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遠洋歸來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八十七章 遠洋歸來

第五百八十七章 遠洋歸來(2 / 2)

從天啟十七年十一月出發開始算起,下西洋艦隊已經離開大明快二十三個月。

麵對闊彆已久的“故鄉”,艦隊船隻的甲板上充滿了向岸邊招手,呐喊的明軍士兵。

此刻的他們恨不得立馬返回家中,不管用什麼方式,總之他們想最快見到自己的親人。

在大明,永遠不缺少愛看熱鬨的人,因此天津港口的碼頭上站滿了人,數萬百姓擠在碼頭上,碼頭外還有數萬人。

他們通過《大明報的事情,成功了解到了下西洋艦隊這次下西洋的不同,也知道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叫做地球,是一個不規則橢圓形的球體。

也就是說,南轅北轍實際上是可以實現的,而大明第一支實現環球一周的艦隊,便是眼下的大明下西洋艦隊。

“入港了!”

“入港了入港了!”

看著那雄偉的艦隊,碼頭上的所有百姓都激動的議論了起來。

許多人已經做好了去詢問那些下船士兵們的感受和見聞,更有一些專門編撰奇人異事的書生早早守候。

在他們所有人的注目下,下西洋艦隊在港口停泊,參與這次遠征的明軍士卒也紛紛下了船隻。

隻不過相比去時的五萬多人,回來的明軍數量卻隻有三萬不到。

許多人都在議論人少了很多,他們隻以為是遇到了海難,隻有這次負責迎接下西洋船隻的官員們才知道,船上消失的士兵都留在了南昆侖和齊國。

他們需要在當地逗留一到兩年,然後等到其它都督府的士兵與他們換防。

“下官徐霞客黃蜚,見過太子殿下,殿下千歲……”

當下船的徐霞客和黃蜚發現來迎接自己一行人的不是朱由檢,而是作為太子的朱慈燃時,他們下意識對視了一眼,隨後立馬對走來的朱慈燃行禮。

已經十七歲的朱慈燃褪去了當年的青澀,很是熟練的上前扶起二人:

“好好好,總算等到二位率軍歸來,走!我們去衙門聊聊這一路的見聞。”

朱慈燃知道人多眼雜,加上他詢問的東西有些重要,因此他不由分說便安排二人隨他前往天津府衙門。

二人見狀,也知道朱慈燃估計是想要問關於齊國的事情,因此老實的與朱慈燃前往了天津府衙門。

相較於他們三人趕往衙門,留下的下西洋艦隊官員、士卒們反倒是徹底放開了。

下了船後,他們在禮部官員的招待下胡吃海塞,與官員們討論著沿途的奇聞軼事,或者一些如古書上神獸相似的動物。

四周官員、百姓、富商聽的十分認真,他們說的也十分激動。

對於闊彆家鄉近兩年的他們,便是眼下還沒有回到家鄉,但麵對這麼多說著一樣語言的大明百姓,還是不免有種回到了家的感覺。

他們激動的互訴衷腸,而馬車上的徐霞客也回答了朱慈燃想問的許多事情,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齊國的事情。

聽後,朱慈燃並沒有說些什麼,反而是沉默了起來。

這樣的沉默,直到所有人下了馬車,來到了天津府衙門後院的會廳時,才被朱慈燃所打破。

“所以依你們之見,隻要不遏製人口遷移,十年之後,齊國可有人丁百萬?”

“回殿下……正是。”徐霞客作揖回應,他敢說是因為朱由檢交代過,不用對皇帝和太子遮掩的緣故。

他得讓太子和皇帝知道,自己去就藩不是去受罪,而是去享福的。

“齊國的國策……比大明還要更開放……”

聽完了徐霞客說的話,朱慈燃隻能憋出這麼一句。

他這句話也讓徐霞客和黃蜚紛紛頷首認可,畢竟在一張白紙上作畫,那基本是看主人的想法。

相比較齊國,已經被塗畫了條條框框的大明,注定了主人隻能在框架內作畫,一旦超出框架,那畫作就亂了。

“依你們之見,齊國國策,有哪些能被我大明采用的?”

朱慈燃身體前傾,顯然對於這個問題十分看重。

不過麵對他的這個問題,徐霞客和黃蜚對視一眼,麵露苦色。

帶著這抹苦色,他們二人對朱慈燃講述了齊國那邊的所有政策和製度。

果然,在他們說完後,朱慈燃的眉頭便皺了起來。

齊國的政策是很好,但基本都不適用大明。

彆的不說,齊國的土地都是公有製,但大明呢?

雖說天下都是天子的,但百姓手裡的耕地除了軍屯田和移民田外,其它近六億畝耕地都是掌握在百姓和士紳手中。

大明公有製的土地,隻有曾經的四億畝軍屯田和移民田。

想要搞公有製,那士紳和百姓手裡的六億畝田地誰去收?誰敢收?

