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心了。”嘉靖讚許的點點頭,沉默半晌,突然問黃錦道:“你說朕修仙,能不能成功?”
黃錦想也不想,趕緊道:“主子這話說的,您根骨清奇、天資絕倫,條件又得天獨厚,有全天下的道士輔佐著,您要是最後成不了仙,那誰還能成仙?”說著笑道:“大過年的,主子可不能說喪氣話。”他知道皇帝是不可能放棄修真的,所以乾脆連勸都不勸。
嘉靖聞言深以為然,點頭道:“是啊,民間的修士,哪有朕這樣的條件,朕沒道理修不成的。”說著自己給出解釋道:“十幾年前,邵真人就說過,修道講的是清靜無為,不沾紅塵。朕身為一國之君,整日為國事煩心,怎能清靜無礙?”於是重新樹立起信心道:“等朕過了六十大壽,陶天師的九轉金丹也煉好了,那時朕的玄都觀和朝天觀也修好了。朕早就想好了,就讓裕王接了位,朕去玄都觀安心修仙,不再問國事俗務,才有白日飛升的可能。”
聽皇帝的話裡,涉及到皇位傳承了,黃錦大氣不敢喘一下,唯恐說錯哪句,把小命賠進去。但嘉靖絮絮叨叨這麼久,他也不能一聲不吭,隻好小心道:“主子三思,大明離不開您,裕王也離不開您啊,滿朝公卿更不可能答應。”
“你這就錯了。”嘉靖麵上泛起一絲冷笑道:“這個大明朝,離了誰都一樣,英明神武的太祖、成祖能當皇帝,誤國禍國的英宗、武宗,也一樣可以。”說到這時,皇帝的語氣變得森然起來,道:“至於裕王,他巴不得朕早點讓位,好多年
媳婦熬成婆呢。更不消說那些‘食君之祿、捅君一刀’的官員,從來就不跟朕一心,恨不得朕早歸西,好去奉承他們的新主子。”
皇帝忽又變得殺氣凜然,讓黃錦好生錯愕,張口結舌道:“不、不會的吧,裕王爺仁孝,諸位大人也亢不祈求皇上萬壽,主子多心了。
“哼……”嘉靖冷哼一聲道:“原本以為,他們會在朕百年後再鬨,現在才發現,有些人早就等不及,要給他們的主子,搶班奪權了!”說到後麵,他的聲寺變得嘶啞可怖,蘊含著極大的怒氣。
一番話將皇帝又想撒手,又絕不願撒手的矛盾心態,展現無遺。
“主子息怒……”黃錦趕緊跪地道:“沒有人會這樣想的,誰都
知道,隻要有主子在一天,這大明朝就翻不了天。”
“說得好!”嘉靖麵現不正常的殷紅:"隻要朕還活一天,這大明就永遠是朕的江山!”說著一攥那瘦骨嶙峋的手掌,幾乎是從牙縫中蹦出一句道:“朕可以給予,但誰也彆想奪取!”
看著有些痛狂的皇帝,黃錦心又升起一片陰霾,不知將要發生什
麼。
·當……當……’這時北麵鐘鼓樓上鵠大鐘敲響,緊接著,大鐘寺、戒台寺、廣濟寺等名寺古刹也敲響鐘聲,新年到了!北京城的歡慶氣氛,到了最高點。
聽到鐘聲的召喚,那些早就等著此刻的官員,便捧著奏本,毅然離開家門,在長安街上彙集,向西苑門前走來……
那鐘聲,仿佛給嘉靖注入了力量一般,讓皇帝一下子精神抖擻起來,他突然淡淡黃錦道:“要來了。”
“啊。”黃錦不由毛骨悚然,四下看看道:“什麼來了。”
“那些人。”嘉靖的目光透過重重宮苑,一直落在西苑門前,那
雙沒有神采的眼睛,卻仿佛可以洞患一切。
黃錦被嘉靖徹底搞糊塗了,小聲道:“那些人是哪些人?”
嘉靖竟神經質的笑起來道:“是我大明朝的科道言官、清流正臣。”:“他們約好了在這個除夕之夜,以新年鐘聲為號,來給朕上賀未了!”
仿佛要證明皇帝的話,一個太監飛奔進來,跪在地上顥聲道:“啟篥皇上,有百十號五六品的官員,齊奔禁門耒了!”
“他們要讓朕看看他們的厲害。”嘉靖不理會那小太監,自顧自說下去道:“卻忘了朕的厲害…
緊接著,又有個太監飛奔進來,跪奏道:“皇上,六科儈事中、都察院禦史,一百餘人,每人手裡都舉著本奏疏,全都跪在宮門外了!”這些在西苑門當值的太監,年紀都不039大,隻以為大明朝的官員,都是搖尾乞憐的哈巴狗,卻沒見過這種大臣與皇帝相抗的場麵。
“四十多年了,時間夠久了。”嘉靖陷入自己的回憶中,喃喃道:“足以讓人好了傷疤忘了疼。”
“皇上,誒怎麼辦?”黃錦心中焦急,逕可不是上賀表的架勢,倒
像是來拚命啊!
“嘉靖三年的事情,你還記得嗎?”嘉靖卻問他道。
“那時候奴婢才六歲,還不記事兒呢。”黃錦小聲道。這不是實話,他怎麼會忘記,那年最大的事件,便是二百多個官員在左順門外集體上踐。那一次皇上大怒,當場便杖死了十幾個人,打殘了好幾十人,還抓了一百多人。一次就把大明朝的脊梁骨給打斷了,從那往後,雖也有官員上疏,但一般都是單獨行動,最多也就幾個人,四十多年間,在沒出現過那樣的場麵。
可今天,嘉靖四十五年的春節,如此敏感的時刻,卻再次有百多名官員聚集禁門之外,怎能讓人不聯想到當年的左順門呢?
顯然嘉靖將兩件事聯係起來了,他眼中閃著光,聲調也變得亢奮起來道:“這次都是五六品的官員?那比左順門那次差遠了,當時足足二三百人,全都是高官大員,六部尚書來了五個,都禦史二人全到,另有三品以上高級官員三十人,至於四五品的官員更是不計其數!”說著滿臉自豪道:“朕當年才十七歲,身邊連個幫手都沒有,一個人就把他們全殺下去了!可惜你那時太小,沒看到朕的威風,這次雖然不夠看,但也聊勝於無……”
聽皇帝無比自豪的如數家珍,黃錦一顆心快要跳出嗓子眼,整個人都懵了,他不明白為何半死不活的嘉靖皇帝,一提起跟大臣鬥來,就像年輕了二十歲一般?
一撥撥的好戲,接連開鑼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