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抄家流放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三十章 抄家流放

第三百三十章 抄家流放(2 / 2)

出多少,這是朝廷按照定額給地方的。

一般來說、朝廷是給了足額的,而這銀子在正官的手中過了一手後再分發下去,那給多少,就不一定了。

如果有盈餘,就是當官的灰色收入了。

例如今歲朝廷按照當初製定的縣衙差役人數發銀一百兩,每人五兩銀子,一共二十人。

但由於這定額是多年前定下的,實際上縣衙的差役隻有十個人了,那麼知縣就可以隻發五十兩銀子,把剩下的五十兩貪墨。

這“皂隸銀”是京官地方官都有,地方官員貪汙這銀子的行為,實際上朝廷也知道,不過曆代皇帝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以上的這些東西,都是朱由檢很清楚的一些官員收入方式。

不過“皂隸銀”這個灰色收入,正在被朱由檢製定的“次九品書吏”製度給乾掉,這也是他為什麼忙著給百官漲工資的緣故。

之前一直支持朱由檢的畢自嚴,這次突然站出來唱反調,這讓朱由檢有些不解,而畢自嚴則是解釋道:

“下官仔細翻閱近些年來戶部和內帑的奏疏,這才發現我大明官員的俸祿並不微薄。”

“殿下革新百官俸祿,是因為皂隸銀的收入銳減,可下官查閱調查過後,百官的收入,並不僅僅限製與“皂隸銀””

“百官除了“皂隸銀”,還有“柴薪”,以及各個衙門的“直堂銀”

“直堂銀與柴薪銀、皂隸銀不同,它不並非按照官員個人品級發放,而是按照衙門發放。”

“此外,百官還有“常例錢”,“年例錢”等等收入……”

說到這裡、畢自嚴才說道:“太祖高皇帝雖然說過永不加俸,但我大明曆代先帝都在為百官加俸。”

“百官的俸銀並不需要加,而是需要統籌為正俸發放,方便計算,監察是否貪腐!”

畢自嚴的話讓朱由檢眉頭緊鎖,他詢問道:“依你之見,從九品的京官和外官,實際俸祿是多少?”

“這並不能很好的計算,但從九品的京官俸祿在殿下下令實銀發放後,應該不少於六十兩,而從九品官員應不少於四十兩。”

畢自嚴很好的回應了朱由檢一個道理,那就是貪汙不貪汙和工資高低沒什麼絕對聯係,高薪養出的貪汙犯亦是多如牛毛,而明代官員的俸祿事實上也並不低。

正如畢自嚴所說的一樣,現在朱由檢要做的,不是給這群官吏漲俸祿,而是應該統籌撥發俸祿,結束俸祿發放亂到連朱由檢、畢自嚴都需要去查奏疏才能弄明白的情況。

明代的財政是一筆糊塗賬,這點朱由檢早就知道,但他沒想到明代官員的俸祿也拿的這麼糊塗。

想到這裡、他深吸了一口氣後才開口道:

“從今日起,廢除皂隸銀、柴薪銀、直堂銀、常例錢、年例錢等等獎賞,戶部重新厘定百官各級俸祿。”

“以次九品俸祿十兩為例,向上逐級提升,今歲百官俸祿發放前交出奏疏。”

“下官領命……”畢自嚴作揖應下,而朱由檢也倒是要看看,這群哭窮的百官,到底有多少收入。

“殿下,徐尚書、王尚書求見……”

正當朱由檢幾人在馬車內商議百官俸祿的事情時,曹變蛟策馬從前方返回,對著車內的朱由檢開口。

“宣……”朱由檢原本略微高興的心情瞬間低沉下去,淡淡吐出一個字。

“是!”曹變蛟見狀,當即命塘騎前往傳召,而同時朱由檢也對王承恩和陸文昭道:

“三個月,我要看到嶄新的禦馬監和錦衣衛……”

“奴婢(卑職)遵命!”二人作揖應下,而馬車也在這時停下。

朱由檢起身,顧秉謙等人也紛紛起身,一行人走下了馬車,而下了馬車後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條滔滔而下的大河。

前世的朱由檢見過長江,卻沒有機會見過黃河。

他不知道是明代的荒漠化比後世嚴重,還是因為明代處於低溫期,而眼下又處於小冰河的緣故,黃河給他的第一感覺,居然還不如長江的一些支流。

眼見著滾滾黃河向南方流去,這時朱由檢也見到了騎馬而來的十餘名官員。

他們在驍騎衛的監視中走來,隨後翻身下馬,為首之人是曾經為難過齊王黨的王舜鼎,以及一臉滄桑的徐光啟。

“殿下千歲……”

麵對朱由檢,十餘人翻身下馬作揖,而除了徐光啟一派的人,王舜鼎一派的人都心情無比忐忑。

畢竟王舜鼎他們這派是清一色的浙黨,而浙黨和朱由檢的積怨不淺。

眼下陝西民變的事情還沒有結束,實際上黃河梳理的工程上也有許多貓膩,他們自然有些畏懼朱由檢。

不過他們終究是太小瞧朱由檢了,朱由檢不是那種會因為個人喜好,去擅自殺一個、一批對國家有益的人。

他確實不喜歡王舜鼎和浙黨,但他都是本著能用則用,不能用或者用不了在處理的心態在處理政治。

王舜鼎和浙黨,就目前來說、還有一定的剩餘價值,他自然不會公報私仇。

“你們督理黃河做的不錯,孤此次前來,是想聽聽伱們準備怎麼治理黃河,順帶看看黃河被治理的如何了。”

