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秋風起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第六百零八章 秋風起

第六百零八章 秋風起(1 / 2)

“皇城三衛,內帑,這些都可以妥協,太子上位也是可以的,但是決策……”

官吏坊內,在陸元高走後不久,成德就召集了燕山派在京高官們,把齊王的底線告訴了他們。

麵對朱由檢的這些底線,不管是兵權還是內帑銀,或者是太子掌權,燕山派的高官們都可以點頭應下,唯獨決策權這裡,他們有些遲疑。

“依我看,決策可以給太子和萬歲,但最主要的還是得廢除這些嚴酷的律法。”

狹小的會廳內,十餘名燕山高官們討論了起來,而成德不顯山不露水的坐在主位看著他們討論。

一名兵部官員站起身對眾人作揖一圈,隨後才說道:

“兵馬司的情況我了解,雖有六十萬之眾,但隻需十營拱衛營便能擊潰。”

“與齊王交手非我等本意,動刀兵惹百姓受兵災,這是萬萬不可的。”

“隻要萬歲和太子、齊王願意更改《大明律之中的嚴苛律法,並且不改對於官學、官製的新政製度,那都是可以議論的。”

“沒錯……”禮部官員起身作揖一圈,緊接著說道:

“先宋時期,文官派彆之鬥,派彆之分並不是沒有,但大多也不過是流放、發配罷了,何曾有新政《大明律之中的誅九族、三族之說?”

“再提地方,齊王的分稅製是好事,可對於官員的考功,一年一次是不是太過頻繁了?”

“依我之見,恢複當年的三年一次便足以。”

啪啪啪啪——

此人說完自己的己見,四周便響起了拍桉之聲,顯然都十分認可他所說的這些話。

燕山派和齊王並沒有什麼利益糾紛,當年希望齊王做皇帝的人,早就已經在歲月和官場的腐蝕下拋棄了這種想法。

他們雖然口口聲聲說著“民貴君輕”,但為的也是鞏固自己的權力,保障自己的性命。

齊王要走,能給燕山派帶來的就隻有一個變動,那就是人員變動。

古往今來,莫說朝堂,便是一個普通的店鋪,一旦換了掌櫃,那下麵的賬房、活計、馬夫都得一個個的更換,更何況一個皇帝呢?

東宮那幾百名官員看似不多,卻都是太子朱慈燃的嫡係。

朱慈燃要是主政,這群嫡係難不成還在做普普通通的七八品官員?誰不想更進一步。

改律法,是為了不讓朱慈燃主政後找他們麻煩。

畢竟眾人誰的屁股都不乾淨,仔細一查肯定能查到夠斬首的罪刑。

既然如此,那就把律法改了,到時候即便朱慈燃主政,眾人要讓出位置,也不至於如當年陝北民變一樣,被錦衣衛抓去挨個跪在黃河邊被砍頭。

先保命,再保權。

“太子主政,我並不反對……”

人群裡,燕山派的一名官員看向了成德,繼而說道:

“新人主政,自然要安排自己的人,這是人之常情,你我也都能理解。”

“可依照太子在去歲移民之中的狠辣來看,誰又能保證太子安排好了自己的人後,不會對我們這批老臣痛下殺手?”

“即便是萬歲、太子三人都口頭承諾,但誰又知道他們會不會反悔?”

“為君者最要臉皮,這些年我等對萬歲、太子駁回的奏疏,恐怕堆起來要比這房屋還高三丈。”

“當初在大朝會上咄咄逼人的質問萬歲,那也不是一次倆次。”

“現在殿下要就藩,他倒是可以一走了之,那我等呢?”

“殿下會安排好的……”成德聽不下去了,不免出言打斷。

他能理解這群人想保命保權力,可一個個的都把責任推給齊王,這便讓他聽不下去了。

他不由的掃視眾人一眼,隨後繼續道:

“在坐諸位,有一大半都曾經是邊卒子弟,農戶子弟。”

“若無殿下施恩發田,那諸位還能在這裡身著官服,義正言辭的批判殿下嗎?”

“你們說殿下一走了之,殿下為何不能一走了之?”

“殿下可曾說過他要做皇帝這樣的話?不都是汝等自我臆測,強加在他身上的嗎?”

“現在嫌棄殿下不管你們,若是殿下真的不管你們,你們恐怕早就如京城之外的饑民般,此刻忍饑挨餓,衣衫襤褸的等著火車遷移了。”

成德是生氣,但他沒有責罵誰,而是用說教的口氣說著眾人。

眼下這批高官,大多都是燕山第二期學子,他作為學子加魁首,自然有身份去說他們。

“還有……”

“彭!”

成德忽的一掌拍在旁邊茶幾上,嚇了眾人一跳。

“彆一口一個齊王!”成德罵道:

“在燕山讀了那麼多年的書,吃了殿下那麼多年的口糧,即便不稱老師,也當以殿下稱呼!”

