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
臘月,同樣的在海洋上,隻不過地點從大西洋變成了小西洋,從荒島變成了西港島。
西港島(安達曼群島),作為卡在小西洋和緬甸海的群島,它距離緬甸最近的距離隻有四百多裡,距離緬甸沿海最北部隻有一千五百裡。
大明對西港島的開發始於天啟八年,至今四年有餘,群島上的漢人居民一共四萬多人,沉廷揚在此地設置西港縣,連帶六個集鎮,二十二個鄉村。
鄉村大部分散落在各個島嶼上,而最大的西港島上一共有三萬四千人。
雖說西港島隻有一千多平方公裡,但由於勞改犯的使用的當,當地在四年的時間裡,已經開墾出了十七萬畝耕地,人均五畝有餘。
並且,此刻島上還有十萬勞改犯在不斷的開墾土地。
按照舊港承宣布政司的預計,全島麵積二百餘萬畝的西港島,一共可以開墾出四十萬畝耕地,達到人均十一畝的耕地分配。
這之後,島上的十萬勞改犯會被派往麓川,開墾麓川的耕地,並且距離他們勞改期滿還有六年的時間。
六年後,他們會被派往利未亞的南昆侖監察使司生活。
不過,這些東西是布政使司的問題,與黃蜚無關……
“軍糧籌備的怎麼樣了?”
“正在準備,已經弄出六千石軍糧了。”
“彈藥防水要做好,步槍的彈藥不能被水浸泡。”
“都督放心……”
熱鬨的西港碼頭上,身著圓領袍的黃蜚帶著海軍四衛的指揮使巡視碼頭。
那熱熱鬨鬨的碼頭上充斥著海軍的士卒,它們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等待洪承疇的消息,隨即從海麵搶灘登陸,從東籲各國的背後給他們狠狠來上一刀。
經過半年的訓練,海軍的士卒已經能熟練掌握天啟十一式步槍,正因為掌握了步槍,他們才會對東籲各國不屑一顧。
在他們所有人看來,當步槍出現在戰場上時,整個戰場的天秤就已經徹底倒向了明軍。
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兵貴神速,將後方空虛的東籲、阿拉乾等國城池攻占後,搶先抵達大金沙江(尹洛瓦底江)西岸,和洪承疇一起利用大金沙江,在妙當、鄂辛古一帶,把緬軍徹底剿滅。
隻要三十幾萬的緬軍主力被剿滅,那殘存的勢力便組織不了大規模的遊擊,像印度廝當那種黃龍在北方和莫臥兒交手,南方出現叛亂的事情就不會出現。
“都督!消息來了!洪經略邀您正旦節夾擊東籲、阿拉乾各國!”
當黃蜚檢查著軍備的時候,一名海軍都督府同知帶來了黃蜚翹首以盼的好消息。
黃蜚聞言,迅速搶過信件,一目十行看完後,轉身便對身邊的四名指揮使下達軍令:
“臘月十五以前,各種軍備必須備齊,十六日全軍出發,臘月三十晚發動總攻!”
“末將領命!”四名指揮使果決應下,而黃蜚也看向了那海浪陣陣的大海。
這是他作為海軍都督以來的第一戰,這一戰絕對要打得漂亮。
他心裡清楚,各軍都督府都有人說他年輕,不堪重用,但他就要做給那群人看,讓他們知道他黃蜚的厲害!
