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揚帆起航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八十章 揚帆起航

第四百八十章 揚帆起航(1 / 2)

“至七月初一,關外三省齊民編戶,土地丈量之後的戶口耕地如下……”

“東海省五萬三千四百三十二戶,口二十四萬六千二百零九人,耕地二百九十七萬六千四百零三畝,熟地儘數發放完畢,糧食富裕十萬石左右。”

“漠東省十七萬八千六百九十七戶,口七十一萬五千人整,耕地一百九十六萬四千三百零九畝,糧食缺口三百萬石左右。”

“北山省三萬一千三百二十七戶,口一十三萬二千七百九十三人,耕地四十一萬六千五百二十七畝,糧食缺口一百二十萬石左右。”

“另外,遼東……”

“算上遼東,東北四省的人口是八百八十九萬四千三百二十九人,耕地數量是三千六百六十二萬一千七百四十二畝,糧食缺口約一千三百餘萬石。”

七月中旬,當戶部尚書畢自嚴帶著關外四省的最新數據來到長春殿,向著朱由檢回稟的時候,朱由檢大致了解了東北的情況。

“不過,四省有草場八億餘畝,足夠放養牛羊馬匹千萬,如果肉食提供得當,那糧食的缺口或許可以下降到六百萬石。”

畢自嚴把東北的情況一一說了出來,而朱由檢聞言,便靠在椅子上回道:

“也就是說,按照東北四省平均一畝七鬥米的畝產來說,國朝最少還需要開墾九百萬畝耕地,才能滿足當地所需,讓其自給自足?”

“正是……”畢自嚴作揖回禮,而朱由檢聞言則是算了算這筆賬。

如果用人力的話,東北平原的開墾難度並不大,九百萬畝耕地對於四省近九百萬人口來說,也就是一年時間罷了,第二年就可以直接耕種,隻是產量基本隻有五鬥,後續慢慢會漲上去。

也就是說,純粹的人力開發,最少需要一千五百萬畝,因為新開墾田地糧食畝產不夠。

不過,這是最理想的情況下,因為眼下東北四省的大量人口,本質還是聚集在了遼東,因此必須加大開墾力度,才能讓百姓前往遼東開墾。

“殿下,是否將拖拉機都儘數調給東北四省,按照您所說的村集體來分村遷移。”

畢自嚴忽的開口,讓朱由檢略微皺眉。

分村遷移,這個是朱由檢定下的政策,即強製性遷移一個村落一半的人口,也就是將眼下七百八十萬人的遼東省人口瞬間分割,強行遷移三百九十萬人北上。

當然,這種強製遷移不是無償的,而是會以村集體為單位,發放一定數量的拖拉機。

例如眼下大明有拖拉機三千多台,如果按照一個村莊一千人,一個村子發三台來算,東北村落會增加三千九百個村莊,但大明要最少出一萬兩千台拖拉機。

這個過程是慢慢進行的,但就算以眼下的三千台拖拉機來說,也可以遷移最少一千個村子北上,也就是一百萬人。

不過,畢自嚴這個提議,等同是在齊國口裡搶飯碗,耽擱了齊國的發展。

朱由檢並不是因為自己的個人原因而皺眉,覺得畢自嚴說的不好,而是他覺得畢自嚴在知道齊國需要拖拉機,且拖拉機已經調往齊國的情況下,還提出這個提議,那實際上就是不想讓朱由檢前往齊國,想讓齊國建設變慢。

對於畢自嚴這樣為了大明殫心竭慮的老臣來說,朱由檢不忍苛責,因此他解釋道:

“三千多台拖拉機已經運走了,目前估計已經抵達瀛洲,和金鉉一起在前往齊國的路上。”

“至於齊國的事情你不用擔心,齊國建設還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才能初具規模。”

朱由檢說的這話很隱晦,也就是他會在齊國初具規模後才離開大明。

畢自嚴聞言,沒有說什麼,而是躬身作揖。

朱由檢見狀,也開口說道:“你的話說的不錯,但孤有孤的考量。”

“這樣吧……”朱由檢想了想,準備出一些吸引遼東省百姓北上的政策。

按照原本的政策,十人一台拖拉機來算,一千人的村落最少要有一百台拖拉機,而大明今年的拖拉機是肯定都要運往齊國的。

至於明年的,舊港或許可以暫時停止工業開發,畢竟太遠了,糧食北運需要時間,先滿足北方再說。

因此,明年六千台拖拉機裡,除了齊國和北山的四千台,那還有兩千台拖拉機可以供朱由檢使用,也就是可以滿足二十個村子。

“明年開始,拖拉機三分之一運往齊國,三分之一運往北山,剩下的三分之一發給遷移關外三省的百姓。”

朱由檢說完自己的遷移安排,畢自嚴連忙詢問:“那之前遷移的百姓呢?”

“有熟地的暫時不用管,讓他們等待開荒百姓都有了拖拉機再發給他們。”

“沒有熟地,而是在開荒的百姓,就按照十戶一台發放。”

“這……”聽到朱由檢說十戶一台,畢自嚴愣住了,並立馬作揖道:“十戶一台是否太多了?”

