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好放好!”
“拿子彈的時候輕一點,但如果弄破了子彈,也不要內疚和自責,這是戰場,戰場上沒有人能做到絕對的完美!”
“檢查自己的槍栓和步槍,壕溝蹲下能露出頭的,都給我再挖深一點!”
“鐵絲網構築好沒有?!”
天啟十一年三月十八日午後申時三刻(1:4),當年輕的聲音在八裡堡下不斷響起,從天空俯瞰,此刻的八裡堡外出現了一條狹長的壕溝。
它們沿著八裡堡的城牆蔓延,貫穿了整個河穀的低窪地區,甚至小部分蔓延到了樹林之中。
近四百步長的壕溝被挖出來,而在壕溝麵前,是用拒馬連接起來的鐵絲網,網上出現了一些細小鐵絲扭在一起而形成的多麵尖刺。
鐵絲網裡邊,一些人拿著老虎鉗夾著鐵絲形成尖刺,而這一段構築也即將完成。
壕溝、拒馬、鐵絲網的三重組合,提前兩百餘年出現,雖說他達不到後世的那種標準,但足夠攔截快速機動部隊。
同樣的,坐在壕溝之中的一名名神策衛士卒,此刻正拿著一支嶄新且從未出現在軍備院以外的槍支進行檢查。
天啟十一式步槍,這是這個世界第一支被廣泛采用的軍用後膛裝填步槍,長四尺四寸(140cm),重八斤三兩,槍彈采用紙殼尖錐形子彈,後方裝填,單發供彈。
其射程有效射程達到了四百步,一個熟練的士兵能在一分鐘內完成十次射擊,並且裝備了夾鋼刺刀。
這樣的槍支,在第四版蒸汽機出現前,大明一度隻能以工匠手工打造,速度奇慢,直到第四版蒸汽機出現,才讓它有了量產的可能。
從天啟十年冬月建廠,臘月完工開始,第一支天啟十一式步槍誕生於天啟十一年正月初一的正旦節。
一個半月的時間,軍械局步槍工廠因為機器設備的不齊全,隻產出了二千六百支天啟十一式步槍,四十二萬發子彈。
但即便如此,它們還是被加急的送往了阿喇山城,交付神策衛。
神策衛指揮使柳卞本來是驍騎衛的指揮使,在戰前被朱由檢派調神策衛,並帶去了這兩千六百支天啟十一式步槍和四十二萬發子彈。
他將步槍發給了十六個主要石堡的士卒,剩下的一千支留給了神策衛的一千騎兵,以求做到快速支援各部。
經過半個多月的訓練,拿到步槍的神策衛士兵已經能熟練使用步槍,儘管他們的彈藥隻剩不足二十萬發,而這一千騎兵,每個人也隻有一百發子彈,但柳卞有自信,在這個時代,它們手中的步槍就是火炮。
四百步的有效射擊距離,對付任何敵人,他們都有著絕對的自信。
“嗶嗶——”
“嗶嗶——”
刺耳的哨聲在工事構築即將完成的時候從前方天際邊響起,一隊神策衛塘騎吹哨疾馳向陣地而來。
見狀的神策衛士卒不用提醒,便主動的上前打開了一處拒馬鐵絲網。
在神策衛騎兵踐踏著泥濘土地衝過鐵絲網的時候,遠方天際也響起了轟隆隆的馬蹄聲。
“警戒!”
“嗶嗶——”
身著山文甲的柳卞急忙吹哨,一邊吹,一邊帶人小跑向後方的擂鼓車。
在哨聲響起的時候,壕溝裡的神策衛將士紛紛把彈藥箱打開,把子彈一枚枚的放在了腰間的子彈帶上彆好,隨時準備抽出備用。
九百人如此,而剩下的百餘人和八裡堡內的百餘人推著十門燕山五斤炮下了八裡堡馬道,將火炮推到了防線的壕溝後方。
十車由挽馬拉動的霰彈和火藥備用,這二百人開始清理炮膛,填放發射藥。
與此同時,轟隆的馬蹄聲越來越大,防線上的神策衛一千一百二十七人嚴陣以待,一些緊張的人甚至忘記了呼吸。
“全軍聞鼓射擊!”
