海到達的了非洲東海岸,建立了一係列的商貿中心,還有不少人穿越了撒哈拉,深入非洲大陸。
阿拉伯商人開始在非洲各地建立貿易中轉站,和當地人做生意。
一些阿拉伯探險家,也由此記錄了非洲黑人的生活。
奧斯曼打下了曾經阿拉伯的廣袤疆域,因此對於非洲的許多情況,他們也十分熟悉,而這些熟悉的情報,便成為了徐霞客遊記中的重要一章……
風鈴聲在尼羅河中響起,即將四十歲的徐霞客站在奧斯曼的船頭,手裡持著一麵旌節。
旌節用金銅葉做成,旗用九幅紅綢製作,其上裝有塗金、形如木盤的銅龍頭,在旌節盤龍頭的口中,則是放置著一卷文書。
仔細看去,可以看到一排鐵鉤銀畫的卷宗字體。
“大明朝五軍大都督齊王檢令旨”
簡簡單單十幾個字的背後,是大明八十萬大軍的軍威,是橫行海洋,總噸位超過四十萬噸的大明海軍軍艦,是數萬門火炮的炮口……
當黃蜚等人在收複錫蘭島的時候,徐霞客身邊僅僅跟隨了一艘乙等軍艦和三艘丙等軍艦,九艘丁等軍艦,以及十二艘補給船,就繼續踏上了一路向西的旅程。
他們抵達了薩法維帝國(波斯),登陸了阿巴斯港口,在短暫的確認過身份後,在七月初二成功抵達了薩法維帝國的首都,尹斯法罕。
在這裡、徐霞客受到了被波斯人譽為大帝的阿巴斯接見,而阿巴斯對於大明使團的熱情並不是單純的熱情好客,而是為了貿易和盟友。
瓷器、紅糖、布匹……
大明各種各樣的商品都是除了大明以外,世界所有國家需要的商品。
除了大明,沒有一個地方能找出價格低廉的紅糖和白糖,以及茶葉瓷器。
貿易的事情,徐霞客在抵達舊港的時候就已經和李旦聊過了,因此他對阿巴斯的回應是:
“大明將在錫蘭島和天竺南部建立一些藩國和監察司,到時候源源不斷的大明商人會通過海貿,前來波斯做生意的。”
這樣的回答不同於清代和明代中期的閉塞,顯得十分開放,讓阿巴斯很是高興,當即便決定隻象征性的收取大明商船10%的關稅。
這樣的稅目對於動輒十幾、幾十的稅率來說,已經算是十分良心了。
不過、這並不是阿巴斯的所有目的。
他想要的,還是和大明結盟,讓大明牽製莫臥兒帝國,以免薩法維帝國陷入東西兩麵作戰。
對此、徐霞客隻能回應這件事情他不能做主,而當他說出這句話後,阿巴斯對於大明的態度就冷澹了許多。
他在之後草草結束對話,除了派遣一支一千人的衛隊負責保護徐霞客的安全外,再沒有其他行為。
徐霞客也知道如果不結盟,薩法維不會對他們太熱情,因此沒有繼續遊曆波斯,而是返回阿巴斯港口後,向魯迷國(奧斯曼)送去了一份文書,表示他的船隊會前往開羅。
之後、他便帶著船隻穿越阿拉伯海峽,途徑阿拉伯半島,最後在十一月初三抵達了開羅。
此時的奧斯曼正值混亂,六年的時間,走馬觀花似的更換了五位蘇丹。
三年前繼位的穆拉德四世不過十四歲,因為年紀問題受到家人的控製,由當時的皇太後垂簾聽政,通過宦官進行統治。
奧斯曼在這段時間處於無政府狀態,政治和財政一片混亂,國內也四處是叛軍,而對外還和薩法維帝國爆發戰爭。
作為奧斯曼的蘇丹,穆拉德本人在這一時期致力於學習各種知識,敏銳地觀察帝國內部各項事態的進展,而徐霞客的到來讓他察覺到了一個機會。
他命令開羅地區的將領妥善接待徐霞客,並表達出自己距離過於遙遠不能親自和徐霞客會晤的遺憾。
他讓人送上了自己的禮物清單,同樣保證如果徐霞客要在奧斯曼帝國境內遊曆,他會派遣一支三千人的衛隊保護他的安全。
徐霞客也清楚,穆拉德想要的實際上和阿巴斯想要的東西一樣。
經過被阿巴斯冷落的經曆,徐霞客率先回答了結盟的事情可以暫時考慮一下,他可以在返回大明後,向皇帝和齊王上疏,全力支持大明與奧斯曼的海洋貿易問題。
果然、當他這麼回答過後,穆拉德便知會埃及地區的將領,讓他派人好好保護徐霞客,並儘最大的能力滿足徐霞客的需求。
就這樣、徐霞客在開羅呆了一個月,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在翻閱許多關於非洲的書籍和古代阿拉伯人的遊記。
最終在十二月初十的那一天,他既然決然的踏上了南下的旅程。
此刻的他們,已經南下上千公裡,來到了奧斯曼帝國尼羅河最南部的阿斯旺地區。
徐霞客饒有興致的看著兩岸,而這時他身後傳來了一道腳步聲,一個高目深鼻的奧斯曼人出現,而徐霞客見到他,便笑著用不太流利的奧斯曼語說道:
“帕夏,為什麼這泥羅河兩岸看上去很適合農耕,你們卻不大力開發呢?”
“農耕?”被稱為帕夏的奧斯曼將領聞言笑道:
“尹斯坦布爾的貴族們都有足夠的糧食吃,他們怎麼會在意沒有威脅的埃及呢?”
“現在他們的目光放在西邊德意誌人的神聖羅馬帝國和東邊波斯人的薩法維帝國上。”
“這就好像是大明的皇帝陛下也不在意大明東邊的倭寇一樣。”
“倒也是……”徐霞客笑了笑。
由於距離過於遙遠,帕夏和徐霞客還不知道大明早就開始對幕府動手了。
不過從帕夏的口中也能聽到一些消息,那就是他們對遠東的情報也不錯,最少還能弄得清大明周邊有什麼國家。
“徐,我不清楚為什麼你們的皇帝會讓你來探索尼羅河的內陸,要知道這塊地方除了奴隸貿易可以做以外,其他沒有什麼好東西。”
“奴隸貿易?”徐霞客露出了好奇的表情,而帕夏也認為這或許是一個介紹商品的機會,當即指著尼羅河兩岸的黑人說道:
“這些人都是上好的奴隸,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在一天內抓上千個奴隸給你。”
“他們不會反抗嗎?”徐霞客微微皺眉,而帕夏則是爽朗的笑道:
“他們的反抗比不過彎刀和火槍……”
說著、帕夏開始介紹起了奧斯曼帝國的奴隸貿易。
其實,早在著名的“三角貿易”之前,非洲大陸上的奴隸貿易就已經非常普遍。
各地的部落首領或者國王是“供貨商”,阿拉伯人是中轉商,黑人奴隸則被賣到中東和歐洲各地。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各國都希望購買被閹割過的奴隸,而這些閹割奴隸在市場中也廣受好評……
對於奴隸這種東西,徐霞客並不抵觸,也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