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

第三百二十一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2 / 2)

按照朱由檢前世所看史書中,茅元儀調查過後的結果,嚴格的執行契稅,完全能獲得五六百萬兩的收入。

不過、有一點就是朱由檢要考慮的,那就是禁止民間土地買賣。

如果禁止了這點,那麼契稅基本上就是針對城鎮人口的稅收了,因為買賣房屋店鋪最好收稅。

隻是以大明眼下不足人口百分之十的城鎮化,或許契稅的收入會打個三折,隻有一二百萬兩的歲入。

至於礦稅……這是朱由檢最頭疼的一點。

拜他皇祖父萬曆所賜,礦稅這兩個字簡直比屎還讓人覺得惡臭。

朱由檢如果打出收礦稅的名號來收稅,天下百姓能把他老朱家從朱由檢罵到朱元章去。

怎麼把礦稅的收取影響降低到最小?這點朱由檢已經有想法了,無非就是礦鐵官營罷了。

和鹽酒茶一樣,直接收歸朝廷,這麼一來就是朝廷內部在玩了,朱由檢就可以把官民矛盾轉化為反腐問題。

倒是最後的商稅,如果鹽鐵茶礦都官營,那麼商稅的收取直接定為十稅一就足夠,而所有雜項都要廢除,田賦也直接調整到十賦一。

眼下的百姓壓力,主要還是在雜項上,雜項的存在,讓本來隻需要承擔3%賦稅的百姓,直接拔高到了1%~0%。

更重要的是,雜項大多進入了地方胥吏的腰包,這點是朱由檢最無法容忍的。

「一步步來,明年先解決酒課司的問題……」

眯了眯眼,朱由檢心裡有了一個計劃,那就是在十年內把以

上的財政問題都解決。

隻要把這些問題解決,大明的稅收完全可以達到五千萬兩銀子,如果農民把糧食直接以銀子的方式來交,免去折色的環節,那大明的稅收能達到八千萬兩銀子。

不過、這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大明流通的銀子規模,不足以讓百姓每年拿出八千萬兩銀子的現銀來交稅。

也就是說、在滿足以上條件下,朱由檢還需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貨幣的問題。

發行貨幣不是單純的市場行為,而是由朝廷作為暴力機器來保證貨幣的信用,確保貨幣的流通。

大明要發行貨幣,也不可能是隻控製貨幣本身,而必須是對物資的生產流通本身就有強大的影響力和控製力,否則這貨幣也必然惡性通脹貶值。

紙幣是如此,金屬貨幣未嘗不是如此。

想要鑄造錢幣,壟斷民間的假幣問題,就需要朝廷作為暴力機器來壟斷銅的開采,流通,使用。

然而明代對於這點,基本是一團亂賬。

先不說大明對重要產品的生產流通沒有多少影響力,就是貨幣的控製權也是完全喪失的,這不是在大明中後期才開始,而是洪武之後一以貫之的趨勢。

嘉靖似乎是明代權力比較大的皇帝,要禁鑄私錢,結果是每次嚴禁喊得震天響,最後民間都在禁止私錢,官員則是以「小民不便」的理由來將政策不了了之。

到了嘉靖六年,朱厚熜更是在一份奏疏裡批示「惟禁私鑄之偽惡者,餘不必禁。」

也就是說、朱厚熜自己也默認了朝廷不收回鑄幣權,而改為「禁止私人鑄造質量過於低劣的銅錢」,至於其他的鑄造得比較好的就不禁了。

結果從嘉靖十五年的官員奏疏來看,大明朝廷實際上就連這點也根本沒有做到。

嘉靖十五年以前的私造假錢,至少造得還和朝廷鑄造的真錢差不太多。

結果嘉靖十五年以後的假錢,造的錢幣粗劣至極,造的人肆無忌憚,用的人也毫無疑慮,反倒是官府鑄造,質量很好的製錢和過去朝代的錢幣流通受阻。

朱由檢早就翻看過明代戶部存檔關於「鑄幣」的所有奏疏,十分清楚眼下的鑄幣市場是劣幣驅逐良幣。

原本朝廷應該直接壟斷的東西,到了明代反而成了官府要和私鑄錢按市場規則競爭了。

明代官員不想著直接壟斷,而是希圖提高鑄錢質量,提高鑄錢成本,來自然淘汰劣質私錢。

可問題是大明朝廷又不壟斷銅的開采、流通,而大量銅礦又是掌控在士紳和豪強手中。

說白了、弄到最後就是想要收回鑄幣權,就得壟斷所有銅礦,而壟斷所有銅礦,就需要踩在士紳豪強的肩膀上拉屎。

朱由檢彆的不敢說,要論踩在士紳豪強肩膀上的本事,他比哪一任皇帝、宰相玩的都六。

「你若是口頭強硬,他便更加強硬,你若是單純舉刀,他便寧死不屈……可如果你一邊口頭強硬,一邊舉刀夾在他脖子上,他就懂得乖乖跪下。」

這就是朱由檢在看完了六部所有關於朱元章存檔奏疏所得出的結論。

隻有刀,那你就是朱元章、秦始皇、漢武帝……

隻有嘴,那你就是宋仁宗、明孝宗、明世宗……

得又有刀,又有嘴,才能治住這幫子士紳豪強,而所謂刀就是軍隊,所謂嘴就是名聲和輿論權和屬於自己的人。

恰好、這些東西都有,唯一不便的就是他需要等。

「酒課司的事情必須提上行程,今歲燕山學子恩科過後,除了補官缺,便儘數入酒課司。」

朱由檢對董應舉開口,而董應舉也作揖應下。

「眼下

全國官吏有多少?」朱由檢忽的又詢問,而董應舉也下意識回答道:

