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東西都給老子選好,彆隻知道挑貴的,選雅一些的,殿下不喜歡太俗的!”
十月初一,和黃龍的預計一樣,在米爾紮帶領莫臥兒帝國的士兵全線後退後,明軍兵不血刃的重新收複失地,戰線推進回到了天啟九年臘月的局麵。
同時,盧象升剿滅南部叛軍,前後斬首兩萬餘級。
眼看叛亂被平,位於錫蘭府的二十幾位藩王開始就藩。
他們大多就藩南部,而北部的藩王,此刻正在舊港海域內,向著小西洋前進。
不過這些事情黃龍都不關心,此刻的他坐在坦焦爾王宮的寶座上,指揮著三十名士卒在殿上的百箱金銀珍寶裡選擇禮品。
齊王即將大婚的事情,他是今早才知道的。
儘管知道自己趕不及婚禮了,但他還是把自己的私庫搬了出來。
雖說在小西洋近三年時間,滅了數個國家,但黃龍自己的私庫並沒有太多珍寶。
“舅舅,都清點好了。”
“一對丈許紅珊瑚,二百枚兩寸珍珠,六百枚各色寶石,還有金器二十,黃金一萬兩,禮單合計近二十萬兩白銀。”
黃蜚拿著寫好的禮單走上台階,將它遞給了黃龍。
黃龍接過掃視了一眼,十分滿意:
“殿下對我恩重如山,這禮單的份量剛好。”
“好是好…就是…”黃蜚猶豫道:“會不會太高調了?”
“高調?”黃龍輕嗤道:
“我本就是殿下的人,若不是殿下提拔,我如今或許還在指揮使掙紮。”
他抖了抖手中禮單:“比起殿下對我的恩情,這禮單一點都不高調。”
“讓人再添一萬兩黃金!”
黃龍一邊說,一邊把禮單遞了回去。
黃蜚無奈,心中雖有些肉疼,但也沒有辦法,隻能按照黃龍所說來安排。
在他們安排之餘,穿著常服的戚元輔走進了殿內。
他看了一眼金銀珠寶,然後走到台階下對黃龍作揖:
“都督,回京的船隊預計十月初十出發。”
就藩戰爭的第一階段已經結束,黃龍按照朱由檢交代的,沒有重創莫臥兒,而是讓莫臥兒作為強壓來平衡諸藩,直到大明進入南亞。
戚元弼和盧象升將作為留守來鎮守小西洋,而戚元輔則是會和黃龍他們一起返回大明。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李自成,劉宗敏等此戰傑出的戰線將領。
朱由檢的回信裡已經說過了,有功將領返回京城,於殿前受封。
黃龍知道自己升無可升,估計這次應該是拿個爵位。
他聽聞戚金三人受了侯爵,也知道自己的資曆不夠,但他還是覺得自己的功績足夠封侯,乃至封公爵!
因此,他麵上雖然不舍,但心裡還是想早早回京的。
聽聞還有九天就能出發,黃龍還是詢問道:
“就這幾天時間,彆出什麼紕漏,前線的防線如何?”
黃龍在詢問,戚元輔也回答道:
“南虜退守溫迪亞山脈和訥爾默達河北部,雖然拉合爾沒傳回什麼消息,但南虜的大汗應該十分生氣。”
“不出意外的話,米兒猹(米爾紮)會被換下,但他已經是南虜之中第一將,後續換上來的人,不會表現得比他好。”
“至於防線也不用擔心,盧監察使帶著三萬人坐鎮南方,北方有家弟,外加海陸拱衛營,海軍等七萬兵馬,短時間應該無恙。”
“撤回中原的人馬合計二十六營,七萬八千人。”
“按照都督的布置,兄弟們按照每十日撤三營的順序,在三個月內依次撤回。”
“正旦春節是趕不上了,不過上巳應該不成問題。”
戚元輔的回答有條有理,隻是那撤回的人數讓殿內的人停下了手頭動作。
所有人都看向了黃龍,要知道就藩戰爭陣亡的兄弟可不在少數,前前後後三萬多人,可謂複遼之役後,明軍第一血戰。
不管是海軍還是拱衛營,誰先誰後,回想起來,所有人都覺得鼻頭一酸。
“這次陣亡的兄弟,殿下已經發了撫恤銀和撫恤田。”
黃龍帶著略有壓抑的心情開口:
“這次大軍回家也不能落下他們,把骨灰都帶上。”
“海軍都督府出白銀三十萬兩,黃金三萬兩,分給陣亡的兄弟遺屬。”
黃龍自掏腰包又拿出了價值六十萬兩銀子的撫恤,這讓殿上的人十分感動,戚元輔也是心頭一震。
他一是沒想到黃龍會拿出這麼多金銀,二是沒想到黃龍有這麼多金銀。
雖說他知道遠征軍繳獲不少,並且朱由檢製定的繳獲製度也讓許多上層將領能一戰暴富,但他沒想到黃龍得到了這麼多。
要知道滅安南一戰中,南軍都督府和西軍都督府的繳獲也不過隻有六百餘萬兩,其中一半交給朝廷,四成截留給十幾萬將士,剩下一成的六十幾萬兩才是都督府高層按照官職高低分配。
如戚元輔已經是南軍都督府的第三號人物,卻也隻拿到了三萬多兩銀子。
這次他雖然參加了南亞的小西洋遠征軍,但他來的太晚,幾番大戰也不過拿了九萬多兩銀子。
他本以為,黃龍前前後後也就分到了五十幾萬兩,現在看來,恐怕百萬不止,不然他不太可能一口氣豪擲六十幾萬兩銀子。
若是黃龍有偷拿偷取的行為,恐怕這數額還得翻好幾倍……
“多謝都督隆恩!”
