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毫無保留的信任讓戚繼光十分感動,他私下問沈默:“大人為何如此相信我?”沈默看看他,笑道:“因為你是戚繼光。”這是實話,若是換了彆人在指揮,可能沈默也早就抓狂了,隻是對方既然是五百年才出一個的名將,那麼信任他似乎才是正確的選擇。
但在戚繼光看來,沈默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由暗暗感動,深深折服,對沈默來說,這倒是意外的收獲。
事實證明,名將之所以被稱為名將,就因為他們總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第二天中午時分,斥候稟報道:“有老百姓報信,說前方三十裡的雞籠山上,從昨天起便有倭寇出沒!”
“有多少人?”戚繼光問道。
“倭寇都進了林子,咱們也沒法探查。”斥候回稟道:“但是兩邊山道都有埋伏的痕跡。”
“地圖!”戚繼光低喝一聲。便有親兵展開最詳儘最準確的蘇州地圖。一下找到那座山,便端詳著附近的地勢,沉吟起來。
過一會兒,抬頭對沈默道:“大人,我們可能碰上敵軍主力了。”說著一點那雞籠山道:“既然敵人果真設伏,那就一定深知我們的底細。會派出足夠的兵力的蘇州的山都太矮太平,對伏擊的一方來說,優勢並不像山區那麼明顯,所以得用出動更多的兵力按照雙方之前的實力對比,他們至少派出四五千人。來完成這場殲滅戰。”頓一頓又道:“當然,也可能更多。”凍死笑貧友情手打
“元敬兄準備怎麼乾?”沈默輕聲問道。
“將計就計。”戚繼光指一下雞籠山附近的鳳凰山,沉聲道:“在這裡設伏,把他們引過來,打他們個反擊。”
“你不是說,地利作用不大嗎?”沈默微笑問道。
“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還是有一些心理作用的。”戚繼光看著手下,輕聲道:“我對他們還沒信心。這可是他們第一次真正廝殺,能爭取就爭取些有利條件吧。”
客場作戰的弊端,就是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當地老百姓給賣了埋伏在雞籠山上的倭寇,在徐海之弟徐洪的帶領下,已經潛伏了一天多,自認隱藏的很好,不可能被明軍發現。
他這次帶了三千久經戰陣的徐家嫡係,還有三千雜牌軍。作戰的時候,雜牌軍先衝上去,把對方衝散力量,然後嫡係再撿薄弱環節攻擊,最後當對方潰散,雜牌軍再跟著撿漏子,打落水狗,如此‘完美’的作戰方式,讓他根本不屑於打明軍的伏擊,之所以藏在那裡,不過是為免暴露,把其他明軍招來就不好了。
所以當他看到,一支明軍急匆匆的通過山道,望蘇州城方向奔去,根本沒有猶豫,便帶著手下殺了出去。
到漫山遍野的倭寇殺出。明軍的反應倒快,已經通過了的玩命往前跑,還沒通過的,掉頭往後跑,完全是‘大難來時各自飛’的架勢。
徐洪心裡更瞧不起明軍了,便催動部下追殺過去,好儘快結束戰鬥,回頭去蘇州城逍遙。凍死笑貧友情手打
想到那無儘繁華的蘇州城,徐洪便感覺渾身發熱,激動的大喊一聲道:“鴨子給給”聽到二爺富有**的指揮,手下們奔的更歡了,追著那些掉頭跑的逃兵,很快出了雞籠山,跑到近鄰的鳳凰山下。
戚繼光的部隊正藏在鳳凰山上峰嶺後,他自然不會像徐洪那麼托大。而是命手下每人持鬆枝一束,遠遠望去,儼如叢林一般,根本看不出端倪,避免了過早的暴露。
眼之間,倭寇過嶺將半,戚繼光當先引弓搭箭,射出一支響箭,放倒一個紅衣黃蓋的武士!這一聲尖利的響箭,也引得上峰嶺上火銃突發,當即打死了一片倭寇。
但這夥倭寇不愧是久經戰陣。經過最初的慌亂後,便急速往外退去——卻不是逃跑,而是整隊迎敵!
火銃齊射發出的白色煙霧尚未散去,上峰嶺上便傳出殺聲陣陣,那是戚繼光揮動令旗,催動部下衝往山下擊敵。
到明軍衝下來,倭寇並不驚慌,隻見他們擺成齊整的一列列,以三十人為一隊,其中有一手持折扇的隊長,以揮舞折扇為號,指揮著手持長短刀.日本弓的倭寇皮嚴陣以待。
在明軍中早就流傳一種說法,判斷碰到的倭寇是精銳還是雜牌。隻要看有沒有舞扇子便可。若無,便額手相慶,士氣大振,衝上去捏軟柿子;若有,便噤若寒蟬,士氣萎靡,若不是人數占絕對優勢,定然一逃而光,根本不敢與之敵對。凍死笑貧友情手打
因為那手持折扇之人,是一種陣型的指揮者——明軍將這種陣型。稱為蝴蝶陣!每每雙方交手。倭寇便結成這種陣勢,由隊長揮舞折扇指揮,整齊劃一的動作當對方稍一遲鈍時,他們就驟然倒轉刀鋒迎頭砍下。霎時一片刀光,上下四方儘白,不見其人,而對方已死傷累累。而且隨著扇子左右搖擺,倭寇還會跟著左右跳躍——其實就是走‘之’字型路線向對方逼近。如此變換卻讓明軍摸不著頭腦,隻看著一堵刀牆翻過來砍,便死傷一片,還沒回過神來。又從另一個方向,砍來一堵刀牆。
每每如此,一籌莫展,根本沒法抗衡,倒也不能全怪明軍草雞。
戰時隨扇揮舞,隊伍如蝶而飛行,所謂‘蝴蝶陣’者。
作為海寇中的精英,這些倭寇不僅會結陣,而且每個蝴蝶陣之間。相距不過半裡,有一總隊長吹海螺為號,指揮陣勢間相互協同作戰,明朝整隊而進的官兵,根本無法對付這樣精銳的奇襲部隊,所以成就了徐海‘無敵’的名聲。
然而再強大的陣勢,也有其破綻所在,經過一位天才的潛心研究,發現了蝴蝶陣的弱點所在,並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可以克製蝴蝶陣的陣勢,他稱其為‘秘戰法’
那位天才姓唐,名順之,號荊川。他將其寫進了自己的《武》書中,並把書傳給了他的師侄。他的師侄姓沈名默字拙言,又將書轉給了自己的部將,戚繼光。
而戚繼光看到書之後,認真鑽研數月,批判的繼承下來,改造出一種切合實際,攻守兼備的陣型,名曰‘鴛鴦陣’。但究竟效果如何?還得真刀真槍的比過!
勝。則從此不再恐懼倭寇,改寫五倍兵力都不是對手.幾千人被幾百人攆得到處跑的尷尬記錄;敗,則繼續尷尬.失敗下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