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反向輸出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反向輸出

第四百八十二章 反向輸出(1 / 2)

“回殿下,明歲開設官學的省份分彆是四川、雲南、交趾、貴州、廣西、廣東、舊港、朵甘七省,工部共建設官學五千四百所,基本能在冬月投入使用。”

周延儒還是那副德行,戳一下動一下,堅決不談工部以外的事情,但又透露了足夠多的情報。

官學的建設,基本上是五百人到一千人的規模,而五千四百所,也就代表了最少會有二百七十萬到五百四十萬學子入學。

按照每三十個學子一個教習來看,今年大明最少要投入十八萬教習,增加二百多萬兩支出。

他句句不提官學司的事情,但卻又將官學司的基本情況說了出來。

能猜到是朱由檢的本事,猜不到就是和他沒關係。

朱由檢算了算,這七省的漢家人口是兩千二百萬左右,二百七十萬到五百四十萬學子,基本就占據了八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差不多能滿足基礎教育了。

算上北方已經實施基礎教育的一京六省,眼下大明的兩京二十三省裡,已經有一京十三省實施基礎教育,剩下的十個省裡,除了關外三省,其它七個省基本都是人口大省。

這其中又以江南的一京二省人口最多,一省頂北方六省,西南七省。

因此對於這些省份,隻能慢慢來。

算下來,這十個省,估計還需要五六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官學的推廣,而推廣之後,就是朱由檢對士紳掘根的時候了。

“明歲的官學修建,工部準備怎麼計劃?”

想到了可以掘士紳的根,朱由檢將目光放到了周延儒身上,周延儒感受到目光,又聽到了詢問,一時間也回禮道:

“正準備詢問殿下,明歲的官學該如何計劃……”

周延儒是不會自己主張在任意一個省修建官學的,因為誰主張,誰就要被當地的士紳仇視。

他想做沉一貫,而不是張居正……

“承恩,去傳畢自嚴、成德來。”

“奴婢領命……”

朱由檢早就料到了周延儒會推脫,因此他向王承恩吩咐了起來,並與周延儒討論起了彆的。

“鐵路的建設如何了?工期是延誤還是加快?”

朱由檢低頭處理起了奏疏,好似心不在焉的詢問,但周延儒知道,朱由檢十分關心鐵路的事情。

大明九條鐵路,四條麵向東北、西北、西南,為的就是鞏固大明在當地的統治。

剩下的五條,除了門頭溝鐵路是應對工業,剩下的四條都是為了維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京杭鐵路。

一旦京杭鐵路通車,那朝廷想要對付南直隸和浙江就簡單多了,而南直隸和浙江想要拖欠賦稅也就困難了。

周延儒分得清輕重,他可以加快其它八條鐵路的建設,卻唯獨不能加快京杭鐵路的建設,因此對於這條鐵路的建設,他用的就是朱由檢定下的工期。

這條鐵路不能快也不能慢,慢了他要被朱由檢懲處,快了他要被江南士紳仇恨,是個難活。

不過,比起這條鐵路,其它鐵路的建設就快很多了。

隨著第四版蒸汽機的運用,大明的鋼鐵產量、水泥產量都開始劇增,大量的鋼鐵水泥開始被運用工地,因此原材料不是問題。

原材料不是問題,那問題就隻剩下了地利和人力了,而地利之中,又以京隴鐵路最難,因為這條鐵路需要橫穿秦嶺、還要爬上雲貴高原。

除了這條鐵路比較困難外,其它鐵路的建設難度都能克服。

“京城至西寧的鐵路,目前路基建設已經抵達山西的平陽府,預計明年中旬可以修抵西安府長安縣,鹹寧縣,三年後修抵西寧。”

“至於鐵路的鋪設,目前已經鋪設抵達大同,但可通行的隻有京城至張家口,預計年底通車到大同,鐵路鋪設抵達朔州。”

“整個工程的鐵路建設還需要七年才能完工,但隻是通往西安段的話,預計天啟十五年正月能完工。”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京隴鐵路裡,從西安穿越秦嶺抵達漢中,從漢中穿越巴山這兩段道路。”

說到這兩段道路,周延儒有些窘迫,隻能說道:

“這兩條道路,工部給出的建議是,直接炸平鐵路要走的一些小丘,然後再無法炸平的在原本的棧道上,往裡炸寬十丈,形成南北雙軌。”

工部的提議很簡單實在,也就是用火藥直接把秦嶺和巴山炸出兩條寬十幾丈的道路。

秦嶺鐵路,如果朱由檢沒有記錯的話,後世這條鐵路的建造難度相當之大,甚至產生了一個名詞“秦嶺鐵路隧道”。

整條鐵路的隧道長度達到了二十幾公裡,並且還采取了隧道掘進機修築。

這些技術,彆說現在的大明,恐怕就是三十年,五十年後的大明都不一定能解決。

周延儒和工部這群人的話說的很簡單,用炸藥炸平便是,可問題也隨之而來。

且不提炸開棧道會不會對山體產生影響,單說萬一操作不當炸出了水來,那山體之中的水能填滿一百多個西湖。

況且、炸山形成的土石方會產生多少?又需要用多少人力去清理?

