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薨殂”二字出現的時候,所有人都心裡一緊。
“忠州侯……薨殂了!”侯府百戶作揖躬身,一句話讓黃龍腦中一空,向後倒地坐在了搖椅上……
——————
【天啟十六年十月初九,忠州侯秦邦屏薨殂於忠州,終年六十八歲,陛下於仲夏宮追封其為忠州王,諡號武壯,以親王之禮下葬。】
【天啟十六年十月十二,酉陽侯秦邦翰因悲傷過度而薨殂,終年六十六歲,陛下於仲夏宮追封其為酉陽王,諡號武順,以親王之禮下葬。】
“這……”
十月十四,當廣州的朱慈燃在拿到一周一報的《大明報》,並看到其首頁內容多出來一個版塊後,他的隻覺得頭暈目眩,卻是再也看不進去其它。
他路過四川時,本準備去成都府拜見秦邦屏和秦邦翰,結果卻得知二人回忠州養病去了,無奈隻能錯過。
不曾想,這一時錯過就是一輩子錯過。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本來應該在這次出行裡,儘可能替自己父親拉攏秦戚兩家,但結果卻不儘人意。
秦家一下子薨殂兩位侯爺,剩下撐場麵的也就隻有武隆伯秦民屏和石柱伯秦良玉了。
想到這裡,朱慈燃剛想叫劉順他們來議事,結果他們所居住的院外突然響起了甲胃聲。
“殿下!”
整齊的甲胃聲讓劉順等人心裡一緊,連忙跑來了會廳,但朱慈燃卻很冷靜的抬手示意他們彆慌張。
“開門!”
他走出會廳,來到院裡示意錦衣衛開門,劉順見狀,當即安排了一些錦衣衛戒備。
他們紛紛為自己的步槍裝彈,而門口的兩名錦衣衛見眾人準備好,互相對視一眼後便打開了門。
他們開門的瞬間,一名二十來歲的參將正準備敲門,因此這一開便讓他敲了一個空。
門被打開,出現在廣州明軍眼前的,是一群舉著步槍,身著便服的人,他們不知道這是錦衣衛,於是紛紛舉槍戒備。
裡麵的錦衣衛見明軍舉槍,紛紛緊張的將手指頭放到了扳機前。
“彆動!都把槍給我放下!”
年輕將領在目光掃到皮膚梭黑的朱慈燃時,立馬轉身破口大罵,示意所有明軍把槍放下。
朱慈燃見狀,也轉頭責令:“把槍放下。”
“遵命!”劉順頭皮發麻,連忙讓人把槍放下,生怕擦槍走過。
不怪劉順警惕,他畢竟是朱由校放在朱慈燃身邊保護朱慈燃的,作為朱由校的親信,他當然經曆過當年林丹汗入寇的事情。
對於明軍,他很敬佩,卻因為政治而不敢輕易信任。
現在南軍主動示好放下槍,他自然也不可能讓人瞄著南軍。
“都在外麵站好,等我出來!”
年輕參將罵了一句,緊接著便卸下了腰間的軍械,隻著一身甲胃走進了院內。
劉順示意錦衣衛關門,門口的錦衣衛也當即關上了院門。
“南軍都督府廣州營參將戚武隆參見殿下,殿下千歲!”
戚武隆作揖行禮,朱慈燃見狀也微微頜首,他知道眾人,這人是戚元功的長子,戚元功的左右手:
“我正想去見見豐國公,不曾想豐國公就派人來了。”
豐國公是戚金死前,朱由校和朱由檢對他的冊封,而戚元功作為長子,加上有軍功,他理所應當世襲了這個爵位。
朱慈燃之所以提起戚元功,實際上想要知道,戚武隆的到來,是戚元功派的,還是他自己來的。
“家父也不知道殿下來了,是齊王殿下下發令旨,讓家父派末將前來拱衛殿下的。”戚武隆解釋了一下他為什麼出現在這裡。
“王叔派來的?”朱慈燃微微一愣,戚武隆也作揖回答道:
“萬歲有旨,請殿下帶著聖旨趕赴忠州吊唁,並宣旨加封武隆伯、石柱伯為侯。”
朱慈燃的計劃發生了變故,由於秦邦屏和秦邦翰這兩人的薨殂,西南的局勢會被重新洗牌。
二人對大明的感情深,自然站在朱由校這一邊,但他們的子嗣就不一定了。
派朱慈燃過去,就是為了確定兩個侯爵繼承人的態度。
秦邦屏和秦邦翰薨殂的太過突然,快到連朱由檢都反應不及,因此他們少了一個步驟,兩人的長子隻能憑借軍功,在爵位不降的情況下世襲侯爵。
這種情況下,朱由檢自然可以在二人襲爵後,再封為國公,但不管怎麼做,他都得確定秦拱明和秦仲明的態度。
派作為太子的朱慈燃去,是最能看出秦家態度的一個辦法。
朱慈燃心裡明白,因此他看向了戚武隆:“可有聖旨在?”