「文官二萬三千四百餘人,需要發放俸祿的書吏十九萬三千七百餘人,不需要俸祿的胥吏一百四十九萬六千餘人。」

「胥吏多了些……」朱由檢轉頭對陸文昭開口,而陸文昭也心領神會的作揖應下。

在他應下後,朱由檢才對董應舉開口道:

「上次朝會我說過,百官俸祿確實低了,戶部準備準備,擬一個章程,按照如今的物價,重新製定一些百官的俸祿。」

「另外、從今日起,將正從九品,分為正九品、從九品、次九品。」

「書吏為歸入次九品,正常在吏部造冊,次九品年俸祿十二兩銀子,各級官職,就按照這個逐級往上增加吧。」

「殿下、這麼一來、恐怕百萬胥吏不服啊……」董應舉苦口婆心的勸導,然而朱由檢卻說道:

「禮部和吏部給胥吏發放燕山教材,明歲十月考核,若是達不到丙等的成績,儘數裁撤。」

「達到丙等成績的胥吏,儘數歸入書吏,入次九品。」

朱由檢算是忍不了這百萬胥吏了,儘管大明沒給他們發俸祿,但他們在下麵貪銀子的事情,朝廷可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麼多年來、他們貪銀子就算了,現在還阻礙了朝廷財政改革的步子。

剛好明年十五萬燕山學子又要畢業了,到時候即便百萬胥吏全部撂挑子,三十四萬燕山學子加上招募民間秀才,也足夠填補空缺。

大明一億多人,哪怕隻有兩萬官員,五十萬書吏也能管的很好。

更何況若是書吏管不過來,那麼就由拱衛營軍管多一年便是。

不過、董應舉不是朱由檢,他是戶部侍郎,需要計算朝廷的賦稅能不能養得起書吏,因此他開口道:

「若是書吏數量達到百萬,每歲支出便是一千二百萬兩的俸祿,這……朝廷恐怕負擔不起。」

「放心吧,不會有這麼多的。」朱由檢看出了董應舉的顧慮,因此安撫道:

「書吏的數量會嚴苛控製在六十萬以內的。」

六十萬胥吏,這個數量基本能做到和百姓數量一比兩百到三百。

在這個時代,這個比例已經足夠做好朝廷交代的事情了。

更何況、人少忙點好,忙點也沒空去琢磨怎麼貪腐了。

「官員和書吏的俸祿,戶部算好一點,最好不要超過一千萬兩,另外……」

「弟弟!看看我打到了什麼!」

正當朱由檢要和董應舉繼續交代的時候,卻聽到朱由校高興的聲音在山林之中響起。

朱由檢回頭去看,卻見到朱由校在幾十名大漢將軍的拱衛中,騎在馬背上持著弓箭,而身後的板車上則是放著豹子、斑羚等獵物的屍體。

「彆超過一千萬兩就行。」交代一句,朱由檢便策馬向朱由校趕去。

陸文昭和曹變蛟等人緊隨其後,而董應舉也在作揖之後,調轉馬頭返回了大定宮。

「怎麼?有事情嗎?」

當朱由檢策馬抵達朱由校麵前的時候,朱由校也看到了調轉馬頭離去的董應舉背影,好奇對朱由檢開口詢問。

朱由檢聞言,便把自己和董應舉說的一係列改革政策告訴了朱由校。

對此朱由校倒是沒有表現出對哪一條政策不滿,而是笑道:

「總之弟弟看著處理便是,不過眼下還是先看看我這些獵物。」

說罷、朱由校揮手指向自己的獵物,高興的心情從臉上洋溢的笑容便能看出。

「馬上冬季了,算算時間也差不多可以回京城了。」

麵對自家哥哥的高興模樣,朱由檢不免澆了一盆冷水,這讓朱由校笑容凝固。

不過他也知道,入冬之後燕山也就沒有什麼好玩的了,因此隻能擺手:「弟弟安排便是。」

說罷、他便招呼著朱由檢和他一起向著林子深處遊獵而去……

免費閱讀..com(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龍刃 抗戰:從淞滬開始打滿全場 詭異降臨:假扮貴族插班生意外成團寵 天幕:開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知青被藏地窖五年吃肉喝血後重生 陰陽黃泉路 重生高考我的未來全是掛 七五:虎妞為伴,再收個落難大小姐 跨時空之戀與毀滅魔咒 重生:那個人好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