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河西軼聞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二十九章 河西軼聞

第五百二十九章 河西軼聞(1 / 2)

“啊~~~~~”

七月,當悠揚的呐喊聲被西北的大風吹向四周,天空中的烈陽灼燒著整塊戈壁灘。

烈陽下,矗立西北的嘉峪關一身古銅色,在西域與河西走廊之間,生生擺出了一副威武剛猛,鐵壁銅關的氣勢。

嘉峪關,作為大明西北第一關,其關以地勢險要、巍峨壯觀著稱於世,與萬裡之外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遙相稱雄,聞名天下。

嘉峪關內,內城外牆勾連環接,箭樓角樓相倚相望,一門門烏黑發亮的火炮停放在了馬道上,靠著女牆的垛口,向著西北瞄準,似乎一直在等待一個開炮的機會。

隻是一座關頭,從這裡開始向西,萬裡黃沙無人煙,能看到的,似乎隻有漢代那似遊龍浮動的土長城遺址。

漢代土長城的烽燧遺墩尚在黃沙之上,風沙間、一片片斷壁殘垣若隱若現,猶如一幅凝聚著邊塞滄桑的曆史畫卷,讓人不禁遺憾後世子孫居然連祖先修建長城的地方都無法占領。

隻是一座關頭,從這裡開始向東,延綿千裡的祁連山脈陪伴著西北淩冽的大風,掠過了漢家一千八百餘年的人文風采,吹過了一座座城池上空,帶走一片片炊煙,最後隻留下了呼呼的風聲。

隻是一座關頭,它隔開了西域和河西,保護著河西百姓不受西北之敵的侵犯,也隔開了讓無數人心生向往的曆史。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這種精神不是城關能隔開的,能阻止它的,隻有統治者的權衡利弊。

藍天、白雲、戈壁、雪峰……這些自然景觀凝聚成了一種獨屬於河西走廊的磅礴之氣、渾樸之風、雄性之情。

大漠、孤煙、駝鈴……

簡單的六個字,將關外荒蕪的壯麗、絕唱的悠久給展現的淋漓儘致。

朱慈燃就站在這裡,站在嘉峪關的城門樓上,雙手高高大開,口中的呐喊似乎要發泄出這些天所麵對的一切。

十幾個呼吸過去,當朱慈燃泄氣般的放下手,他的呐喊也停在了嘉峪關前的戈壁灘上。

他不再呐喊了,隻是靜靜的眺望遠方,眺望那乾淨得像一塊藍布,沒有一絲雲彩的西北天穹,眺望著綿延起伏的祁連山脈,久久不語。

朱色的城樓依舊高聳屹立,映襯著終年皚皚的祁連雪峰。

登高俯瞰,長城像巨龍在廣袤的瀚海飛舞,須晴日或可見海市蜃樓。

低下頭,城下戈壁灘的駝隊傳來悠揚的鈴聲,令朱慈燃驀然回想起千年之前從此經過的漢唐商隊與旅者。

“殿下,風沙大,您還是回城裡吧……”

當錦衣衛的聲音響起,朱慈燃也重新抬頭看向了西北:“快五千裡路都走了過來,現在卻還要懼怕無形的風沙嗎?”

五個月的風餐露宿,人間百態讓朱慈燃成長了不少,因為長期的騎行,他的身材消瘦卻十分勻稱,五官依稀能看得出朱由校的影子,但臉型卻與其母張嫣類似。

雖不似朱由檢、朱慈燃那般令人驚豔,但那種充滿了野性的氣質卻讓人忍不住稱讚。

麵對西北的黃沙,著一身粗布麻衣的朱慈燃在城頭呢喃:

“叔父給我看過關於西域的書籍,從此地往西北四百裡,便是盛唐時的瓜州。”

“自瓜州往西南行三百裡,便是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陽關。”

“自陽關往西北行百五十裡,便是春風不度玉門關的玉門關。”

朱慈燃看著那隻有黃沙的西北關外,將自己從書本上學來的知識一一說出,讓人不知道他是在回憶漢唐,還是在單純的敘述。

“疆域廣袤有好有壞,但如果對百姓沒有益處,那再大的疆域也無用。”

“叔父說過,君製天下必利百姓,若利百姓則可無視文武。”

“劉順,你說叔父說的對嗎……”

朱慈燃詢問著這個陪他行了四千多裡路的錦衣衛百戶,而劉順聞言則是作揖回禮:

“奴婢以為,殿下心裡實際上已經有了答桉。”

劉順的話讓朱慈燃略微緊了緊拳頭,似乎下了某種決定。

“漢唐的故土,大明一定要收複!”