來回在壕溝後奔走的幾名塘騎傳遞消息,地麵的泥水甚至讓馬匹都控製不住的打滑。
柳卞站在擂鼓車上,旁邊一名千戶和兩名百戶掌著令旗,口含木哨。
終於!
伴隨著遠處河穀的地平線有人冒頭,一個個身穿藍色布麵甲的建虜出現在了神策衛視野中。
“全軍壕溝蹲下!”
“未聞哨聲不得站起!”
來回塘騎奔走,九百名神策衛士兵分分蹲下。
由於時間不足,加上北山凍土堅硬,因此壕溝的深度不過三尺,所有人隻有坐下,或者蹲下才能隱藏自己的身形。
少量積雪融化後的雪水,讓壕溝內十分泥濘,一坐下去便整個人臟了一半。
然而在戰場上,這樣的摸爬滾打是常態,沒有任何一個人有怨言。
神策衛指揮使柳卞含著木哨,站在擂鼓車上,用千裡鏡打量建虜。
在河穀的道路上有神策衛塘騎留下的記號,每隔十步有一枚染色鮮紅的石塊。
柳卞大概看了看,他們距離建虜應該有五百步左右,敵軍尚未進入射程。
看到這裡,他單手拿著千裡鏡,另一隻手拿起了擂鼓車的一支鼓錘。
旁邊的一名百戶見狀,拿起了兩支鼓錘,等著柳卞吹哨擊鼓。
這樣的等待是十分煎熬的,但比起神策衛的煎熬,此刻的莽古爾泰卻在猶豫。
他騎在馬背上,旁邊跟著阿巴泰和幾個甲喇額真。
望著神策衛的布防,莽古爾泰沒有冒進,而是放下了千裡鏡:
“這麼珍貴的鐵絲,他們居然拿來勾連拒馬。”
“他們就千餘人,我軍是馬步兵,把鐵絲砍斷就能突圍成功!”阿巴泰並不覺得一千人能擋住他們兩藍旗的九千多名馬步兵。
明軍的火器是犀利,但再犀利也得有個限度。
“防住他們的火炮,這時候還不開炮,估計要用開花彈或者散彈。”
莽古爾泰把注意力放到了明軍壕溝後方的十門火炮上。
他並不擔心神策衛的火槍,因為壕溝布置太長,一千人雖然可以站滿這四百步壕溝,但卻不可能組織起來覆蓋四百步長的三排排槍。
“前軍三千,中軍四千,其餘後軍,聽我哨聲進軍,一口氣衝過去!”
莽古爾泰把木哨含在了嘴了,身邊的五十餘名白甲巴牙喇警惕,牛錄額真掌旗。
各部開始做出調整,很快形成了莽古爾泰的布置,並且他本人也退到了中軍,整個過程不過半盞茶的時間。
當布置形成後,伴隨著莽古爾泰的一聲木哨聲,兩藍旗的馬步兵開始抖動韁繩。
“進三百步而後駐馬,中軍後軍換步弓仰射,前軍衝陣斬斷鐵網,全軍突圍!”
莽古爾泰的布置很實在,中軍和後軍山進三百步後駐馬拋射箭失,以此來形成火力壓製。
前軍趁著這個時間斬斷鐵絲網,繼而全軍突圍。
這一過程中,死傷自然不會少,但卻是能最快突圍的一個戰術。
塘騎把莽古爾泰的傳遞給軍中三十餘名牛錄額真,得知布置的牛錄額真們也紛紛把消息穿下。
等全軍獲得消息的時候,他們已經前進了百步,進入了明軍的射擊範圍,但他們卻渾然不知。
“指揮使?”
“再等等!”
