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鐺…鐺……”
永昌十九年十月二十四日,永昌皇帝朱和垠下旨,命在京內外寺廟道觀擊鐘萬杵,輟朝三日為齊王烺送行。
齊王朱慈烺,作為齊國的第二任齊王,他在任期間延續了自家父親齊文王對科技的研究,對大明和諸藩的團結政策。
在他執政下的齊國明明擁有強大的國力,但是卻從不持武而驕。
他對內多次蠲免齊國賦稅,對外積極幫助諸藩,是以他薨逝的消息傳播開來後,內外諸藩皆為其擊鐘萬杵,前往西京吊唁的藩王世子不下百計。
冬月初一,大明為這位齊王上諡號“襄”,是為齊襄王,同時冊封齊王世子朱和埨為第三任齊王。
冬月初二,皇帝下旨,令太孫朱伯海,禮部尚書張廷玉前往西京城吊唁齊襄王。
永昌二十年正月初一,皇帝下旨全軍更換乾聖式步槍,至此揭開了大明隱藏的後手。
乾聖式步槍,這是乾聖十七年軍備院步槍局研究出的步槍,相比較天啟式步槍,乾聖式步槍所采用的管狀彈倉位於槍管下方,長彈簧向後供彈,能裝八發槍彈。
由於彈倉藏在前托內,因此在外形上乾聖式步槍與永昌式步槍差異不大。
該槍空槍重六斤,全槍長四尺,槍管長兩尺四寸,膛線四條右旋,槍口初速每秒三百步,有效射程一裡,最大射程三裡,彈倉容量八發。
相比較天啟式步槍隻能打一發裝彈一發的簡陋手段,一次性裝入八發,拉動八次槍栓射擊八次的乾聖式步槍展現了碾壓式的火力。
據事後五軍都督府的士兵訓練來看,使用該步槍的士兵,最快能在一分鐘內射擊五十二次。
乾聖式步槍的出現,似乎變相告訴了諸藩,為什麼永昌皇帝會那麼輕鬆的批準內藩步槍貿易。
從乾聖式步槍的名字可以看出,大明隱藏的火器還有很多。
二月至十月,大明先後向諸藩二百餘國分彆貿易天啟式步槍。
該槍價格以每支二十兩銀子販賣,子彈則是一兩銀子一百枚。
僅八個月時間,大明便將現役及庫存的八十二萬餘支步槍出售,同時出售了兩億四千餘萬枚子彈。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明公布乾聖式步槍後,齊國居然沒有跟隨公布、換裝,反而是一直使用著天啟式步槍。
不過即便如此,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相信,齊國會在火器這方麵落後大明。
永昌二十年三月,大明在北直隸房山北部建設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型火電廠。
據工部事後的奏疏記錄,房山火電廠一共投資二十萬兩白銀建立,使用的是兩台二十五千瓦的交流發電機,每天能生產一千二百度電。
在這座火電廠建設的期間,工部在京城紫禁城及六部、五軍都督府、六科等衙門安裝了兩千四百多個吊燈,並做了防火手段。
七月,房山火電廠投入發電,自此電燈第一次出現在了軍備院以外人的視野中。
永昌皇帝對此很高興,並要求軍備院繼續研製高頻率的發電機,以此讓京城乃至天下的百姓都能在夜間看到電燈。
相比較大明軍備院的著急,齊國並沒有著急將電力用於權貴和官員們的生活中,而是集中電力來應對科學院的電力係統。
九月,齊國長史張萬祺上疏,稱齊國識字率已經達到九成五,建議將大學加入義務教育體係,齊王朱和埨聞言朱批同意。
臘月,由於房山發電廠發電設備常有故障,導致宮中電燈時亮時不亮,這讓永昌皇帝大為不悅。
同月,永昌皇帝下旨擴建房山火電廠,以保障在京各處衙門能在夜間安心處理政務。
永昌二十一年三月,房山火電廠經過擴建,從兩台二十五千瓦交流發電機增加至十台,每天能供電六千度。
同時,工部在京城各處衙門增設電線與兩千六百個吊燈,官學司對天下各個學校增設每周一節的“電力安全課”,以此減少日後百姓用電的安全問題。
