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李默有了一次額外京察的機會,而且就在外察之前一個月!他顯然具備了,一鼓作氣,將嚴黨的內外黨羽同時重創的條件!
反觀嚴閣老,沒法在京察中對付李默,便失了先手,如果再把他在內察中的作用限製住,可一戰而定矣!
沈默數了數,三十四年臘月十八至三十五年正月十五,未及一月時間,李默便得年老,左通政莫朝宗等十人;有疾,戶部主事牟年等把人;罷軟,右春坊王教等八人;不謹,舍人劉鉺等二十八人;才力不及,吏部主事吳惺等三十人……八項罪過,共劾二百餘人,其中三分之一確實不堪,少數李默與徐階門下,其餘皆乃嚴黨。
雖然沒見過李默長什麼樣,但他分明看到李大人躊躇滿誌,磨刀霍霍向嚴黨的樣子……
而嚴黨這邊,因為皇帝‘恰巧’修煉去鳥,一時間竟然無法反擊,隻能把著指頭數日子,等二月外察開始,才能有所作為。
‘李默肯定要遏製嚴黨的反擊。’沈默默默道:‘所以他打算在趙文華身上做文章……’這時候趙文華已經返京,在水陸成功的光環加持下,儼然成了嚴黨第一乾將,據說嚴閣老也有借此東風推他入閣的意思。
有道是槍打出頭鳥,尤其是趙文華這種招搖惹人惡、貪汙不要臉的臭鳥。很自然的,李默便想到了浙江那未曾了結的案子,他要那本不大可能被燒掉的賬冊。他覺著隻要有了那東西,趙文華便死定了,嚴嵩也不得不認栽了。
所以可憐的沈拙言便進入李時言的視線,但沈默是皇帝要的人,在錦衣衛手裡,這對彆人來說,是不可觸及的。可對李默來說,並不是不能辦到的,因為他的貴門生,叫陸炳。
沈默甚至可以模擬出,李默是怎樣說服陸炳,站在自己這邊的……除了將上麵自己的那些分析,更透徹,更有說服力的講給陸炳外,還有個很誘人的前景,就是得到賬冊、打倒趙文華,大獲全勝之後,便可趁勢救出沈煉,絕對沒有問題。
沈默不知道,陸炳跟嚴氏父子還有什麼齟齬,但他最後顯然是答應站在老師這邊……當然以他的身份,不可能為李默搖旗呐喊,但除了精神上支持之外,還答應幫他取到賬本!
所以才有了自己這一番遭罪……雖然自己是沈煉的徒弟,但人家說了,俺是為了救沈煉啊,至於他徒弟麼,畢竟還遠著一層,為師父犧牲一下也是應該的麼。
這才有了沈默煉獄般的六日,可為什麼沒有第七日呢?提出這問題絕對不是沈默犯賤,因為用‘良心發現’或者‘無可奈何’來解釋對方的戛然而止,顯然是一廂情願的……
沈默也從朝堂的動向中,推斷出了較合理的解釋……事情的真相應該是,李默找到了更好、更致命的打擊點——是那封‘水陸成功、海晏河清’的奏疏,說起來也算趙侍郎倒黴,離開浙江的時候,倭/寇活動確實已經零星了,否則他就是再蠢,也不會上這道疏。
可誰知前腳一走,後麵便有倭/寇大舉回潮,不僅將泊浦、東川沙等舊巢重新占據,還深入到內地幾次掃蕩。因為前期戰事太順,軍民麻痹大意,以至於‘正月初十後,浙東西破軍殺將羽書遝至京都’,給了對方天大的口實……
根據錦衣衛偵知,兵科給事中夏栻與吏科給事中孫濬……這兩位也是趙文華的老對頭,當初趙文華請罷應天巡撫曹邦輔,就是他倆據理力爭,才保下了曹巡撫,這次二度出戰,自然是眾望所歸了。
可怕的是,錦衣衛連奏疏的內容都已經偵知了:‘自文華返京,東南官兵屢遭陷敗,可見其奏報不實,欺誕不忠,大負簡命!’很顯然,‘欺誕不忠、謊報軍情’的罪名,要比‘侵吞軍餉、貪汙受賄’更能刺激嘉靖帝的心肝兒!
這兩封類似的奏疏現正在二位科員的枕頭下,隻等著陛下出關,便立刻開炮了!
擱下手中的情報,沈默沉重的閉上眼睛,他要認真思考一下,在這場來勢洶洶的大潮中,該當如何自處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