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唱罷嚴冬,春叢認取雙棲蝶。
天上明月高懸,星空燦爛,看時辰已經是下半夜了,但屋裡的卻談興正濃,毫無停歇之意。
待徐渭說完,胡宗憲苦笑道:“都不是那麼好辦的。”
徐渭翻下眼皮道:“要是那麼好辦,倭/寇能猖狂到今天嗎?”
沈默笑道:“其實文長兄這三策都是勢在必行的,從短期看,我們自己的軍隊還不堪大用,所以必須留下狼土兵,應付眼下的倭情;從長期看,要想徹底消滅倭/寇,最終還是要反攻到海島上去,搗毀賊巢穴,要做到這一點,沒有一支過硬的水軍是萬萬不能的。”頓一頓,他緊緊盯著胡宗憲道:“但最根本的,還是要全力練好我們自己的新軍,不說來之能戰、戰之能勝,至少也要贏下該贏的仗!”
胡宗憲忍不住哂笑道:“浙江兵要是能練出來,倭/寇早被趕到大海裡去了。”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豈無材勇!都是保家衛國,總有熱血男兒。”麵對他的質疑,沈默一字一句道:“如果能選用善於練兵的大將,把浙兵操練的足堪禦敵,一來再也不用為兵源發愁,二來也可省客兵歲費數倍矣。”
胡宗憲動容了,沉吟片刻之後,終於點頭讚許道:“說的不錯,生絲隻有練熟了,才能織成五彩雲錦,以往我們光征兵而不練兵,即使鄉勇們再想報國,也沒法形成戰鬥力。”接著卻又蹙眉道:“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遍觀抗倭諸將,除了正操練水軍的俞大猷之外,卻又去哪裡尋找這等人才?”
沈默端起酒碗,頗有些羽扇綸巾的意味道:“在下可推薦一人,足以勝任此等重任。”
胡宗憲登時歡喜道:“何方神聖,快快講來?”
“此人乃將門之後,文武雙全,膽識超凡,又有滿腹韜略,”沈默淡淡一笑道:“且正在中丞麾下任職。”
胡宗憲愕然道:“我麾下競有此等明珠蒙塵?”說著朝沈默拱手道:“我的拙言老弟,你就彆賣關子了,快說他是誰吧。”
“戚繼光。”沈默輕聲道。
“戚繼光?”胡宗憲有些迷糊,想了一會才道:“便是那位寧邵台參將?”在去歲的連番大戰中,戚將軍沒撈著露臉,是以胡巡撫對他印象不深。
“正是此人。”沈默趕緊為其加深印象道:“此人雖然年紀不大,但相當的老練沉穩,決不會辱沒使命,誤了中丞的大事。”見胡宗憲還在沉吟,他又灑然一笑道:“如若擔心,中丞不妨親自考察一番嘛。”
胡宗憲這才點頭道:“拙言少年老成,做事沉穩。既然如此大力舉薦定不會錯,本館自當將其作為首選就是。”意思是,我還得見見他再說。
把這件事敲定之後,三人又談了留下狼土兵之事,這個胡宗憲也愛莫能助了,因為自從設立東南總督之後,浙江巡撫的地位便尷尬起來……原本權限之內的事情,現在卻得請示總督才能辦,尤其是軍務上的事情,更是由總督一言決斷,所以如果周珫不答應,胡宗憲也沒有辦法。
至於水軍一事,更是由周總督全權負責,旁人根本插不上話。所以胡宗憲麵帶慚愧道:“文長兄的三策之中,卻隻有一條是我可以做主的。”
“這就很好了。”沈默笑道:“隻要方向正確,總能走到終點的。”
“隻要方向正確,總能走到終點?”輕聲重複一遍沈默的話,胡宗憲由衷地道:“拙言說的是至理啊。”說著朝兩人拱手道:“今日宗憲來時,仍然是稀裡糊塗,與二位一番深談,卻是撥雲見日,信心十足了。”
他略一沉吟,又道:“不過今日所議之事極為隱密,稍有泄露,必前功儘棄,還可能招來殺身之禍,請二位務必保守秘密,誰也不要告訴。”
兩人都知道,他這是起了奇貨可居之心,想再去唬彆人呢。但這也是題中應有之意,便不放在心上,一齊笑道:“那是當然。”
胡宗憲又道:“那麼離間倭/寇一事,就麻煩拙言兄弟了,需要什麼隻管開口就是,本官一定全力支持。”
沈默知道,若是出了岔子,大家都跑不了,所以胡宗憲能不計較個人得失,毅然答應這個提議,這就已經殊為難得了。
他便點頭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