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三章 三公槐下(中)_官居一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 官居一品 > 第七六三章 三公槐下(中)

第七六三章 三公槐下(中)(1 / 2)

.第七六三章三公槐下(中)

更新於:202020:22

本朝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始終並未扼殺人們的思想活力,隻要你願意,可以自亣由的講學、出版、結社、集會,宣揚自己的思想,雖然如果太過驚世駭俗、對社會綱常的衝擊過大,還是會遭到或明或暗的抵製甚至迫害。但這種反對極少來自皇權,大多隻發自於思想界的對手,以及因為這些對手本身就是官員,而帶來的行政打壓。

對這種異己,本朝上下無疑是寬容的,並不會窮追猛打,更不會趕儘殺絕,‘文人動口不動手’、‘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已是約定俗成的規則。所以仁宣以來,國朝鮮有因成為思想異端被害的學者,跟政壇上的你死我活對比十分鮮明。

哪怕因為那場大禮議中,天下的讀書人九成九站在繼嗣派這邊,其中又以王學門人表現最為激烈,他們在講壇上罵、在書院中批、在出版物上挖苦繼統派,聲援楊升庵等人,結慕惹惱了嘉靖皇帝,下令關閉全國私人書院,禁止公開宣講王學。但也沒有出動廠衛大肆抓人、大興文字獄之類,誅殺株連更是沒有……就連那繼統派頭子楊升庵,也不過是任其在昆明醉生夢死,就是偷偷跑回四川老家,也睜一眼閉一眼而已。並沒有傷到讀書人的元氣。

這種現象可能有兩方麵原因促成,一者,從本朝往前看,中國曆史上的王朝興替,原因種種,但總逃不出民生、軍事、政治幾個層麵,卻從未因思想的衝擊,導致皇權統治動搖。百無一用是書生,漢族的皇帝們不認為讀書人之間的事兒,有什麼危害性,自然也就沒有鉗製學術思想的意識。

二來,本朝理學盛行,讀書人以名節自勵,講求修、齊、治、平之道,將個人的成功與對國家的貢獻統一起來,自然深受統治者的歡迎。

雖然崇尚自亣由自我的王學興起,但在理學家看來心學太易流於空談,若學那魏晉名士高坐清談自然是好,若是要拿來經世濟國,卻是麻繩栓豆腐,提不起來。

目前最為人熟知的三公槐辯論,也恰恰證明了這點……每次辯論會人山人海,聲勢浩大,卻都把精力放在諸如‘人本性之善惡’、‘聖人有心無心’、‘何謂仁之體’之類,一些玄之又玄的問題上,就是辯出花來,又能有什麼結果呢?偏偏卻辯者如癡如狂,聽者如夢如醉,全都投入的不得了。

像這種越扯越淡的辯論會,既能彰顯京都的學術氣氛、又吸引天下的讀書人彙聚京城,朝廷當然支持了。而且其會址設在北亣京國子監,本身就給人一種權威的印象,加之京城那些閒得蛋疼的翰林詞臣,極其熱衷投入這種辯論……因為在三公槐論壇上雄辯一場,若能大殺四方,便可名震京城;就算贏不了,隻要表現精彩,也能混個臉熟不是。

這年頭,冗官多職位少,能有前錢二途的職位更少,不搏出位靠排隊,等到花兒謝了也排不上。

再者,北亣京城也確實需要這樣一個高端的論壇,來抗衡江南那些著名的書院、文會,不然堂堂帝都,被鄙視為術地位,這是京中那麼多自命不凡的進士老爺、翰林相公們,實在無法接受的。

結果三公槐辯論誕生伊始,便占儘了天時地利人和,隻用了短短五年時間,就成為了北方唯一可與江南抗衡的學術中心,人人都以登上這個論壇,一展辯才為榮,甚至有許多南方的學者,專程千裡迢迢趕過來,就為了和京城的文人們一較雄長,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在三公槐論壇誕生之前,人們隻把京城當成大明的政治中心,至於其它方麵,可從沒放在眼裡。

三公槐的影響力是如此之大,就連深居九重的嘉靖帝也如雷貫耳。他對當年文人們誓死捍衛正統的表現,印象十分深刻,相信自己穩定統治了幾十年,這些死抱著聖人之言的讀書人,也會像當年維護他大爺一樣,清一色站在自己這邊。

因為我是皇帝,是君父,是綱常之首,是大明的正統,是那些讀書人唯一的選擇!