麵對徐光啟等人,朱由檢毫不避諱的誇獎,並說出自己此行的目的。

陝西民變、官吏貪汙百姓工錢這件事情,和徐光啟他們問題不大。

因為工錢是各府縣衙門先發給百姓一筆,等百姓抵達黃河再發一筆,最後百姓按照工期結束回家發最後一筆的流程。

全程下來,都是布政司在處理,而徐光啟和王舜鼎二人雖然負責治理黃河,但實際上隻負責黃河整體治理,以及地方如何修建堤壩上。

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徐光啟和王舜鼎更像是設計師和監工,而各省府縣才是工程隊。

因此、在布政司貪腐的局麵下,他們麵對朱由檢的詢問並沒有慌亂,而是老老實實說道:

“下官等人依照潘少保的“束水衝沙法”來治理黃河,並在黃河中下遊的南直隸河道兩岸修築起了用於束水衝沙的近堤,防止洪水泛濫的遙堤,用於擋水攻沙的格堤,起到加固作用的月堤等合計一千二百三十四處堤壩。”

“眼下黃河中下遊的南直隸河段,隻需要在當初潘少保的長堤上重新修葺加固溢流壩,使得防洪排泄效率更高,就能造福了黃河中下遊的兩岸百姓,避免運河堵塞。”

王舜鼎一字一句的介紹、解釋,讓朱由檢滿意的點頭,不過他還是對徐光啟詢問道:

“衝了下遊的河沙,但如果禁不住上遊,那黃河擁堵依舊是時間問題。”

“上遊的治理,有沒有老老實實按照孤的建議進行?”

徐光啟主持黃河從西寧至洛陽河段的梳理工程,而早在工程開始前,朱由檢就花幾天的時間,寫出了一份《治黃河上遊疏》,並在交給朱由校的同時,發給了徐光啟參考。

在奏疏中,朱由檢強調了治理黃河需要注意的一些因素。

首先是氣候因素、其次是土壤因素、最後是人為因素。

這些因素是他稍微能想起來的一些因素,都是他在地理課上記下的一些原因和解決辦法。

氣候和土壤的因素,朱由檢沒有說太多,因為他感覺即便說了,徐光啟他們也解決不了,倒不如說說人為的因素。

就人為的因素來說,要治黃河,首要治理黃土高原,而黃土高原的落敗,主要是因為氣候,其次是因為人為,又或者兩者占比都一樣。

漢代以前,黃土高原還是一片森林,而從漢代開始,森林開始逐漸消失,到唐代時森林數量驟減,偌大的陝北成為了草地。

等到唐末,內遷的昭武九姓亂牧、濫牧,連草場也被破壞,加上氣候開始從先秦的溫暖期逐步變為低溫期,沒有了大批森林草地的黃土高原自然也就漸漸戈壁化、沙地化了。

當然、亂牧濫牧隻能破壞草原,而樹林的消失則是因為關中平原的勢力需要冶鐵,興建土木房屋導致的。

當森林退化為灌木,饑餓的百姓為了活下去隻能毀壞植被,在陡坡開墾田地來耕種。

因此為了避免河套也變成黃土高坡一樣的存在,朱由檢首要就下達了百姓不得隨意砍伐樹木的令旨。

但百姓如果不砍伐樹木,那就沒有柴火和建造房屋的材料。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朱由檢給出的方案就是發放蜂窩煤票,以及在當地用罪犯來製造水泥,用水泥和磚石來建造房屋。

朱由檢已經儘力創造了一些有利的條件,所以他想要知道徐光啟在這樣條件的基礎上做了些什麼。

不過也不出意外,徐光啟雖然在政治上不太行,但在水利上的能力倒是比較不錯。

麵對朱由檢的詢問,他作揖回答道:

“下官按照殿下所說,給上遊各府下令,清理黃河淤泥來填平當地坑窪的地麵,並命朔方、九原、五原等地府縣,清理黃河淤泥來堆肥沙地,在沙地養殖雞鴨牲畜堆肥,並種植樹木。”

“自今歲開始,上遊治理已經初見成效,往年出後套便變黃的黃河,年初開始變黃的河段,比起往年要後移數裡,並且逐漸後移。”

徐光啟的話讓朱由檢稍微點頭,雖然他並不認為隻是治黃三年,就能初顯成效,不過該有的安撫還是得有:

“上遊治黃非一年之功,需要勤懇才行……”

說著、朱由檢也開始帶著徐光啟、王舜鼎等人,在驍騎衛的拱衛下,跨出了北直隸的地界,進入河南地界,近距離的開始觀摩起了黃河……

本章完(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我家娘子不對勁青舟秦蒹葭 洛青舟 惡毒女配超凶,瘋批反派超愛 八十歲老太勇闖嬌寵虐文 離婚後攤牌了,我修仙的! 惡棍重生70年代,打獵養家寵妻女 讓你出獄娶妻,你跑去沾花惹草? 戰神歸來:與我為敵,統統滅族! 離家後,我的醫聖身份曝光了 這也算修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