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興亡又如何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零八章 興亡又如何

第五百零八章 興亡又如何(2 / 2)

在他離開之後,朱由校也將目光放到了劉若愚身上:“弟弟對李定國的安排,究竟如何?”

“這……”劉若愚遲疑數秒,然後作揖:“化淳和承恩都說過,殿下對李定國評價極高,恐怕是想讓其成為萬歲和太子日後的肱股之臣。”較

“……”聽到劉若愚的話,朱由校鬆了鬆眉頭,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過了片刻後他才開口詢問:“齊國如何?”

“距離太遠,東廠隻能從錦衣衛手中獲取一些情報。”劉若愚如實說出:

“據監察司那邊透露出來的情報,自去年十月金長史抵達齊國,至今年七月,天津港一共出港船隊五批,船隻六十艘。”

“拖拉機的數量,奴婢向承恩打聽過,到七月為止,一共送去了六千台,齊國那邊的耕地恐怕已經不下五萬畝。”

“眼下齊國有兵馬五營,勞改工三萬,工匠三千,合計約四萬五千人。”

“承恩那邊估計,齊國應該能在不遷移的情況下,於明歲自給自足,後歲開始恐怕就可以遷移百姓前往了。”

劉若愚把齊國的情況說了個七七八八,以至於朱由校聽後,眉頭一直沒有舒展開。較

“拖拉機一事上,弟弟何時準備用於國朝?”

這是朱由校首次提起拖拉機在國內的事情,對於他的詢問,劉若愚則是回應道:“今年下半年的三千台拖拉機會儘數撥往北山。”

“明歲開始,每年有三分之一用於齊國,三分之一用於關外三省,三分之一用於麓川、舊港。”

“另外,五年內,齊國那邊也會興起一個工業區,工業區在五年後年產可以達到兩千台拖拉機和……”

“好了……”朱由校打斷了劉若愚的話,劉若愚見狀不再開口,但朱由校卻起身走向了仲夏宮的窗戶旁。

他看著進入秋季的仲夏宮,臉上表情陰晴不定,心裡也是百般糾結。

“新政的事情,如何了……”較

幾乎是同一時間,朱由校和朱由檢對發起了詢問,而朱由檢詢問的對象,則是坐在田間小道上馬劄的戶部尚書畢自嚴。

“至六月三十,國朝新添漏戶十九萬六千九百餘戶,合計九十七萬三千餘人……”

身著道袍的畢自嚴坐在馬劄上,拱手作揖回應了朱由檢,而坐在他旁邊的朱由檢則是眺望遠方的田野。

田野上,澹黃成片的稻穀距離成熟已經不遠,那一片片的稻田就像金色的海洋被風一吹,無數稻穗在田野裡頻頻點頭。

一陣陣秋風吹來,稻香味撲鼻,使得原本有些饑餓的人立馬聯想到了堆成小山的米麥,整個人無比幸福。

“今年之後,不知道北方還能不能看到這樣的景象……”

望著田野上豐收的稻田,朱由檢在心底歎了一口氣,同時也對畢自嚴的回答做出了回應:較

“也就是說,僅僅半年,國朝就查出了百萬漏戶?”

“回殿下,的確如此……”畢自嚴安靜的回答,回答過後不再開口,以至於四周除了風吹稻田的聲音,再無其它。

“國初,南直隸有人一千二百萬,浙江有人一千餘七十萬,江西九百餘六萬,湖廣五百八十萬……”

“至眼下,四省之地在黃冊之上的人口隻有三千九百七十一萬餘人。”

朱由檢伸出手從旁邊的桌上拿起一杯茶,抿了一口後放下,站在他身後撐傘的錦衣衛連忙為其添茶。

“畢尚書,你以為,這四省之地,合該有多少百姓?”

朱由檢對畢自嚴詢問,聞言的畢自嚴沉默許久,過了片刻才抬手作揖回應:“殿下……應該比下官更清楚才是。”較

“畢尚書……”朱由檢看著眼前的稻田,頭也不轉的詢問:“四省之地,合該有多少百姓?”

他要畢自嚴說出答桉,哪怕是估計。

畢自嚴雖然極力回避,但麵對朱由檢身上散發的那股壓力,最後還是再三開口後,忍不住壓力低垂了眼簾:

“大概……八千萬……”

畢自嚴說出了一個大概的數目,而朱由檢聞言,臉上露出了笑意。

“也就是說,按照眼下的進度,國朝每年最多清查出二百萬百姓,那隱匿的四千餘萬百姓,需要二十年的時間才能清查完畢。”

“畢尚書……”朱由檢很自然的轉身,拿起茶杯,在喝前看了一眼畢自嚴:“你以為,他們是想拖到我走嗎?”較

“……”畢自嚴沒有說話,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當年的張太嶽,也是被他們這樣拖走的對吧?”朱由檢自顧自的說道:“可惜了……”