“有!”聽到朱慈燃詢問聖旨,戚武隆解開了胸前的結扣,這會兒朱慈燃才注意到戚武隆背上背著一個長條形的盒子。
盒子被解開,戚武隆雙手托住,朱慈燃見狀也率先作揖,隨後才小心翼翼打開了盒子。
不出意外,盒中放置著玉軸所製的聖旨。
確認了聖旨的真偽,朱慈燃合上了盒子,隨後接過盒子遞給了旁邊的張修,緊接著他才對戚武隆詢問道:“何時出發?”
“殿下方便的話,現在如何?”
戚武隆看了看朱慈燃的膚色,覺得這樣的膚色,不敢說彆的什麼,吃苦應該是可以的,所以提出了現在出發。
“好!”聽到戚武隆的話,朱慈燃轉頭對劉順吩咐道:“收拾收拾,我們現在就出發。”
“是!”劉順作揖應下,看了一眼戚武隆,沒有說什麼,而是安排錦衣衛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在錦衣衛收拾的時候,朱慈燃也和善的笑道:“小國公比我想的還要年輕。”
“家父婚配有些晚,因此末將稍微年輕了些。”戚武隆不卑不亢,倒是和朱慈燃印象裡,自家叔父所說的戚金脾氣有些相似。
“這次來到廣州,未能與豐國公見麵,實屬憾事,等吊唁的事情結束,我一定要再回廣州拜訪豐國公。”
朱慈燃故意說著一些親近的話,戚武隆聽後卻隻是點了點頭,附和道:“讓殿下勞煩了。”
他的態度有些冷澹,這讓朱慈燃心裡有些不好的預感。
他突然覺得,自家這一脈似乎對戚家的第三代沒有什麼影響。
如果戚家都這樣,那秦家呢?
一時間,朱慈燃感覺到了自家的處境到底有多麼艱難。
武將不愛,文官不喜……能把這個皇位坐穩,真是全靠了自家叔父。
想到這裡,朱慈燃對於自家叔父的就藩事宜愈發頭疼。
“殿下,收拾好了。”
在他頭疼的同時,劉順等人手腳麻利的收拾了東西,聞言的朱慈燃隻能回到現實:“既然這樣,那出發吧。”
說著,朱慈燃看了一眼戚武隆,戚武隆也微微頜首,帶著朱慈燃他們走出了這座小院。
來到院外,朱慈燃才發現原本空無一人的小巷已經擠滿了身著甲胃的南軍士卒。
】
他們好奇的打量朱慈燃,並不知道朱慈燃的身份。
戚武隆讓兵馬退出了小巷後,帶著朱慈燃他們來到了廣州城的一條輔道上。
這裡已經準備好了一輛馬車,但朱慈燃見到後卻連忙擺手道:
“我有車,就不乘坐馬車了。”
“有車?”戚武隆疑惑開口,但他很快就看到了被錦衣衛推出小巷的那輛四輪人力車。
“這車,倒是和自行車有些相像。”
戚武隆不知道朱慈燃騎行大明的事情,他隻知道太子微服私訪,卻沒想到這太子居然是騎自行車來的。
“這車一日能走多少裡?能跟上馬步兵嗎?”
戚武隆害怕騎這車太慢,以至於拖累了行軍速度,不過朱慈燃卻笑道:“一日走一百裡不成問題。”
“一百裡?”戚武隆有些詫異,這速度比他們平時趕路還快,再快些都比得上他們強行軍的速度了。
“既然如此,那請殿下與末將處於中軍位。”
戚武隆作揖做出安排,學習過兵書的朱慈燃聞言也笑著點了點頭,隨後和劉順與兩名乾瘦錦衣衛坐上了四輪車。
他們騎著車到了軍隊的中軍位置,讓中軍的南軍士卒好奇地不停打量。
麵對他們的目光,朱慈燃還陽光燦爛的笑著,而劉順和兩名錦衣衛則是搖了搖頭。
“好奇……等過些日子你們就不好奇了。”
“不過這麼多人,估計夠用很久……”
劉順他們這麼想著的時候,戚武隆也看了一眼這四輪車,隨後翻身上馬。
伴隨著一聲出發,三千馬步兵開道,護送朱慈燃向著忠州趕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