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
“砰砰砰——”
永昌二年,在大明宗藩體係諸國幾乎承平治世的時候,歐洲卻打的不可開交。
歐洲的戰爭,從乾聖十七年開始就沒有一刻消停。
乾聖十八年,歐洲各國對路易十四入侵神聖羅馬帝國的舉動大為震驚。
由於深怕法國下一個目標會是自己,因此各國很快便站隊擁有西班牙和神聖羅馬這兩個國家的哈布斯堡王室的一方。
隻是三國的戰爭態勢並不如東方戰場一樣酣暢淋漓,而是以漫長的圍攻為主。
因此,直到乾聖十九年三月,三國在戰場上的局勢都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
這樣的僵持,直到同年四月神聖羅馬帝國的利奧波德一世和荷蘭締結了《維也納條約》而被打破。
荷蘭加入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陣營,並宣明要共同對抗“太陽王”路易十四對歐洲的擴張,號召大明與齊國督促法國,恢複天啟三十五年(1655)的《維也納和約》。
然而,等消息傳到大明的時候已經是十月了,此時的大明正在忙著朱慈燃的葬禮,以及朱和垠即位的一係列事情,因此沒空理會。
在其後一年半的時間裡,葡萄牙、丹麥兩國也相繼加入陣營,由此組成了反法大同盟。
大同盟的結成,以及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頑強讓法國速戰取勝的計劃遇到阻礙。
法國在沒有持久作戰準備的情況下,將這場戰爭整整打了五年,而這其中,丹麥的加入讓法國的處境雪上加霜。
讓路易十四慶幸的是,由於英國內戰打成了持久戰,因此英國不能站在海峽對岸渾水摸魚。
不然以他對英國佬的了解,那群家夥絕對不會放過這樣的一個趁火打劫的機會。
可以說,英國這個攪屎棍的內亂,讓這場戰爭的烈度加強了一些,因為法國不用擔心被英國從海上背刺。
因此,原本以持久戰為主,以圍攻較多的大同盟戰爭徹底發生了改變。
由於法軍名將杜倫尼和大孔代已經一死一隱,因此這次戰爭中法**隊的統帥是盧森堡公爵和卡提尼特元帥。
他們是優秀的軍人,但卻不是一流的將領。
他們率領大軍強行攻城,穿插到敵軍身後進行野戰。
麵對多國夾擊,他們選擇了最簡單直接也是最耗費錢財的打法。
從乾聖十九年冬月開始,他們在後方練兵十萬,並讓路易十四向齊國采購了足夠裝備十萬軍隊的武器裝備,試圖以數量來突破多國夾擊。
這些人的裝備花費了同年法國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而齊國也將法國采購軍火的消息通過各國的本國商人散播出去。
得知消息的各國紛紛向齊國下單采購武器,同時在後方練兵。
就這樣,僅在幾個月的時間內,齊國就收到了價值七百二十三萬兩銀子的武器訂單。
永昌元年二月,為了打擊荷蘭、英國共同執政者的威廉,路易十四毅然決然派出了海軍和五萬軍隊去英格蘭幫助英王詹姆士二世複位。
四月,英國和荷蘭海軍與法軍在比奇角海域遭遇,雙方爆發海戰,齊國木質商船將足夠裝備兩萬人的軍火送抵敦刻爾克。
幾天後,英荷聯合艦隊被法國艦隊擊敗,法**隊五萬軍隊勢如破竹的登陸多弗爾港口。
同一天,路易十四派人給詹姆士二世送去信件,提出助其複位,但條件是複位後的詹姆士二世需要幫助法國牽製丹麥和荷蘭。
麵對這個誘惑,已經被威廉壓製到疲憊的詹姆士二世選擇毫不猶豫的答應。
五天後,英法的八萬聯軍以一南一北的態勢攻向倫敦,威廉則是固守本陣,在擊退了詹姆士率領的三萬王軍後迅速轉進南下。
四月二十日,威廉在倫敦外的郊區與五萬法軍遭遇,雙方交戰半個月後,威廉不幸戰敗。
五月十七日,他率領兩萬殘軍撤回倫敦,意圖依托倫敦防守,並等待國內援軍。
然而,現實並沒有給他機會。