“孤恐怕不會那麼容易就走,所以也請畢尚書和內閣說一說,萬歲決意授孫傳庭振武伯,遙領南京吏部尚書,登閣為建極殿大學士。”

朱由檢對顧秉謙等人,或者說對他們身後士紳們的所謂讓利十分不滿。

既然江南的人口清查不出來,那江南的閣臣也就不需要了。

施鳳來便是被迫致仕的第一人。

“吏部那邊,重啟考成法,以一年考成一次加入新政,國朝每年二十幾萬學子參與恩科,總不能讓一些坐在位置上不辦事的人繼續坐下去,把能乾事的趕走吧?”較

“另外,今歲過後,向朝鮮、南掌、甘孛智、暹羅、蘇祿、勃泥、以及各藩國派遣一批官學教習,在各國興建官學各一所。”

“日後,各藩國都可以參加恩科,入選者可在大明和各藩國為官。”

朱由檢重啟了藩國入大明為官的製度,不過不是作用於科舉,而是恩科。

說白了,他就是要讓各國的學子來競爭大明的官員,讓已經成為官員的人有緊迫感。

這一舉措不僅可以鞏固大明的宗藩體係,還能在考成法的配合下,進一步增加官員**的成本。

以前是貪腐之後即便懲處,也需要等一段時間才能有人頂替這個人的位置。

但自從燕山和官學崛起,這種局勢就變了,幾十萬人來爭搶恩科那幾萬人的名額,誰乾得不行,朱由檢可以直接換人。較

消極推行新政,也是乾得不行的一種表現。

朱由檢的話對於畢自嚴這種傳統士大夫而言,無疑十分刺耳,可畢自嚴並沒有反駁他的話在,隻是輕描澹寫的拱手作揖,表示應下。

“七月開始,拖拉機會率先作用於北山,北山的十幾萬百姓,所需的也不過就是上萬台拖拉機罷了。”

“給他們,他們就可以自給自足,還能給朝廷繳納賦稅。”

“至於漠東省和東海省在其後投入。”

“南邊也是這樣,先給舊港,然後是麓川、交趾、廣西,雲貴,逐一北上……”

朱由檢不斷地喝著茶,和畢自嚴說著關於百姓生存上的事情看,畢自嚴聞言也難得開口:較

“今歲江西、南直隸、湖廣、浙江部分大旱,國朝沒有平抑糧價,以至於三十餘萬百姓南遷舊港、交趾、湖廣等地。”

“北方山西亦是如此,隻是半年時間,便有二十餘萬人向東海省遷移。”

“殿下,國朝尚有餘力,何故如此?”

一句話,從顧秉謙等人口中說出,那是為了不讓百姓出走,地方經濟衰弱。

從畢自嚴、孫傳庭等人口中說出,那就是不忍百姓背井離鄉了。

對於畢自嚴的話,朱由檢不可置否,他承認他對這些地方的百姓確實有些殘忍,最少在眼下來說是這樣。

“移民實邊,如果邊塞沒有人,那打下來就毫無意義。”他抿了一口茶,繼續說道:較

“山西、江南人口稠密,不趁這個時候遷移,國朝日後用什麼養活他們?”

“拖拉機的出現代表什麼,你應該比孤更清楚。”

“若是幾十年後地方的士紳豪強都用上了此物,那江南之地的千萬佃戶應該怎麼辦?靠著當年朝廷分的那幾畝軍屯田?”

“吃不飽飯,百姓還是要造反的,殺來殺去,死的還是百姓,長痛不如短痛,移民實邊是國策,不可改變。”

朱由檢很清楚以大明今年的情況,完全可以把四川、交趾、舊港、瀛洲的糧食拿來平抑受災地方的糧價。

可問題在於,穩住了這次,那下次呢?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道理畢自嚴比朱由檢還清楚。較

“數年的苦難,換來的數十畝,數百畝的耕地,有了這些地,他們哪怕富裕不起來,但也不至於吃不飽飯而造反。”

“受災之民,朝廷會在之後好好補償,但調糧平抑是絕不可能。”

朱由檢站了起來,轉身走向了齊王府的馬車,背對著畢自嚴離去。

“今歲秋收,國朝諸省難得豐收,地方的官倉,能囤多少糧食,就多囤多少糧食吧……”

一句話說完,朱由檢上了馬車,王承恩讓人駕車離去,隻留下了坐在椅子上眺望稻田的畢自嚴,久久不肯離去……(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奧特曼盤點:重新開始 永恒之鑰 悍凶村姑?真千金美冠京城嬌綠茶 重生歸來,九千歲他為我殺紅了眼 霍格沃茨的學習麵板 星鐵:一覺醒來成了將軍夫人 騎士不是歧視 五個道侶:惡毒女修深陷修羅場 醫學鐵娘子穿越七十年代重操舊業 末世:從副縣長開始重建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