一想到這些,朱由檢心裡就已經動了改線路的心思,但周延儒的話卻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如果是炸平一些驛道的山壁,連帶清理和排水,這段鐵路的成本會上漲十倍不止,原本九十六萬兩的造價會拔高到九百六十萬兩。”

“因此,工部建議,將西安府到成都府的線路改成鳳翔府到成都府,另外沿山修建高橋即可,如此以來造價可以降低到六百二十七萬兩,就是水泥和鐵料的用料會有些大……”

周延儒的話把朱由檢點醒了,那就是大明根本不需要按照後世的標準來修建鐵路,因為兩方的火車速度不一樣。

後世的火車速度,即便五十到九十年代穿越秦嶺的綠皮火車滿載時速是四十八公裡每小時,而大明的火車速度如果換算成小時,那滿載的時候最快才二十公裡,正常隻有十八公裡。

十八公裡時速的火車,對於軌道和路況的要求和四十八公裡時速的火車對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說白了,火車也就是稍快的馬車罷了,如果不炸山,那完全可以沿著驛道的側邊修寬驛道,或者用少量火藥在不影響山體的情況下擴寬驛道。

當然,這樣做有一個弊端,那就是日後如果要運行超過這個時速的火車,那原本的這條鐵路就不能用,或者變成單軌道了。

速度越快,火車拐點寬度就越大,修隧道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但如果大明的火車可以達到後世的程度,那科技也會相應的發達,開修隧道,自然也就難不了當時的大明朝了。

想到這裡,朱由檢豁然開朗,對於周延儒等工部官員的話稍微上了點心:

“如果是用修高橋,擴驛道的方式,那需要用時多久?”

“這一段路若是要以此種辦法全線修通,那原本八百九十裡道路,要變成一千四百裡,預計最少七年才能修通。”

周延儒的回答讓朱由檢歎氣,七年的時間,在動用幾十萬工人的情況下,才能修通一千四百裡秦嶺鐵路,可見秦嶺的交通修建有多麼艱難。

要知道後世的太平洋鐵路全長三千多公裡,幾乎穿越了整個北美大陸,但即便如此也才耗費了七年時間,用工兩萬餘人罷了。

眼下大明的火藥技術是達不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技術,但秦嶺鐵路的技術可是要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才能逐步實現。

秦嶺鐵路都這樣艱難,那進入烏斯藏的鐵路又該如何呢?

想到這裡,朱由檢更為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把生活在偏遠山區的漢人都遷移到平原區,尤其是雲貴地區的百姓,他們完全可以在紅河三角洲、尹洛瓦底江三角洲生活。

東籲那四千多萬畝平原,不僅更容易建造交通網,也更容易維持大明的統治,不易割據。

想到這裡,朱由檢看向了周延儒:“京隴鐵路的建造周期是十五年對吧?”

“回殿下,是十五年,雖說秦嶺段要花費七年時間,但京隴其它段的鐵路可以同時建造,十五年通車不成問題。”周延儒解釋著,並繼續道:

“京隴鐵路是國朝九條鐵路中難度最大的鐵路,隻要這條鐵路能修通,那之後從隴川修往底馬撒(阿薩姆)的鐵路難度會大大下降。”

“從昆明修往隴川的鐵路預計需要幾年?”朱由檢問起了京隴鐵路第二難的工程。

要橫穿橫斷山脈,這難度不比穿越秦嶺小。

然而朱由檢低估了下麵工匠的變通,根據火車的速度,他們找到了一條不需要穿越太多山脈的鐵路。

“當地的工匠在洪經略,以及當地百姓的指路下,找到了一條通往隴川的路,這條路預計隻需要修建十六個長度不超過一裡的沿山隧道,並且已經在去年開始從昆明動工,預計五年內完工。”

周延儒說出的辦法,基本都是按照大明現有科技可以完成的辦法,雖說這麼一弄,或許日後要重修這些鐵路,但眼下朱由檢不可能等幾十年後科技進步。

都不用說幾十年,單單他十幾年後離開大明,那他的政策還能不能繼續下去都是個問題。

想到這裡,朱由檢剛準備開口詢問其它鐵路的進程,但王承恩卻走進了殿內:

“殿下、畢尚書和成侍郎來了。”

“嗯,傳他們進來吧。”見王承恩說成德他們來了,朱由檢示意他傳人入殿。

在他的傳話下,畢自嚴和成德很快走進了殿內,並對朱由檢作揖行禮。

朱由檢見狀,則是示意他們坐下,緊接著才詢問道:

“明年四川、朵甘七省開設官學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吧?”

“讓你們來,是想要問問你們,明年應該修建哪幾個省的官學,人口幾何,應該修建多少。”

朱由檢一邊說,一邊看向了畢自嚴,而畢自嚴聞言則是作揖道:

“殿下,七省加北方一京六省,合計就是一京十三省,六千九百餘萬人口。”

“按照戶部的統計,目前官學司的支出已經達到了三百八十九萬兩,算上明年的七省,恐怕要達到六百餘萬。”

“恰好,除去關外三省,剩餘的一京六省都是人口大省。”

“因此,下官的建議是,能否歇一歇,僅對關外三省開辦官學?”


最新小说: 帶著超市到七零賣盒飯 重生八零:辣媳逆襲成首富 銳士營主:穿越女將定江山 邊關賤民,和娘子同房開始無敵 可憐的拜金女怎麼成萬人迷了? 穿成亂世寡嫂,靠空間南遷搞基建 京圈大佬的聯姻小玫瑰,又甜又欲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一縷鴻蒙氣助我成仙帝 神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