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_家兄朱由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兄朱由校 >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1 / 2)

“搭把手!這裡還有人活著!”

“救命!”

清晨、宛若廢墟的京城之中,此刻正聚集著百萬參與救災的軍民。

經過調查,此次地震發自燕山地震帶,地震波及範圍西至陝西、河西,北到遼東,南及南直隸等十省。

為了救災,大明調動北方六十萬軍隊、兵馬司和衙役,以及近三百萬民夫,花費甚多。

從九月初一到九月末,被救出的百姓多達六十餘萬,死者十餘萬,傷者百萬之多。

九月初十,戶、工二部議定了對無力修葺倒塌房屋和無法棺殮死亡人口的給銀數目。

對倒塌房屋,朝廷出銀修建,對因為地震而死,並且尚有活口的人家,朝廷給予每人十兩的災後補償。

不過奏疏上奏後,皇帝朱慈燃以為數目尚少,因此將每人十兩提升到每人三十兩。

同時,他對於因戍邊在外的士兵家屬及其住房的被災情況尤為關切。

九月十二日,皇帝朱慈燃諭戶部,著其對家中有參軍入伍而受災家庭發放二十兩安撫銀。

九月十五日,皇帝朱慈燃又派太子朱和垠率百官告祭天壇。

九月十八日,餘震不止,皇帝朱慈燃親率諸王、文武官員到天壇祈禱。

九月二十,皇帝朱慈燃下旨,此次受災諸省稅賦蠲免一年。

似乎是種種效果起到了作用,原本餘震不斷的地震開始消停,大明也可以全身心投入災後重建的事宜。

十月初一,大明發行五千萬兩的賑災國債,地方百姓和諸藩紛紛伸以援手。

早在地震消息傳出後,臨近大明且有鐵路的印度廝當諸藩和齊國便紛紛派遣世子前往南京等候召喚。

因此,在國債發行之初,諸世子便紛紛認購國債。

其中,齊國一國認購一千五百萬兩,印度廝當諸藩合計認購五百萬兩,昆侖諸藩認購四百萬兩,永國和定國認購五十萬兩。

除此之外,朝鮮、暹羅、南掌等藩屬國也合計認購了三百萬兩。

僅諸藩出手,五千萬兩國債便被認購兩千七百五十萬兩,而未曾遭遇地震的各省百姓也緊跟其後,將剩餘國債認購。

對於北直隸的災後重建工作,大明從乾聖九年九月持續到了乾聖十年五月,以工代賑的方式解決了大部分家庭的生計問題。

六月十五日,因為大明地震而導致的糧食問題在十個月後出現,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馬德裡、裡本斯等城市的糧食價格不斷走高,直到十月才慢慢回落。

七月初一,雲南布政使郭壯圖上疏,希望免除雲南境內遭遇旱情的幾個府縣賦稅,皇帝批準。

八月十五,法國財政大臣再度建議路易十四限製海外糧食的湧入,路易十四再度拒絕,因為他正在謀劃更大的一場戰爭。

與此同時,荷蘭執政的威廉三世也外交上積極地合縱連橫,醞釀打擊法國路易十四的霸權。

九月、神聖羅馬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爆發戰爭,路易十四看到機會,決定借此時機在德意誌地區擴張法國的影響力。

十月,法軍的入侵逼使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王國、瑞典王國、巴伐利亞王國,薩克森王國和巴拉丁王國結成同盟,希望能阻止法國在德意誌地區的擴張。

臘月,麓川西北山區的土民再度爆發叛亂,麓川總兵木铖率兵鎮壓,斬首三萬,皇帝賜麗江伯爵。

乾聖十一年正月,已經七十歲高齡的齊王朱由檢臥病在床,但經過診治後痊愈。

二月十二,皇帝朱慈燃命太子朱和垠攜太孫朱怡鉉前往齊國,另賜齊王珍寶三十箱,野山參五百支。

二月十五,齊國戶部侍郎夏完淳上疏,言“本國去歲年末有民五千萬,耕地六億畝,天下康樂。”

三月二十日,皇太子朱和垠與太孫朱怡鉉抵達西京城,二人攜護衛入齊王宮,以後輩身份偈拜齊王朱由檢。

四月初一,朔方侯曹變蛟卒於府上,享年七十八歲。

四月初二,米脂伯李自成卒於府上,享年七十六歲。

四月初三,皇太子朱和垠將此事上奏皇帝。

四月十八日,上午辰時二刻三分,京師再次大震,其聲如雷,震垮民居百餘處,死傷三十餘人。

四月二十九日,自下午酉時起,京師連震四次,房屋搖動,官民再次撤夜露宿,直至五月十八日,餘震尚未寧息。

五月二十日,皇帝朱慈燃得知曹變蛟、李自成去世的消息,追封曹變蛟為曹國公,李自成為延安侯,二人子嗣襲爵不降。

六月,定國、永國、瑞國聯合蒙古國額哲,儘起聯軍九萬,向奧斯曼發起夾擊。

由於此刻奧斯曼主力皆在西線,因此東線節節敗退,高加索南部地區、阿拉伯半島、埃及部分地區相繼丟失。

九月初十,聯軍停止進軍,與奧斯曼簽訂《德蘭黑和約》,承認聯軍對被奪土地的主權。

九月二十日,蒙古國與定國達成協議,將第聶伯河地區割讓給定國,蒙古國獲得高加索南部地區。

十月,齊國西京大學地質學士徐望古抵達南京,於南京大學開辦地質學。

冬月初五,內閣首輔金鉉卒於任上,享年七十二歲,帝下旨輟朝三日,並追封其為宋國公,諡號文正。

其長子,齊國金山知府金岑襲永平侯。

初六,皇帝命人描繪金鉉畫像,位天閣世祖武皇帝左向第十位,僅此帝師孫承宗之後。

初七,次輔顏胤紹升任首輔,孫可望升任次輔,都察院右僉都禦史閻應元入閣,刑部侍郎王掞繼任。

乾聖十二年正月,諸多閣臣上疏致仕,皇帝一一準許,並從六部尚書之中選拔能臣入閣。

二月,《大明報》刊登了新任閣臣和六部班子的名單:

【內閣首輔顏胤紹,內閣次輔孫可望、武英殿閣臣李定國、文華殿閣臣閻應元、華蓋殿閣臣於成龍、謹身殿閣臣陳廷敬、文淵閣閣臣郭壯圖。】

【戶部尚書王宕、吏部尚書郭琇、禮部尚書顧炎武、刑部尚書李光地、兵部尚書姚啟聖、工部尚書靳輔】

三月初二,都察院都禦史堵胤錫病卒,享年八十二歲,諡號“文成”,配享天閣第七層左向第七位,其子堵授之蔭光化伯。

皇帝的做法讓許多人大概知道了他為自己留的位置。

天閣第七閣,也就是在皇帝看來,他的功績是僅次於太祖、成祖、世祖、憲宗的。

可以說,皇帝算是比較謙虛了,畢竟就憲宗的功績來看,那是拍馬也追不上他的,但他卻並沒有把憲宗挪到第七層,而是自己屈居第七。

三月初五,禮部尚書顧炎武卒於府上,諡號“文忠”,侍郎張英繼任尚書。

四月初五,昆侖諸藩的奴變經過屢次鎮壓和圍剿,最終平定。

據昆侖監察使司的官員所記載,這場叛亂中被擊斃的叛軍數量高達百萬,戰爭嚴重破壞了昆侖諸藩的內陸經濟,僅沿海幸免於難。

這次的奴變之後,昆侖八藩國內的奴隸數量驟減至不足三百萬。

同時,由於西班牙、荷蘭、葡萄牙三國在北昆侖開發殖民地需要大量奴隸,因此奴隸價格走高。

奴隸數量的下降讓諸藩,因此不得不出高價雇傭購買捕奴隊抓捕的奴隸。

奴變前,一個昆侖奴的價格僅為一兩銀子,而奴變後則是提高到了五兩銀子。

此時,大明一戶普通百姓的年收入不過三十兩,齊國四十二兩,印度廝當諸藩約二十兩,昆侖諸藩為十五兩。

奴隸價格的高昂讓諸藩為之惱怒,但很快就有人想出了辦法。

六月,益國以五十萬兩的價格售出了十萬昆侖奴,隨後組織軍隊向內陸挺進。

事實證明,隻要戰爭能夠讓一個國家得利,那整個國家都不會產生厭戰情緒。

僅僅三個月的時間,益王朱怡鎬率領不足兩萬的王軍抓捕了十六萬昆侖奴,並將其販賣給了缺乏勞動力的西班牙三國。

這次的出征,讓其收獲了八十萬兩銀子的貨物,而朱怡鎬轉頭將貨物賣給了奧斯曼帝國,隨後獲利百萬之巨。

對於這筆銀子,朱怡鎬並沒有用來享福,而是上疏皇帝朱慈燃,言益國之民至今未曾突破百萬,請皇帝寬鬆移民政策。

不得不說,朱怡鎬挑到了一個好機會。

常年的監國生涯和執政生涯讓皇帝朱慈燃的身體每況日下,而此時的朝政都由監國太子朱和垠處理。

因此,在收到奏疏的同時,考慮到國內地震之後的災後情況,朱和垠果斷寬鬆了移民政策。

在鬆江府苦苦等待的益國長史蕭斂得知消息,當即向遷移司寫下了“請移民十萬”的文牘,並很快得到了批準。

等消息傳回國內的時候,益王朱怡鎬自己都不敢置信,因此來不及休息,當即帶領軍隊繼續深入內陸。

遷移司的消息瞞不住,僅一個月後,諸藩便知道了大明寬鬆移民政策的事情,因此紛紛販賣本國的昆侖奴,並派大軍深入內陸。

畢竟相比較昆侖奴,他們更想要的是擁有各種技能的漢家移民。

眼下已經是乾聖十二年,大明已經全民義務教育接近五十年,國內的百姓少說也是中學畢業的程度。

相比較之下,諸藩國內許多百姓才僅僅是小學水平,因此這樣的高質量移民自然不會被諸藩所放過。

大明寬鬆移民的政策消息一傳開,不僅僅是昆侖諸藩打了雞血,便是隔壁的印度廝當諸藩也鉚足了勁。

許多不是生產,在街頭巷尾乞討的土民被他們抓捕,直接賣往了北昆侖。

之後,或許是覺得這樣來的太慢,周王朱倫奎聯合北方七藩,向莫臥兒發起攻勢。


最新小说: 我在萬人迷劇本中給對家係統打工 足球:帝王征途 班花談不上,那我就和校花談戀愛 我都屠儘諸神了,囂張一點怎麼了 光幕盤點:萬界一起來追番 粉毛蘿莉成黑道,詭異能有幾個師 無限轉職:一拳打爆諸天神明 釣魚佬:釣魚爆倍率,尋千斤巨物 黑夜啟辰 惡女勾勾手,男主全變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