戚元輔一時沉默,殿內其它士卒卻以大喊表示致謝。
“趕緊乾活!”黃龍笑著吼了一嗓子,緊接著對戚元輔問道:
“雖說短時間防線無礙,但防務不可懈怠。”
“徐霞客和蜀王、周王等強藩,三日前才抵達巨港府,抵達就藩地還需要兩個月。”
“這次他們帶來的二十營兵馬是朝廷的,而諸藩的兵馬也已經集結,等諸藩的兵馬一到,第二批兵馬也可以休假一年了。”
黃龍的話讓戚元輔微微頜首,表示認同。
眼下雖說第二批將士才到南亞不足一年,但諸藩兵馬最少還需要半年時間才能抵達南亞。
半年後,南亞的第二批十萬兵馬也就可以撤回大明了。
屆時南亞依舊有十二萬陸軍,足夠抵擋,甚至反攻莫臥兒。
不過瞧著這架勢,除非洪承疇攻滅東籲緬甸,並大量“移民實邊”,不然齊王應該不會下令由朝廷組織反攻。
讓諸藩和莫臥兒相互製衡,等四五年後,再由朝廷從恒河河口出兵,河北歸朝廷,河南歸諸藩。
加上南部的錫蘭府,兩者一南一北控製諸藩,互相呼應,如此則南亞可定。
想到這裡,戚元輔對黃龍作揖:“那末將告退了。”
“嗯……”黃龍應了一聲,在吩咐完後,他的注意力就在自己的金銀上。
戚元輔見狀退下,而黃蜚看著他徹底離去,隨後才對黃龍說道:
“舅舅,這麼發金銀,您就隻剩四十幾萬兩了。”
黃龍是有銀子,但他拿的也有限。
這次進入小西洋,他也就拿取了一百三十幾萬兩金銀。
眼下給齊王大婚三十萬禮單,又撫恤大軍六十萬兩,那他個人就隻有四十幾萬兩了。
四十幾萬兩雖然也是巨富,但對於黃龍這種地位的人來說,三年時間平均分下來,每年也就十幾萬,並不算多。
“怕甚?日後還有仗打!”黃龍很豁達,不過黃蜚卻覺得沒那麼簡單。
隻是眼下的局麵不好多說,他也隻能點了點頭,隨後才道:
“這次舅舅回京,那我也要回去嗎?”
“自然,殿下還沒見過你,你回去露露臉,對以後接管都督之位有好處。”
黃龍臉上帶有笑意,但黃蜚卻欲言又止,覺得自家舅舅想的太簡單了。
在他看來,自己應該領著海軍在琉球府駐紮,由黃龍進京才對。
他雖然沒有見過齊王,不知道那位有什麼魅力,但他史書沒少看。
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曆史上可沒少上演。
“隻能我自己小心了……”
黃蜚心底暗想,緊接著便繼續清點起了自家舅舅給齊王的禮單。
他舅侄二人在清點禮單,旁人自然也不會差。
西軍都督府的秦邦屏和南軍都督府的戚金沒能致仕,心裡雖有失望,但得知朱由檢大婚,他們也還是準備了豐富的禮單。
除了他們,北軍的滿桂,東軍的孫應元,還有洪承疇、楊文嶽、吳阿衡,顏思齊等眾人紛紛準備了較為豐富的禮單。
儘管眾人準備的不如黃龍豐富,也無法親自抵達京城祝賀,但那一份份送來的禮單卻表示了心意。
“戚氏送珍珠二百枚,黃金三千兩,白銀三萬兩,各色珠寶一箱……”
“秦氏送珍珠……”
十月中旬,隨著冬季到來,整個北方大地開始降溫。
這種局麵下,朱由檢前往了房山避冬,並在這裡見到了朱由校。
兩兄弟此刻正坐在一處暖閣裡下棋,旁邊的王承恩念著那一份份禮單內容。
那一筆筆金銀和珍寶讓站在角落的魏忠賢呼吸沉重,而當王承恩念完後,朱由檢的一句話更是他讓破防。
“林林總總,差不多有二百萬兩銀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