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疏就上吧,眼下他是監國,不是我。”
朱由檢說罷,徑直離開了這座高樓,向著承運殿走去。
成德被他的話說的愣住了,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等他反應過來時,朱由檢已經走遠,而他連忙對朱由檢的背景作揖回禮。
他清楚,朱由檢是準備讓朱慈燃體驗體驗被百官威逼的經曆,讓他清楚自己的新政能實施是因為他背後有人,而不是百官怕他。
如果他覺得是因為百官怕他這位監國,那一旦朱由檢不在,朱慈燃再這麼做的時候,他隻會體驗什麼叫做挫敗。
朱由檢想讓朱慈燃提前認清自己,認清自己的權力和威嚴來自哪裡。
不然,繼續讓他這樣弄下去,等朱由檢走了,他很快就會被燕山派官員反噬。
朱由檢不可能帶走全部燕山派官員,畢竟他們的數量多達數十萬,並且其中大半都是明軍、地方衙門的骨乾。
麵對他們,便是朱由檢在有些時候,也會感覺十分無力。
“總算到了……”
在朱由檢為朱慈燃成長做出安排的時候,在朱慈燃安排下前往鄯善縣就任的孫可望他們也在曆經二十八天的徒步跋涉後成功抵達鄯善縣。
其實他們還沒有抵達縣城,但他們已經看到了前方的大片綠洲和草原。
鄯善縣,作為曾經秦漢時期樓蘭國的國地,這裡曾經也是水草豐茂的地方。
即便到了宋代,當地還有數萬人在此居住。
不過隨著宋末元初開始的低溫期,加上蒙古帝國西征的屠殺,整個西域為之一空,很快被回回人霸占。
到了元末,鄯善縣賴以生存的且末河和鄯善河迅流驟減,居住在此地的百姓也開始變少。
並且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沙漠化越來越嚴重,這裡的百姓數量到了明末便隻剩下數千人了。
到最後,這數千人也被林丹汗遷移離去,這塊地方徹底被大明接管。
作為中原通往中亞,西域通往中原的第二條戰略通道,鄯善也曾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
整個鄯善縣境內高山、盆地相間,地形多樣,北部有塔裡木盆地及東天山的北山部分,東南部和南部為昆侖山、阿爾金山山地。
依托著且末河和從昆侖山流下的大小十四條河流,鄯善縣才能再沙漠化嚴重的這個時代保存下來。
此刻的孫可望他們一行人風塵仆仆,曆經二十八天的趕路,所有人都黑了不少,吃了一肚子風沙。
一些百姓越走越絕望,有的人提出要去其它地方,還有的人甚至有人半夜帶著水和糧食逃跑。
總之,當孫可望帶人抵達眼前綠洲的時候,當初的八百多人隻剩下了五百七十二人,其中還有二十人是護衛他們的士卒和向導。
好在這片綠洲的出現讓這些天受苦的百姓都鬆懈了下來,他們許多人都差點以為自己要在西北吃一輩子黃沙,甚至覺得自己被朝廷騙了。
“這片綠洲還不是鄯善城,鄯善城還在前麵一百裡,前麵有一片更大的綠洲,那裡才是。”
“這裡是以前蒙古人的牧場,能養數千匹馬。”
和碩特的向導對著孫可望和四周的百姓說著,這讓百姓們看到了希望。
眼下的這片綠洲,平整且不說,麵積最少也有數萬畝,大部分都可以開墾為耕地,比他們這群生活在山西太原府、大同府百姓所見到的耕地好太多了。
如果鄯善縣比這裡還好,那他們這次算是來對了。
想到這裡,不少百姓有開始慶幸他們沒有逃跑,渾然沒想過自己昨晚還在後悔沒早跑的想法。
“今天現在這裡紮營,明天我們繼續前往鄯善縣。”
孫可望對眾人宣布了自己的安排,同時帶人點火燒水,將許多空空如也的木桶灌滿涼了的開水。
他們在這裡紮營休息了一夜,除了需要小心一些野生動物,倒也不用害怕馬匪和土寇。
西域雖然大,但適合生活的地方都是沿著河道的一些平原和山丘。
早明軍數萬騎兵的奔襲下,整個西域的馬匪土寇早就為之一空。
至於那些所謂的猛獸,麵對二十名騎兵手上的擊發槍,除非出現群狼,不然整個西域都沒有能威脅到他們的生物。