“我等失態……”見成德發了脾氣,眾人這才擺正心態,連忙躬身作揖,以示告罪。

見他們告罪,成德這才收回手,撐在椅子扶手上對眾人皺眉道:

“事情攤開些,若是隻想保命和守權,那大可不必搞這麼多雜事,隻需三件事便足以。”

“其一,皇帝太子不得再發中旨、令旨。”

“其二,新屆閣臣之中,我等要占據最少三席,並且閣臣永定為六席,六年一輪換,病逝任上或致仕再由內閣票擬選拔新閣臣,司禮監也不得隨意截留內閣奏疏。”

“其三,裁撤東西兩廠,可保留錦衣衛,錦衣衛不得隨意拿人,需要皇帝、太子請三司調查後方可拿人,而錦衣衛也依舊供萬歲、監國直接節製。”

成德把事情揉碎後,一字一句的擺出來給眾人看。

中旨和令旨,這是朱由校、朱由檢兩兄弟當年最喜歡用的手段,因為他們掌握軍隊,隻要發出中旨,軍隊就會立馬逮捕地方官員,。

中旨和令旨被廢除之後,皇帝和太子再想做什麼事情,就隻能走內閣、司禮監、六部、五軍都督府這條路子了。

因此,這裡牽扯出了第二件事情。

內閣永定為六席,新一屆閣臣中燕山派最少占據三席,並且閣臣是六年一換,除了病逝和閣臣致仕外,皇帝不得隨意更換閣臣。

也就是說,如果皇帝要下發什麼旨意來秋後算賬,那即便另外三名閣臣支持,但保留一半席位的燕山派,也完全可以選擇駁回。

如此,皇帝的奏疏也就執行不了了。

雖然駁回不了,但最少能擱置,而這一擱置,便能維持六年時間。

等到下一屆閣臣選舉,那時候已經是最少天啟二十七年了。

這麼長時間,足夠燕山派眾人推舉出新人入閣,繼續維持這樣的僵局。

可以說,第一條和第二條都是成德為了滿足燕山派官員自保而想出的辦法。

至於第三條,那就是向皇帝和太子妥協讓步了。

東廠和西廠雖然廢除,但錦衣衛還在,不至於讓皇帝被臣下蒙蔽。

官員們的一舉一動,還是在皇帝和太子眼皮子底下。

這樣的三個條件,自然是保障了燕山派那群得罪過皇帝、太子的官員性命,並且也將君權和內閣深度的捆綁。

沒有了東廠和西廠,皇帝雖然也能發號施令,但是除了錦衣衛、皇城三衛和淨軍、大漢將軍會直接聽從外,其它官員兵馬都需要皇帝和內閣商量才行。

這麼看,君權自然是被限製了。

並且由於萬曆皇帝數十年不上朝,不批閱吏部奏疏,導致能臣武將斷代的先例在,成德也定下了司禮監不能隨意截留內閣奏疏的規矩。

這個看上去是司禮監沒有資格截留內閣奏疏,但重點是在“隨意”二字上。

截留奏疏可以不可以?當然可以,但是你得給出個名頭,比如對官員任命不滿意,那可以商討,可以換,但是不能截留之後留中不發,影響大明正常運轉。

從這點來看,這對於勤政的皇帝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懶散但會用人的皇帝來說也是好事。

成德本意隻是不想重演當年萬曆不提拔武將文臣的局麵,導致大明將帥能臣斷代罷了。

不過,他的本意雖好,但對於會廳之中的眾人來說,除了第一條和第二條對他們有好處,第三條的好處並不大,甚至有些壞處。

他們想的就是把東廠、西廠、錦衣衛全部搞掉,現在居然還要保留一個錦衣衛,那就讓他們總感覺自己的事情會在日後某一日暴露。

“錦衣衛一事,可以再商談一下……”

一名都察院的僉都禦史起身作揖一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茲事體大,是應該商談一下……”

“確實,但今夜太晚,不如明日再詳談?”

“善……”

群臣看得出成德和他們不一樣,因此準備借口離開,然後私下交流。

成德自然看得出他們的把戲,但對於成德來說,他眼下並不著急。

他在等人,等兩個能支持他的人。

“既然如此,便先散去吧。”

成德知道與這群蟲豸談不出什麼東西,因此一揮衣袖便讓他們先行離開。

“我等告退……”

見成德開口,他們也爭先恐後的走出了小院,最後隻留下了成德一人在家中。

過了一刻鐘,照顧成德起居的小廝走進了小院內。

他看了看會廳,發現議事結束後,便上前走進會廳內,想要給成德的茶杯添水。

不過成德卻抬手攔住了他,並有些疲憊道:“有些饑餓了,弄碗麵來吃吧。”

“是……”聞言的小廝連忙添水,隨後放下水壺,向著廚房忙活去了。

他忙活的時候,遠在數千裡外的朱由校已經接到了來自京城的消息。


最新小说: 鄉村命師 快穿之攻略男主 抗戰:開局百萬噸物資,首長麻了 不孕和離後,公主開始廣納後宮 你對死靈法師有意見? 痕語者 公路求生:一輛三輪車帶飛全家 重生70,從給妻女煮碗白粥開始 開局自然係震震,海軍終成巔峰! 向南蘇春曉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