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沈默的抱負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真正成熟的人,是不會力求完美的,因為這世上有許多缺陷是無法彌補的。隻有結合實際情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才是真正做事的態度。
比如說兩人明明知道,倭/寇的特長在於陸戰肉搏,在海戰中的技術反而低劣。因為這個年代的海上戰無他術,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而已,個人勇武的作用,已經被限製到了最低。
若是可以將陸軍的軍費撥出一半用於建設海軍,便可建立起一支退可以守衛海疆,進可以直搗倭/寇巢穴的無敵水師,到那時倭/寇不過是土雞瓦狗,插標賣首者爾!
戚繼光對這條尤為狂熱,他仿佛看到自己帶領著強大的水師,將侵略者統統趕出去,他覺著如果能有那麼一天,這輩子就算沒有白活。
所以當沈默要將這條從牆上揭下來時,他按住了那張紙,用近乎哀求的語氣道:“能不能再想想,說不定下一個閃念,就能找到實現的辦法呢。”
沈默看看他,用一種近乎殘酷的語氣道:“如果這條不去掉,我敢打包票,我們的整篇計劃都會被張部堂棄之如敝履。”
“為什麼?”戚繼光緊緊盯著他,仿佛一個被搶了玩具的小孩。
“朱紈曾經提出過發展海軍。”沈默輕聲道:“他的遭遇就是前車之鑒。”
“也許他沒有找對方法呢,總不能因為一個人噎死了,大家就都不吃飯吧?”戚繼光可不是那麼好說服的人。
沈默拍拍他的肩膀,輕聲道:“來,坐下聽我說。”
戚繼光順從的坐下,但麵上倔強依然。
沈默沒有一上來就開口,他的目光落在這間屋裡掛著戚繼光的一副自提聯:‘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沈默自問沒有那麼高的境界,但是他也不願做個一心往上鑽營,隻知道趨利避害的蠹蟲。那樣就算官居一品、封妻蔭子,也不過是大明眾多庸碌官員中的一員,怎麼對得起上天賜予的二次生命?
那將個人的奮鬥與為國家醫病統一起來吧!這便是沈默的抱負——也是他今生第一次樹立起了人生信念。所以這一趟前線之旅,對他來說絕對不是為了應付皇命那麼簡單,更重要的目的是——通過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為這個老大帝國把一把脈,看看病到底出來哪裡,到底還有沒有救。若是還有救,又該怎麼去救?
屋裡很靜,戚繼光一直沒有說話,直到沈默自己回過神來。
整理一下思路,沈默輕聲道:“古人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可見軍事自古就是國家的根本之事。所以任何一個軍事問題,都必須放進政治的環境中去考慮。政治環境允許你做的,那就可以去做,不允許你做的,就一定不要去做,否則……”
“不要老拿朱大人做比喻了,讓他老人安息吧。”說完戚繼光自己先笑了,沈默也跟著一起笑起來,笑完了,氣氛也就恢複如常了。
沈默便繼續道:“既然你對這一點沒有異議,我們就可以討論現在為什麼不能發展海軍了。因為其所牽涉的問題和將要引起的後果,已經超出軍備問題而及於政治。”
“其實我大明不是沒有水軍,隻是規模太小,船也太差,根本不敢與倭/寇對峙。”這不是跟徐渭在那書生論道,一切似是而非的東西都可以胡扯。這是在跟一個將軍討論很嚴肅的命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好在沈默已經有了調查,所以他理直氣壯道:“如果想要達到禦敵於國門之外,最少需要大船二百艘,小船四百艘,水軍五萬人……你想過沒有,需要多少船廠,多少碼頭,多少人力為其服務?一年又要花多少銀子呢?”
“最少也得五萬人吧。”戚繼光輕聲道:“就算民夫可以征用,但僅官兵薪俸,也得至少一百萬兩……再加上造船和出海作戰的花費,那就得再有一百萬了。”說著自己也覺著這個數字有些扯淡,便補救道:“但是這十萬人可以從陸軍中轉移過去,不就不會產生新的軍費開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