黃蜚得了洪承疇的消息,開始積極地備戰,但大洋彼岸,那到手了朱由檢手書的費利佩四世卻笑不出來。
【如果您的西班牙帝國願意退出美洲,大明願意提供您打完這一戰的所有硝石,同時出口大量低價的農產品、手工產品來為您的帝國穩定物價,如果您拒絕了這個提議也沒有關係,這並不影響你我兩國的貿易……】
當朱由檢長篇大論的信被送到馬德裡的西班牙王宮,並且被號稱“地球之王”的費利佩四世看完,這位地球之王的心情立馬就不爽了。
費利佩四世,作為被卡斯蒂利亞人民稱呼為大帝的他,此刻的身份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國王,及葡萄牙哈布斯堡王朝第三位國王,同時是南尼德蘭(荷蘭)的領主。
它的王國依舊掌握著三千萬平方公裡的疆域,但國內和殖民地的經濟、政治問題,國外的戰爭問題卻讓他苦不堪言。
為了打勝三十年戰爭,他不顧國內的經濟繼續擴軍,為的就是利用戰爭來解決一部分政治和經濟問題。
隻是好景不長,大明朝的異軍突起,加上南洋殖民地的被搶走,西班牙的經濟一度衰弱。
為了讓大明朝解決經濟封鎖,繼續東西方遠洋貿易,西班牙迫不得已讓出了包括呂宋、南洋、印度廝當的利益。
好在這樣的讓出還是有些回報的,比如那每年幾百萬斤的硝石貿易,就足夠讓他在戰場上不用擔心火藥的問題。
同時,隨著大明那邊開始工業化,大批來自大明的紅糖、白布、茶葉湧入國內,抑製了國內由於美洲廉價金銀流入,而引起的通貨膨脹。
正因如此,原本曆史上應該在天啟七年發生破產的西班牙,居然奇跡般的撐到了天啟十一年,並且很快就要撐到天啟十二年。
不過,即便是這樣,西班牙的情況依然不好受。
海上,英國和荷蘭不斷地襲擊西班牙寶藏船,致使西班牙經濟嚴重衰退,荷蘭的經濟卻蒸蒸日上。
逐漸地,費利佩四世也發現了,目前的西班牙海軍,已經不能應付日益增長的各國海軍威脅,不單是即荷蘭,還有法國和英國。
雖然不想承認,但從163年開始,西班牙獨占美洲的局麵已被他們打破,巴西部分地區、聖基茨、牙買加等地都被侵占。
也正因為南美被侵占,英法荷蘭等國商人開始向外出售一些西班牙禁止出售的東西,例如被徐霞客獲得的橡膠樹種子。
美洲利益被侵占也就算了,靠著和大明的硝石貿易,西班牙的陸軍依然能在歐洲戰場上和新教聯盟打得平分秋色,但現在來自大明朝齊王的這份信,瞬間就讓他有些摸不準了。
在信件裡,朱由檢承諾大明會提供足夠讓他打贏三十年戰爭的硝石,並且它的齊國會在就藩美洲後,提供大量的農產品給西班牙,幫助西班牙恢複民生經濟。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按字麵意思來講.,無論地球處於什麼樣的時間點,轉動到哪一個角度,西班牙帝國的土地上永遠都是有太陽照耀的,因此被稱之為日不落帝國。
由此可見,西班牙在各大洲的殖民地有多麼廣袤。
但疆域廣袤不代表國家強盛,在後世看來,殖民主義必然是和資本主義高度綁定的。
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西班牙來說,它們雖然采用了殖民擴張的手段,國內的政治製度卻一直都是封建主義。
在歐洲封建王權中,西班牙的封建色彩是最濃的,西班牙的國家權力高度集中於國王一人之手
為了運轉整個龐大的國家,國王就要不斷的通過小貴族來維護權力,儘管殖民擴張帶來的大量財富刺激西班牙國家內部產生了一些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但這也僅僅是因素而已,所有的有利條件在封建主義的環境下,都會轉化為國王一人統治國家的力量。
比如在十四、十五世紀的時候,由於歐洲商品經濟地不斷發展,西歐各國都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在這樣的衝擊下,許多國家的封建主都失去了其封建特權地位,但西班牙卻不一樣。
同樣的條件之下,西班牙封建主的封建特權地位不但沒有縮小,反而不斷擴大,西班牙國王作為國內權力最大的人,不斷的將享有免稅權的土地賞賜給具有封建特權地位的小貴族們。
除此之外,西班牙規定每一個西班牙國民都必須從他們在新大陸通過殖民掠奪所得到的財富中拿出十分之一上交給國王,他們所獲得的所有黃金也必須拿出五分之二來給國王。
這種十分不公平的行為,在封建製度管理下的西班牙帝國中,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因此,當費利佩四世繼位的時候,他所麵對是一個不足總人口五分之一的小貴族,掌握著全國六成以上的財富的日不落西班牙帝國。
小貴族們與市民階層不同,市民階層在積累了原始財富之後,想的是將財富用於再生產,擴大生產規模從而不斷的積累財富,但小貴族們擁有著非常大的權力,他們遊手好閒、耽於享樂,並不熱衷於將財富擴大。
他們從小形成的榮辱觀價值觀,驅使他們將財富不斷的變成金銀珠寶、房屋以及一切能夠彰顯權力的物品,而非去購買更多的生產資料用於生產,所有的財富都被他們用於維護封建關係。
在這樣的條件下,西班牙帝國獲得的所有財富都在不斷向上流通,最終集中於小貴族與國王等人,而非用流通於社會之間。
在封建主義氛圍如此濃厚的一個國家,采用殖民擴張的方法積累資本主義原始財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相悖,一方一定要戰勝另一方,必然會導致不良的後果。
所以在大航海時代中,無論西班牙通過殖民掠奪獲得了多麼廣袤的土地、多麼龐大的財富,最終都沒有撼動西班牙的封建體製及社會結構,也沒有由內而外的刺激西班牙由一個封建主義國家向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