這句話說出後,朱慈燃轉身走下了城牆,而負責守衛嘉峪關的嘉峪關參將則是一直在馬道等著朱慈燃,畢竟這是太子。

參將護送著朱慈燃往城下走去,而走在則斜麵馬道上,朱慈燃也能將嘉峪關城內的情況儘收眼底。

規劃整齊的嘉峪關城內生活著三萬多百姓,他們和肅州城的十萬百姓一起負責耕種嘉峪關和肅州之間的田地,當然其中也不乏有人選擇經商。

磚石鋪設的街道整齊劃一,來自哈密的商人和來自東邊的商人在這裡交彙,他們大多都是民商,而許多國營的商品隻有在皇店才能購買到。

城內的百姓大多都是田地裡的打扮,其中混紮著許多抱著笠形盔,身著藍色比甲,臉上灰撲撲的男人。

在天啟十五年,嘉峪關就是西北的一座鋼鐵之城。

所謂“鋼鐵”,不僅僅體現在了它在外敵麵前的模樣,也體現了它對內的模樣。

自天啟十二年以來,在朱由檢“天啟新政”的推行下,嘉峪關南邊祁連山之中的鏡鐵山讓嘉峪關成為了一座矗立在河西走廊的工業城市。

鏡鐵山所產的上萬噸鐵礦石被人為挖掘而出,並利用礦車將礦石通過軌道送至一百五十裡外的嘉峪關城西。

經過嘉峪關城西煉鋼廠的熔煉,這些鐵礦石變成了一根根鐵軌,被馬車一車車的送往東邊的鞏昌府隴西縣,為京嘉鐵路的建設發光發熱。

距離京嘉鐵路動工已經過去了六年時間,雖說大明動用了幾百萬工人,但這條鐵路的建設依舊遙遙無期。

朱慈燃進入河西地界的時候,京嘉鐵路剛剛修抵寧遠縣,距離隴西縣還有五十幾裡。

兩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京嘉鐵路已經修抵隴西縣,但距離嘉峪關尚有一千六百裡的距離。

按照時間,最起碼還要四年的時間,這條鐵路才能全線通車。

不過,即便鐵路沒有貫通,但工業化的好處也從京城輻射到了這遙遠的嘉峪關。

肅州府四十多萬百姓裡,有近兩萬人在從事礦產開采的工作,有近萬人從事煉鋼的工作。

四十多萬百姓,說白了就是**萬戶,而這從事鋼鐵工作的三萬男人便是三萬個家庭的頂梁柱。

因此,一個礦區的相關工業崗位,就基本解決了肅州三分之一人口的吃飯問題。

在以前,一個礦區能動用三萬人,這是萬萬不可能的。

但是隨著工業蒸汽機的不斷投入,以及火藥產量的不斷增加,還有大明對鋼鐵的需求不斷增加。

一個鏡鐵山礦區,足以動用三萬礦工。

朱慈燃走訪過,這些礦工的工錢是每日二十文。

在河西這種平均每日工錢不過十文,每斤米不過四文,一斤羊肉不過十五文的地方來說,每日二十文的工錢,已經能讓一個五口之家吃飽飯了。

與物價對比,看似不多的工錢,卻在結合了這些工人曾經都是移民的背景下而顯得十分充裕。

因為是移民,因此他們不止有工作,還有移民過來那三年間所開墾的土地。

肅州四十餘萬人口,有近三十萬人是從天啟七年開始不斷遷移而來。

第一次北伐結束後,朱由檢曾經來過肅州,當時這裡的十萬百姓隻有四十幾萬畝耕地,並且十萬百姓之中,大半都是清真化的蒙古人。

可是到了天啟十五年,當朱慈燃來到肅州時,肅州的耕地麵積已經達到了三百二十餘萬畝。

這裡的百姓,在官府被皇店、軍隊監督的情況下,得到了大致比較公平的待遇,官府答應的耕牛、挽馬和移民糧都足數發放。

也因此,他們才能在短短八年的時間裡,開墾出三百多萬畝耕地,並且都是依靠祁連山河流的水澆田。

肅州的百姓,基本每家每戶都有二三十畝田地,人口多些的,甚至能達到五十幾畝。

儘管肅州的畝產隻有八鬥米,但是在這麼多田畝的情況下,肅州百姓的生活比起眼下大部分北方地區的百姓要好太多。

“你去忙你的去,我自己逛逛。”

下了城頭,朱慈燃對參將擺了擺手,示意他彆跟著後,便帶著劉順在嘉峪關城內閒逛了起來。

走在具有西北風情的街道上,他們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穿著漢服的西域人、蒙古人和阿拉伯人。

當然,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近些年才從烏斯藏遷移下來的吐蕃人。

這些吐蕃人被遷移到河西之後,河西布政司並沒有要求他們穿漢服。

隻是四十萬曾經的吐蕃奴隸一下子成了“人”,一時間讓他們都有些不太適應。

為了避免生活遭受影響,或者因為不聽話而被“責罰”,他們還是老老實實的在河西“以工代賑”的工程中賺取了工錢後,給自己一家人換了一身漢服。

從他們遷移到河西已經快一年了,許多吐蕃人都能說上兩句漢話,尤其是去礦區做工的吐蕃人。

之所以朱慈燃能區彆出他們,是因為他們迥異於河西人的膚色。

高原的膚色可不是幾個月就能養回去的,因此在外貌特征上,他們還是比較明顯。

走在街上,看著路邊小攤坐著交談的一些吐蕃人,朱慈燃看了看四周,隨後選擇了一個吐蕃人的攤位坐下。

這個吐蕃人賣的是羊肉麵,攤位和其它漢人攤位一樣擺上了一塊用簡體字寫好價格的木牌。


最新小说: 惡魔宿主太可怕 被軍校退學後,我成了商業大亨! 踏天仙族 鳳影謀宮:情牽帝心 話本斷更後,權貴集體瘋魔了 被全家拋棄後,小福寶成皇家團寵 輕許諾言 直播爆紅!從舔狗到神豪的逆襲 脫單進行曲 什麼?!我的功法活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