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君子以同道為朋
隻聽徐渭朗聲念道:
“維大明國浙江紹興府徐渭、吳兌、孫鑨、諸大綬、孫鋌、陶大臨、沈默等,是日沐手焚香請旨。伏為桃園義重,眾心仰慕而敢效其風;管鮑情深,各姓追維而欲同其誌。昔關張結義,為救漢室;管鮑交厚,為匡天下。而今大明王朝,風雨飄搖,內有奸黨橫行,外有俺答倭/寇,生靈塗炭,百姓困頓。”
“我等書生憂國如焚,恨不能肝腦塗地,還大明朗朗乾坤。苦恨無關張蓋世之勇,無管鮑興天下之智。方今之計,唯有以吾等之合力,勝關張之勇毅;以吾等之齊心,勝管鮑之明智。”
“是以涓今嘉靖三十四年八月初六,營備豬羊牲禮,鸞馭金資,瑞叩齋壇,虔誠請禱,拜投昊天金闕玉皇上帝,五方值日功曹,本縣城隍社令,過往一切神祗,仗此真香,普同鑒察。伏念渭等身雖賤鄙,心卻忠誠,結此‘複興之社’,期盟言之永固——”
眾人便一起沉聲道:“齊心戮力,興我大明,濟世救民,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眾處罰。”
待眾人念完,徐渭繼續道:“我等謹記富貴常念貧窮,歡樂常念悲苦,興盛常念衰亡。超脫個人榮辱,始終不忘今日之誌,造我華夏開來盛世。”
伏願自盟以後,相親相愛,安樂與共,顛沛相扶,苦難相助。更祈大明國泰民安,戶戶慶無疆之福。凡在時中,全叨覆庇。大明嘉靖三十四年八月初六日文疏。”
念完便將那文書燒掉,算是送給滿天神佛審批去了。
眾人又一一少了報上姓名,學那古人歃血為盟……刺破指尖,滴在酒壇中,分作七碗血酒,飲下之後。依次又在神前交拜了八拜。然後送神,焚化錢紙,收下福禮去。
不一時,那主持又開一桌上好素席,七人按長幼分坐。開席之前,徐渭道:“有道是鳥無頭不飛,蛇無頭不行,咱們須得推舉出個會首來,對外也好代表咱們複興社。”
眾人笑道:“長兄便推舉出一個。”
徐渭笑道:“我毛遂自薦……大家肯定不乾。”眾人便哄笑起來,聽他繼續道:“其實沒什麼好選的,拙言兄雖然年紀最幼,但見識高卓,沉穩大度,最適合當這個會首。且又是他的提議,更是當仁不讓。”
眾人紛紛點頭道:“不錯,彆無他選。”
沈默連忙謙遜,卻被大夥一起推到首位坐下,這才勉強道:“承蒙諸位錯愛,沈默隻有戰戰兢兢,儘心儘力,如果做不好,不用你們換,我自己就拍pp下來。”
眾人哄笑道:“你要是做不好,那我們複興社就解散得了,所以千萬得做好。”
沈默笑罵道:“卻是賴上我了。”六人便舉杯向他敬酒,飲下之後,便算是確立了他的會首之位。
既然在位,沈默便不再客氣,沉聲道:“有遠大抱負容易,難的是實現抱負的道路,肯定崎嶇坎坷,艱難險阻,甚至還會有不小的風險……”
孫鋌麵色變了變,輕聲道:“咱們會不會被當成朋黨?”
沈默的目光掃過眾人,看徐渭、吳兌、孫鑨、諸大綬四人一臉的無所謂,陶虞臣和孫鋌則有些擔憂。他很清楚,那幾位‘一臉無所謂’的,心裡不一定無所謂,隻不過年紀大些,心裡藏得住事罷了。
必須要打消這層顧慮,沈默拿定主意,便沉聲道:“先不管彆人怎麼看,且問問你們自己,這個如何看待這個‘黨’字?”
“聖人說:‘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陶虞臣輕聲道:“又說‘小人黨而不群’,可見這個黨字,總不是什麼好詞。”
“錯了。”沈默堅定的搖搖頭道:“要我說,小人無黨,隻有君子才有黨。”
“這個說法新鮮……”眾人也沒有死板教條的,都耐心聽他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