擂鼓車旁,千戶忍不住詢問,但柳卞沉住了氣。
時間一點點過去,金軍的步伐一直平緩。
他們一直警惕明軍的火炮,然而火炮卻一直沒有對他們進行打擊。
反倒是他們的身後一直有微弱的炮聲,顯然是中軍和突然出現的曹文詔爆發了戰鬥。
這種情況下,沒人會去關心中軍,因為撕開口子突圍才是首要目的。
“呼……”
隨著兩軍距離不斷接近,尤其在跨過二百步這個距離的時候,莽古爾泰可以感覺到四周馬步兵沉重的呼吸聲。
還有一百步,所有人就要駐馬換步弓,前軍就要突擊。
明軍的步銃破甲距離是五十步,他們隻有五十步的距離和時間。
“嗶嗶——”
在淩亂的馬蹄聲中,當前軍甲喇額真吹響木哨,前軍馬步兵開始了衝鋒,並在衝鋒的第一時間張弓搭箭,奔出二十餘步後鬆弦射箭!
箭如飛蝗,神策衛將士紛紛埋頭舉盾,箭失落入壕溝內,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手中盾牌不斷受力,“哚哚”聲絡繹不絕。
柳卞看著這一幕,沉著氣沒有擊鼓,而前軍三千馬步兵如離弦之箭般,瞬間跨越三十步距離,即將衝入五十步的射程範圍。
“放炮!”
柳卞剛想擊鼓,卻看到了後方駐馬換步弓,準備進一步壓製壕溝神策衛士卒的金軍馬步兵。
“嗶嗶——”
木哨聲響起,聽到聲音的炮手連忙點燃火繩。
伴隨著火繩“嗤嗤”燃燒的聲音,當其燃燒沒入炮內,但聽“轟隆”一聲,震耳欲聾的炮聲帶著密集的散彈射出!
“嘶鳴!
!”
戰馬騎馬,前軍最前一排被十門火炮,數千枚散彈打得人仰馬翻。
他們一個個的從馬背跌落,或者連人帶馬栽倒。
即便緊隨他們身後的馬步兵早有準備,但依舊被這場景嚇了一跳,一時慌亂。
經驗老道的老兵躍馬拔刀,連人帶馬躍過“障礙”,揮刀向著鐵絲網衝去,但更多的人卻還是被牽連栽倒。
泥水飛濺,跌落的人被戰馬踐踏,隻有少部分人僥幸躲過。
“放!”
下令的聲音再次響起,卻不是明軍的,而是莽古爾泰的。
換好了步弓的中軍和後軍馬步兵彎弓搭箭,仰天射出箭失。
**力的步弓,隻是眨眼之間便跨越八十餘步,驟然落下。
他們的時間差打得很好,在前軍馬步兵還沒有衝入三十步的時候放箭。
如此一來,那烏壓壓的箭雨壓下時,幾乎覆蓋了明軍陣前二十步到陣後二十步的範圍。
護住麵頰的神策衛將士無礙,有幾個倒黴蛋雖說被射成了“刺蝟”,但躲過了箭雨後,揮刀便砍斷箭杆,抓住了自己的步槍。
“指揮使!”千戶看著近在遲尺的金軍馬步兵,忍不住喊了出來。
“嗶嗶——”
“冬!冬!冬!”
柳卞等的就是第二波箭雨,眼下箭雨過去,神策衛可以舒展神威了!
“砰砰砰——”
當哨聲和鼓聲響起,布置在四百步壕溝內的所有神策衛士卒紛紛扣動了手中步槍的板機。
在扣動扳機後,槍機上的長杆形擊針刺破槍膛內的紙彈殼,撞擊底火,引燃發射藥。
伴隨著密集不斷的槍聲響起,九百多支天啟十一式步槍將子彈的彈頭射出。
“噗噗”聲在戰場上響起,令人頭皮發麻的同時,一朵朵血霧綻放在這陰沉的天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