再說齊國的國營製和個體製,大明需要照搬嗎?能照搬嗎?

一億七千萬百姓在這裡,這麼大的體量,根本般不了……

齊國能用是因為工人生產的商品數量有提前性。

例如這個月齊國工廠生產出了三十萬人使用的商品,工人工資高,但齊國國民隻有二十七萬,那就代表生產過剩了。

如果是大明,那市場價格肯定要混亂。

可如果是齊國,那齊國完全可以在後續通過移民手段來補全這個市場空缺。

大明眼下的工人已經夠多了,單單記錄在皇店、官場的工人便有足足五百多萬人。

這五百多萬工人是誰在養活?靠大明市場根本養不活,養活其中大半工人的市場都是海外市場。

小西洋諸藩麾下的三千萬人口市場,暹羅、甘孛智、朝鮮、勃泥、蘇祿等國的一千六百萬人口市場。

還有利未亞、歐洲等各地的人口市場。

大明幾乎是吃下了全世界八成以上的海上貿易,這才養活了這五百多萬工人,以及上千萬桑農,糧農。

李氏朝鮮眼下沒有什麼存在感,然而它每年要向大明的山東、瀛洲進口上百萬石糧食。

他們沒有金銀,所以朝鮮百姓會前往瀛洲或山東做礦工,或者在本國南部參加皇店開辦的水泥場工作。

這些最苦最累的工作,目前由朝鮮在做,而朝鮮國王李倧也在大明的支持下消滅了兩班的守舊派官員,進一步裁撤了軍隊。

眼下的朝鮮,由於沒有後金的兩次入侵,加上大明提供糧食,因此人口已經恢複到了四百萬左右,但他們的軍隊數量卻僅僅隻保持了兩萬人。

說白了,東亞各藩屬國,屬於被大明強羈縻的國家。

不吞並他們,是因為大明的精力在對外。

隻要大明人口不斷增加,湧入的大明人口總會把這些國家同化。

到時候即便他們有單獨的國號,但總歸是大明宗藩體係下的國家。

這種情況,就好像大明是聯合國加五常集合體,藩國是加盟國。

不過不同的是,藩國是老老實實認大明做老大的。

大明不乾涉除了貿易以外的事情,就算在當地貿易,貿易同時也會給當地王室交納稅收。

對藩國人民提供工作,對藩國王室金錢拉攏,對國家整體武力威懾,文化融合,這就是大明藩屬體係。

大明要做的就是維持這個體係,然後適當減輕賦稅,降低百姓負擔,但同時也不能讓朝廷太窮。

隻要經濟不出現問題,政治上的大部分問題都能掩蓋,這個體係便可以長久維持。

但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

首先就是大明需要照顧藩國,其次就是大明體量太大,即便吃掉了藩國市場,也解決不了國內的人口問題。

工業化對於大明來說隻會進展越來越慢,因為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市場給大明吃。

所以公有製對於已經占據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大明來說,在現有的生產力下,注定難以完成。

朱由檢給朱慈燃的教導就是發展科技,現在看來,大明也確實隻有發展科技這一條路可以走。

先把疆域內的資源運用起來,如果人口增長速度慢於科技發展速度,那大明還能維持很多年。

想到這裡,朱慈燃揉了揉自己的眉頭,這一舉動在徐霞客和黃蜚看來,像極了曾經的朱由檢。

“事情我大致了解了,你們好好休息吧,改日進京與齊王叔敘敘舊。”

朱慈燃沒有再過多糾纏,而是在了解了齊國的情況後,安撫二人好好休息,隨後便起身準備走出衙門。

“恭送千歲……”

“不用送了。”

徐霞客二人起身作揖回禮,親眼看著朱慈燃離開衙門後,他們二人才舒緩了一口氣,緊接著寒暄幾句,便各自離去,返回自己在天津的院子休息去了。

天津院子並不貴,二人在籌劃第三次下西洋的時候,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因此在天津買院子是必須的。

對於徐霞客來說,這一路的旅程有著太多他想要講述的東西,回到府內的他立馬開始翻閱起了自己的《遊記,檢查有沒有什麼遺漏。

相比較他,黃蜚則是在回到院子裡後將自己早已寫好的信交給了府內下人。

下人得了命令,拿著這封信便向著遼東送去……(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神豪:大一開學我被校花們包圍了 僅僅愛了很久 穿書:彆因為個名字就無視常理啊 暗夜雙雄 名偵探柯南之宿命共鳴 不死獵魔人 收徒百倍返還!滿宗仙帝太離譜 登錄開始計費?玩家罵完含淚充值 贅婿逆天錄 上界唯唯諾諾,下界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