五月十九日,法國巴黎大學的外籍學士歐陽皋向路易十四建議出兵荷蘭,並經過據理力爭說服了路易十四以及會議上的內務大臣。
六月初一,盧森堡公爵在路易十四的命令下,率領訓練了七個月的十萬新軍猛攻荷蘭,牽製五萬本土荷軍的同時,也成功讓原本還等待援軍的威廉不得不從英國戰場抽身而出。
六月十七,威廉帶著自己的妻子瑪麗和一萬六千殘軍退出英格蘭。
六月二十一,英王詹姆士重新回到了他闊彆多年的倫敦。
得知詹姆士成功複位,路易十四要求法軍將領維拉爾提醒詹姆士進攻荷蘭,然而卻被詹姆士二世以各種理由推脫。
七月初一,維拉爾發現詹姆士二世沒有履行承諾的意圖後,改口示意請支援五千英軍。
麵對這個突然降低的要求,詹姆士二世連忙答應,隨後調撥五千英軍與維拉爾撤出倫敦。
當維拉爾率領四萬六千多名英法聯軍抵達荷蘭戰場,盧森堡公爵立馬以他們為主,對荷蘭發起了猛攻。
在他們的攻勢下,威廉帶領的荷蘭軍隊在偶爾幾次與法軍進行的會戰中,屢次戰敗,幾乎就沒有打過勝仗。
不過威廉並沒有認輸和屈服,而是愈挫愈奮,為每一寸國土而戰鬥。
占據優勢的法軍似乎不日即將拿下荷蘭,然而糟糕的財政情況卻在關鍵時刻出現。
為了不影響戰爭,路易十四不得已向駐巴黎的大明銀行貸款一百萬明兩,向齊國采購了足夠多的罐頭、棉襖等軍需物資。
九月,齊國的二十艘木質帆船運載著第一批四百萬個罐頭抵達敦刻爾克,而這樣的罐頭還有上千萬,足夠支撐法軍拿下荷蘭。
這則消息讓身處岌岌可危的荷蘭陷入絕望,但天無絕人之路,神聖羅馬帝**隊突破東線防線,兩萬反法聯軍從烏得勒支進入荷蘭,與其一起保衛荷蘭。
同時,南方的西班牙攻入法國境內圖盧茲,法軍麵對幾乎整個歐洲的圍剿,唯一能支撐他繼續打下去的,就是來自齊國的武器支援。
九月二十七日,路易十四再度向大明銀行貸款二百萬兩,並向齊國采購了十萬支燧發槍,六百門六磅炮、二百門十二磅炮,以及八十萬斤成品硝。
不僅如此,路易十四希望齊國暫緩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的武器訂單。
對此,齊國駐巴黎主事周顯表示“前者可商議,後者不可談”。
十月初五,法軍奪回了圖盧茲,但與此同時英國的愛爾蘭發生叛亂,法軍之中幸存的四千多英軍被抽調回國平叛。
十月十七日,大明軍備院學士梅文鼎出版《微分學詳解》,促進了微積分在物理學和力學上的應用及研究。
冬月十一,出生於聖彼得堡的沙皇彼得一世給瑞典國王阿爾文送去了一份信。
彼得用東方“唇亡齒寒”的諺語向瑞典表達了沙俄對瑞典的重要性,並闡述了“如果羅曼若夫消失,那瑞典將與蒙古、定國接壤,日後必然會爆發戰爭”。
冬月二十,瑞典和沙俄這兩個仇恨了數個時代的國家結盟,一個月後挪威加入同盟,史稱“北方同盟”。
永昌二年三月初二,大明五軍都督府對北方同盟做出評估,合計人口九百七十萬,軍隊數量三十二萬,以定國和蒙古國的實力足以應對。
四月,英軍鎮壓愛爾蘭叛亂,但不久之後蘇格蘭爆發叛亂,英國陷入內亂,軍隊四處救火。
同月,法軍與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在凡爾登爆發凡爾登戰役,雙方陣營投入二十四萬軍隊,最終法軍守住了該地。
五月初七,齊國東海(加勒比海)地區爆發的地震引發大海嘯,海嘯幾乎席卷了東海沿岸。
這場海嘯將齊國十大港口之一的東海港(皇家港)吞沒,衛丘府東海縣三分之二的麵積沉入東海,殘存陸地上的建築物也被海浪衝得無影無蹤。
災難過後,齊王朱慈烺著海軍參與救災。
七月,經過災後統計,東海縣死亡人數七千六百三十七人,失蹤四萬五千四百二十七人。
八月初二,戶部奉旨對死亡、失蹤百姓幸存的家人發放五十兩撫恤銀。
誰都能看出,在這種災難裡,失蹤和死亡其實已經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