所以他要把海瑞放到三公槐,讓天下的讀書人來批判他,就不相信所有人都是他的同黨!

當然為了萬無一失,嘉靖還命禮部右侍郎、詹事府詹事兼翰林學士李春芳牽頭,彙集在京的所有詞臣翰林、文墨之官,一起開會研究,到時候如何駁斥海瑞的每一句話,如何把他批得體無完膚……當然皇帝不會承認是自己指使,這一切都是群臣看到君父受辱,感同身受好自發行為。

看了李春芳初步整上來的方案,皇帝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他相信這次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了。於是下令將原定本月底的三公槐辯論再推遲一個月,好讓更多的知名學者,能夠趕到京城來參加。為什麼如此鄭重呢?因為嘉靖知道,海瑞造成的影響已經十分惡劣,而且他認為那個反對他的小集團,勢力十分的強大,必須、隻能、唯有通過一次聲勢浩大的批判,才能將局麵徹底扭轉過來,繼而粉碎一切圖謀不軌者。

為此,他願意等,當然前提是龍體還能堅持……好在有李時珍這個大國手在,一時倒也崩不了。

皇帝如此重視,辯駁對象又是千古第一人海瑞,這次三公槐辯論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從二月底開始,各地高手陸續湧向京城,到了三月份,各大流派的代表全部到齊。翻開預備出席論壇的名冊,你會看到什麼派巨頭、理學名家之類的,全都是響當當的人物,占了大明朝文化界的半壁江山。當然這些人全都上台開戰,那就成打群架了,到時候還是少數人過招,多數人看熱鬨。

那些大腕們最多也就是支支招、點點評啥的,一般不會上台參戰。這也可以理解,畢竟都是成名成家的大人物,贏了**份,輸了更丟人,這買賣橫豎不劃算。

不過也不絕對,說不定誰就能把他們激得上台開罵,那觀眾們值回票價,挑戰者就名揚四海,日後為士林津津樂道,也算一段佳話不是。

但這都是以往的經驗,這次其實有很大的不同,首先,這次的題目一點不空不淡,反而無比的敏感禁忌,如果馬上召開,速戰速決還好,可能憑著強大的思想慣性,結果不會意外。可皇帝為求效果最佳,硬生生拖後了一個月,結果好多人提前抵京。這麼多知識分子湊在一起,必然要交流切磋,三公槐辯論的題目,當然是他們談論最多的。

茶館中、酒肆裡、青樓上、海子邊,到處都有學者們高談闊論的聲音,真理越辯越明,漸漸地,許多人的思想起了變化,甚至觸及到一些從前都不敢想的地方。

對皇帝來說,這都是失控的隱患,但他的健康狀況極糟,被海瑞氣得臥病不起,整日昏昏沉沉,直到春暖花開才好轉,卻也忽略了那些夾雜在情報中的驚世駭俗,使這場辯論得以順利召開……

“真想能在現場啊。”今天是三公槐辯論的日子,依然軟禁中的沈默,發出了這樣的感想。

“嗬嗬……”朱五苦笑道:“大人,這個真辦不到。”

“我知道,我知道。”沈默朝他笑笑道:“隻是覺著這樣的曆史時刻,真應該親眼見見,親耳聽聽啊。”

“看記錄也是一樣的。”朱十三安慰他道:“咱們有五個書記員在現場,保準一段都漏不了……錄完一段就給您送回來,新鮮**著呢。”


最新小说: 離婚進度九十九,封總狂氪不想走 一路西行 係統出錯後,我成了LPL救世主 權力巔峰:從縣委大院開始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帶著超市穿六零,全家吃得滿嘴油 我真沒想出名啊 知青下鄉,我成了村裡香餑餑 奪命劍,惹仙君,師妹殺穿修仙界 修仙回來後:我在星際種田養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