“如果按照這樣的標準,那國朝每年頂多遷移兩萬戶百姓……”

兩萬戶百姓聽起來很多,但算下來頂多十萬人罷了,一年遷移十萬,這得多少年才能遷移三百萬人?

畢自嚴的擔心對於朱由檢來說並不算什麼,他拂袖道:

“不想多發放遷移糧,便隻能出這個辦法。”

“況且,工業區每日都在建設,明年隻有兩千,但後年或許就能有四千,大後年就是六千!”

“另外,這拖拉機也是要排隊的,北遷的百姓按照十戶一組,二十組為一村進行遷移,拖拉機由北向南供應。”

越往北越難開墾,而拖拉機首要供給的就是靠北的百姓,讓他們儘早自給自足,為朝廷繳納賦稅。

“可如果是這樣,那國朝每年發放的機器裡,便隻有發往齊國的能收回成本了,而另外三分之二的拖拉機,國朝隻能每年虧損幾十萬兩了。”

畢自嚴提前告訴了朱由檢這個事情,並在說完之後繼續道:

“今歲戶部已經積欠金融司一千多萬銀子,如果東北進行遷移,按照發放糧票和拖拉機的手段,那今年的積欠恐怕要達到一千六百萬兩。”

大明沒錢了,畢自嚴在透露這個消息,但朱由檢聞言卻道:

“積欠金融司的銀子就不用還了,戶部管好自己的賦稅就可以。”

朱由檢讓戶部不用還金融司的銀子,變相等於向天下金融放水一千多萬兩銀子。

對於大明的生產總值來說,這一千多萬兩,也就是三四百分之一的放水量罷了,還不足以擾亂市場經濟,畢竟大明每年的新生兒都占據百分之二三了。

“拖拉機的去向,由錦衣衛監察司負責監察。”

朱由檢忽的開口,畢自嚴聞言立馬作揖應下。

他們都很清楚,發放拖拉機,確實屬於是把銀子砸給百姓,並且是每人砸好幾兩的程度,等於他們平日做工好幾個月的工資。

這種事情,砸給百姓是砸,砸給地主也是砸,但大明不能砸給地主。

砸給地主,一些佃戶就會失業,因為一台拖拉機麵對熟地,半個月的時間它能輕鬆犁三百畝地,而如果用人力,這三百畝地最少需要五十到一百人。

也就是一台拖拉機,足以讓五十到一百人失業,因此朱由檢從未想過在未來十年時間裡,把拖拉機用於關內。

關內隻需要穩定就足夠,關外、尤其是東北地區和舊港地區,西南地區才是大明半機械農業化的施行地。

換而言之,東北和西南、舊港地區都是農業區,而關內將作為人口輸出地,向這三個地方外加藩國輸出人口。

同時,關內傳統的兩京十三省也會不斷地增加工廠,以此在關內人口降低到某一種程度的時候,徹底完成兩京十三省的人口工業化。

大明的工業化得慢慢來,機械農業化也得挑選對了地方。

如果地方挑選不對,那就是百姓的災難。

朱由檢可以打包票,如果他今天對內出售拖拉機,哪怕一台拖拉機售出一千兩,那訂單也會絡繹不絕的湧來。

很簡單,三個人加一台拖拉機,加一年幾兩銀子的煤炭銀就可以耕種三百畝耕地,頂多就是收割的時候需要雇人,這麼算下來,地主可以省下最少四十兩銀子。

拖拉機是皇店出產,這個是包維修的,因此對於地主來說,一千兩的拖拉機也就二十五年的時間就能賺回來。

更何況,除了農忙的時候拖拉機需要耕地,其它時候它都可以拿去開荒,二十五年的時間足夠開墾出最少三百畝,這三百畝耕地的價值又是兩三千兩銀子。

因此,拖拉機如果在關內販賣,那生產出多少拖拉機,就會有五十倍、一百倍於它數量的人被淘汰。

正因為如此,朱由檢才要把拖拉機國有化,把鄉村集體化、組織化。

隻有拖拉機一直運用在關外,它才能對大明帶來正向的收益,反之則是負向收益了。

“退下吧。”朱由檢往前探了一下身子,準備拿起朱筆繼續處理奏疏。

畢自嚴見狀,躬身回禮後便退出了長春宮。

倒是也在他退出長春宮的時候,在他們兩人談話中的那三千六百多台拖拉機確實在海軍船隻的護衛下,成功的抵達了瀛洲港口。

“這些就是拖拉機對吧?”

一處船隻內,當昏暗的空間出現了光亮,隻見舉著燈籠的金鉉來到了瀛洲港九千料船隻的貨倉裡。


最新小说: 末世嬌美人挺孕肚,各大佬爭當爹 瓦洛蘭沒事 華娛從藝校開始 說好當兵娶婆娘,你混成皇帝? 夏夜有癮 死亡方程式 猛詭宿舍,納妾就變強 重生之e7我是烏龜王 廢柴嫡女的逆襲 年代炮灰,靠神豪係統科研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