電燈在京城各處衙門普及後,許多百姓也能在路過時見到這種比油燈更亮,並且沒有味道的“無味油燈”。
許多人好奇之餘,官學司和《大明報》也分彆配合解釋,天下許多百姓大致了解了“電”是什麼。
四月,齊國也將“電力”增加進入物理教材中。
七月,定王朱慈炅薨逝宮中,永昌皇帝為其輟朝三日,同時為其諡號“穆”,是為定穆王。
十月,當三個月的國喪結束,繼任定王的朱和壘咽不下此前被北方同盟擊敗的怨氣,決定再度興兵討伐沙俄。
此時的定國有人口三百四十餘萬,軍隊六萬餘人,並且由於其中有三千人裝備了天啟式步槍,因此朱和壘心高氣傲,並不把北方同盟放在眼裡。
不過,朱和壘也清楚冬季不適合出兵,因此他將三月初一作為出兵時間。
他的做法,讓北方同盟得到了修築工事的時間。
北方同盟在瓦爾代、聖彼得堡等地修建了大量的工事,基本都是效仿定軍的工事手段。
冬月,昆侖洲的唐國在全軍訓練半年後決定聯合昆侖諸藩圍剿內地的土著。
昆侖八藩聯合後來立國的陳藩組成平叛軍,合計九營兵馬。
他們從各國、各個不同的方向深入內陸,從冬月一直戰鬥到來年三月,直到後方無法供應補給後才撤退。
據陳國官員記載,僅陳國便在此戰中俘獲六萬多名奴隸,並利用他們在陳國平原(尼羅河三角洲)修建了大量利於農業的水渠。
永昌二十二年三月,定國聯合蒙古國向北方同盟發起進攻,定國出兵三萬,蒙古國出兵五萬,北方同盟出聯軍十七萬。
與此同時,大明福建省發生災荒,許多農民缺糧,當地富裕大戶,乘機屯積皇店售出的便宜米糧,不顧百姓死活,企圖獲取暴利。
泉州府永春、德化兩縣聯界地方百姓,忍無可忍,發動起義,反對富戶屯糧。
事情爆發後,軍隊一時間不敢有所行動,而身處隔壁廣東的田文鏡當即乘坐火車前往泉州府。
他乘車來到泉州府,說服當地百姓停止起義,同時承諾將泉州知府查辦,嚴懲城中富戶。
他與百姓約法三章,隨後率領保安營的三千兵馬捉拿泉州知府,並將泉州府各縣官吏全部緝拿,同時將囤積皇店糧食的富戶關入大牢,查抄他們的家產後,將他們囤積的糧食用於賑災。
如此過了一周時間,泉州饑民在田文鏡承諾賑災的背景下各自散去。
三月二十七日,田文鏡上疏蠲免福建一省賦稅,同時調廣東、江西兩地糧食賑濟災民。
奏疏通過電報送抵京城,永昌皇帝這才知道在自己眼皮底下居然出現了這樣的事情,當即讓田文鏡對福建全省官員嚴查嚴辦。
四月,田文鏡在福建當地巡撫,對於及時開倉賑災的官員褒獎升官,對於與富戶狼狽為奸的官員儘數緝拿,對於犯事嚴重的官員處以極刑。
五月,福建災情消退,田文鏡調廣東、江西一千四百餘萬石糧食賑災,福建百姓自發為田文鏡立祠,並稱其為“田公”。
也不知道泉下有知的朱由檢在知道這位曆史上“隱匿水災不報”的人如今居然如此鐵麵無私時,會不會頗有感慨。
六月,齊國科學院的學士羅夏提出了進氣、壓縮、作功、排氣等容燃燒的四衝程內燃機工作循環方式。
八月,陳國的幾名中學生在陳江(尼羅河)上遊玩鬨時發現一個洞窟,洞窟之中存放著許多青銅器,他們迅速將此事進行上報。
事情上報後,陳**隊控製了洞窟,並等來了當地中學的幾名教習進行考古。
經過考古,這些青銅器被定為西周早期青銅器,教習們猜測現在的陳國或許就是周朝時期的西王母國。
十月,齊國的三百多名電力學士與大明的五百多名電力學士在瀛洲北州府的交流所進行近兩年的電力研究交流,並共同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聯合實驗。
永昌二十三年三月,曆經一年的鏖戰,定國成功攻陷諾夫哥羅德州,百餘萬沙俄居民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