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眾人都坐下。崔老微笑著對沈默道:“今日喜聞在大人的英明領導下,我軍凱歌高奏,在城外痛擊蒙古黃台吉,而後一路追擊,大破敵營,斬殺繳獲無數。創數年未有之大捷!”說著看看那些同來的士仲道:“我們這些老家夥,雖然上不得陣,可與將士們的心是一樣的。聽說咱們打勝仗,我們是太高興啦,於是合計著備了點薄禮,冒昧來給大人和諸個將軍道賀了!還請大人不要嫌棄。”
一直跟在他後麵的中年男子,便將一份精美的禮單,雙手奉到沈默
前。
沈默打開一看。除了一筆不菲的銀兩外,還有大量的酒肉糧油,棉衣棉被,正是普通士兵最需要的東西。不由自內心的歡喜道:“崔老用心良苦,下官代將士們謝謝您老了。”如果崔老準備的禮物,除了金銀財寶,就是綾羅綢緞的話,難免會被文武官員瓜分,下層士兵什麼也得不到。但現在除了一筆給官員的銀子之外,便儘弄了些普普通通的酒肉衣被,讓那些官員沒法貪汙,才儘可能多的分到下麵人手裡。
這不顯山不露攻的一招,卻讓沈默對這個老家夥的印象大為改觀,心說看來這老西兒也不是一味的自私自利。歡宴繼續,喝到一定程度,便到了要樂的時候。
諸伸們帶來個戲班子,在花廳外上演著什麼戲曲,鑼鼓鏘鏘,絲竹悠悠,水靈靈的旦角兒不時的向內裡拋個媚眼,惹得一乾好色之徒,口話燥、心神不寧。
既然是勞軍,就不會讓功臣們隻過眼癮,諸伸們還掏錢包了宣府城最美最風騷的一些姐兒。來為眾大人斟酒,陪他們說笑。當然,要是有急色的,借著酒左攬右抱,嬉笑玩要,她們也是不會拒絕的。
當時的社會風氣如此。聚眾狎妓玩樂,並不算是什麼丟人的事,反而因為士大夫們樂此不疲,竟被粉飾為“風流雅事”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邊疆還是都城。都是如此。當你看到,就連七老八十的崔老也跟個嫩得出水的小女子玩得熱熱乎乎時,就該知道在當時人看來,這不過是一項社交活動。不必上綱上線。
最好的自然留給最大的,兩個身材高挑火辣,麵容嬌豔欲滴的女子。一左一右靠上沈默,說是要給他斟酒。這麼年輕俊俏,卻又位高權重的男子,簡直是紅塵女子的克星,兩個平素裡也算十分有架子的妓女,和沈默說了沒兩句話,竟情不自禁的吃起他的豆腐來。這讓對風騷女子無愛的沈默有些反感,不露聲色的推開兩個女子的小手,道:“本官更衣去。”說著看一眼那崔老,崔老朝他笑著點點頭。
“奴家服侍大人。”兩個女子還想寸步不離,卻被三尺攔住道:
“我家大人沒下令,誰也不許靠近。”兩個女子隻好回席上等著。
沈默舒服的噓噓了一回,去先不回去,而走進了花廳邊上的休息室。裡麵點著燈,燃著炭盆,坐著個姓雀的老頭。
沈默擺擺手,示意老者不要起身,便走過去,坐在他身邊,歉意的笑道:“讓蒙古人攪的,也沒有登門造訪,隻能在這裡和您說會話。還請海涵。”代人客與。”崔老嗬嗬笑道!“您能撥冗相毋,隻經讓老氣吊兒望外了。”
這時三尺進來上茶。然後退出去,將門關上,給二人留下交談的空
。
屋裡沒了彆人。崔老也沒了那副老態龍鐘的樣子,老糊塗是裝給糊塗人看的,跟聰明人談事情,最好還是不要裝。他笑笑道:“王學甫和張子維,對大人的評價。走出奇的高啊說大人注定要做大明世史上前十位的人臣。”學甫是王崇古的字,子維是張四維的字。
這個評價太高了。沈默端起茶盞,啜一口茶道:“二位老兄不過是恰巧和我共事,所以說幾句好話罷了。”