這一夜,聞著綠草的清香,孫可望和百姓們睡得無比香甜。
到了第二天天亮,許多人還舍不得走,想賴在這裡開墾田地。
好在孫可望勸解有用,他們一行人再度踏上了前往鄯善縣的道路。
如此又走了兩天,雖然期間沒有了綠洲,但是也沒有之前那麼荒涼了。
直到第三天,他們再度看見了綠洲和草原,並且是一大片的綠洲和草原。
在向導的解釋下,他們這才知道,他們距離鄯善縣已經不足二十裡。
所有人都邁著步伐開始加快速度,過了兩三個時辰,孫可望聽到了拖拉機工作的聲音。
壓著心中的激動,他往前走了一裡,隨後便看到了遠處出現的一畝畝田地,以及在田地裡工作,身著鴛鴦戰襖的明軍士卒。
幾十名士卒使用著十幾台拖拉機在開墾田地,而當他們見到孫可望等人的到來時,所有人紛紛高興的把手裡的農具放下,關停了拖拉機。
孫可望和百姓的到來,也代表了他們可以中止軍屯的工作了。
不久後,一名騎著馬的總旗官帶人前來,總旗官帶人引路,路上十分熱情的和孫可望介紹著鄯善縣的情況。
鄯善縣的縣城是經過明軍用夯土修補過的,城池並不算大,周長不過三裡,頂多生活萬餘百姓。
城池沒有那麼乾旱,城池四周有樹林有草地,就是每年有些季節會刮沙塵暴。
除此之外,當地的土地和山西也沒有什麼不同,若是想用水少些,可以種植小麥、若是覺得吃不慣,可以種植水稻,但用水有些多。
孫可望和總旗官進城看了看,城內滿滿的回回風格建築,這讓孫可望有些不喜。
“這些房屋不太行,等輪台縣的水泥廠開辦了,屆時可以運送水泥重新建造房屋。”
總旗官笑著開口,隨後又道:
“既然你們來了,那我們也就不再久留了,明日便返回於闐去了。”
“城中府庫裡還有糧食一千二百石,都是去年軍屯收獲了吃剩下的。”
“這裡不錯,每畝地產一石小麥不成問題。”
總旗官一遍遍的講解著,孫可望聽後也回禮道:
“既然如此,那孫某就不久留了,事情太多,等孫某前往於闐府述職之時再請兄台喝酒。”
“好說好說……”總旗官笑著回應,但明顯不把孫可望的這話當真的。
在他看來,鄯善縣是不錯,但人口太少了,孫可望估計也隻能吃俸祿度日,沒什麼閒錢請吃飯。
須知眼下安西的物價可是很貴的,即便是正七品知縣,也不敢說頓頓有肉吃。
除非孫可望能讓鄯善縣恢複生產的同時,帶領百姓開墾更多田地。
“走了!”總旗官打了一聲招呼,隨後便帶著自己的兄弟走了。
在他們離去後,站在街道上的百姓都看向了孫可望。
孫可望打開總旗官留給自己的城池地圖,隨後說道:
“孫集,你帶百姓們去縣裡,以前蒙古人的千戶所附近居住,以後千戶所就是鄯善縣的縣衙了。”
“大夥好好休息一天,明天我給大家派發糧食和拖拉機,大家一起乾活,早點過上四川、雲南百姓那種天天吃肉的生活!”
“誒——”
聽著孫可望的話,所有百姓都滿意的應了一聲。
這一路上以來,他們沒少聽孫可望說當年太子南遊,在沿途的所見所聞。
雖然孫可望沒去,但他覺得朱慈燃不像是說大話的人。
眼下的四川、雲南等地百姓,恐怕過的不輸江南。
既然這些地方都可以通過移民發田來過上好日子,那沒有道理鄯善縣不能。
孫可望讓人去安置百姓,自己走向了曾經葉爾羌汗國若羌城千戶衙門。
那滿滿的蒙古風,回回風建築讓孫可望在走進大門的時候,似乎就因為心理作用而覺得這個地方不乾淨。
等到他看到院子裡居然是一塊紮蒙古包的空地時,他反而笑了出來。
“搬了好,也不用我費力氣拆了……”
說著,孫可望和一個隨從將他們從敦煌讓人製作的一塊木匾掛上了千戶所門口。
那土質的圍牆,破破爛爛的木門,空蕩蕩的院內空地,還有似乎一陣風就能吹掉下來的木匾。
這一幕任誰看,都覺得更像是廢墟。
隻是在孫可望的眼裡,這就是他走向大明政治中心的第一個台階。
他隻要在這裡能做出功績,那即便是滿朝文武也都無法攻劾他。
他要做的不是拍須溜馬上位的官員,他要那真功實績來堵上京城那些隻知道誇誇其談蟲豸!(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