“嗬嗬,他們的話你不信”崔老搖搖頭道:“但楊虞坡的話,您總該信了吧。”虞坡是楊博的號,楊博跟王崇古是兒女親家、張四維是王崇古的外甥,而這姓崔的崔秀山,又是楊博的表兄,雖然這隻是晉黨的冰山一角,卻可以充分說明,這些老西是如何利用各種親戚關係,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政治集團,,這樣雖不像彆的朋黨那麼擴張迅,聲勢浩大,但勝在關係牢固,配合默契。正向縱橫兩淮和宣大的晉商一樣,走的是“不顯山來不露水、於無聲處聽驚雷,的保守路線。
沈默能跟這些人接上頭還是靠了徐階的聯絡,他直接一封信寫給楊博,大意是,你要是還當縮頭烏龜,這次你的徒子徒孫們就得跟著楊順遭殃了”楊順審時度勢,才給宣府的卑秀山寫信,讓他配合沈默。
有道是天時不如的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沒有晉黨的配合,沈默根本不可能如此順利的拿下楊路二人,如此強勢的逼走周塗二欽差。但這一切都是在暗中密謀,表麵上什麼也看不出來,因為沈默跟晉黨沒有任何的配合,甚至還生過衝突。
隻有了解內情。了解晉黨的人才明白,這些老西雖然一貫低調,但卻是綿裡藏針,這次隻有棉花沒有針,便是對沈默最大的配合了。
燃燒的木炭微微作響,沈默輕聲道:“楊公可安好?”徐階告訴他,那個他從未照過麵的楊博,是晉黨的核心、靈魂人物,指揮者,必須要小心對待。
崔秀山點頭笑道“彆看他明年就要六十歲了,可仍然開得三石硬弓,掄得百斤鐵槊,件年輕人的體力還好呢。”
沈默知道他這是為後麵的話在鋪墊呢,便先一步問道:“楊公快服閼了吧?”
“嗬嗬,勞煩大人掛念。”崔秀山頜道:“到明年二月,不算閏月,也滿二十七個月。”
“這麼說,轉眼就到了。”沈默輕聲沉吟道。
“是啊。”崔秀山看他不言語了,隻好裝作開玩笑道:“到時候還得大人幫著,在高部堂那裡說幾句好話。”就在沈默出京這段日子,馮天馭因為“粗鄙”被彈劾下台,但嘉靖沒有如嚴黨所願,把太宰之位還給他們,卻也沒給徐階的人,而是直接把高拱提上來。讓他以吏部左侍郎,署領尚書事。署領就是暫時代理,那是不用經過廷推的,至於代理多長時間。就看嘉靖的心情了。明眼人都看出來,皇上這是鐵了心,不讓兩黨再搶奪吏部尚書的位子了,,都說是讓高拱撿了便宜。
“嗬嗬”沈默失笑道:“崔老說笑了,像楊公那樣簡在帝心的重臣,現在又是朝廷用人之際,估計皇上早就虛席以待了吧。”
“哪裡哪裡”崔秀山沉吟片刻,索性挑明道:“聽說,皇上已經跟徐閣老,商量過對他的安排了?”
好像聽說,要麼是三邊總督要麼是兵部尚:“閣老也讓我問問楊公的意思。”
“他的意思很明確。”崔秀山直截了當道:“當三邊總督,不去敢勞什子兵部尚書。”大明原先九座邊鎮,後又設兩鎮,一共十一鎮。十一鎮各有巡撫,巡撫之上設三總督,為西北三邊總督、東北薊遼總督,還有這裡的宣大總督。這三位邊關總督,掌握著邊鎮的軍政大權,共同守衛著大明綿長的邊境線。
宣大總督管的是宣府、大同和山西省,這三個地方,簡直是山西人的老巢,自然不能再讓個老西兒當領導,不然到時候是聽北京的,還是聽太原的?況且以楊博對嘉靖脾氣的了解,就算讓他當這個宣大總督,他也不會乾的,“整天被皇帝惦記著,那該是多恐怖的事兒。”…一分割”一一……
老泰山和嶽母次大駕光臨,結果你們知道的”(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址,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