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客氣的說,真正全都明白的,一個也沒有,包括他自己,更包括張居正。社會改革是個牽扯廣泛的係統工程,二十一世紀的超級計算機,也不可能算無遺策,更何況在現在的條件下,隻憑著一個肉腦子想?
在這種時候,沈默那從五百年後帶來的知識,就顯得彌足珍貴了。這兩年沈默雖然沒乾什麼實事,但他也獲得了大量的時間,回憶自己前世所學的知識,再運用到現實中,仔細思考大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方方麵麵,整個過程,是孤獨、痛苦而漫長的,但收獲也彌足珍貴——他對這個變革中的社會,終於有了些深刻的、理性的認識,這讓他可以站在一個當世無人可及的高度上,來看待一些實際的問題了。
比如說這個貨幣改革,張居正的看法已經超凡脫俗了,但仍然受到了自身的官職、知識、眼界等方麵的限製,並不是符合大勢所趨的,甚至會阻礙曆史的發展。
沈默的看法是,站在政府的角度,這項改革會帶來財政收入的增長,對經濟調控能力的增加等等很多好處。但站在國家和曆史的角度,這項改革其實是沒有必要,或者說多此一舉的。
他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自己的判斷:
首先,什麼樣的改革才是有意義的?必然是針對社會自身無法調節的問題,所必須進行的改革才行。那麼寶鈔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嗎?從其本身,以及戶部的角度來看,爛到擦屁股都嫌硬的寶鈔,當然是這樣的。
但從整個社會來看呢?似乎卻不是這樣的。縱觀中外曆史,都是因為社會流通中,缺少足夠硬通貨幣,才會出現紙幣,作為補充品甚至代替品。
紙幣為什麼最早在中國出現?從唐代,到宋、元、金皆有各種形式的紙鈔?不是中國人有先進的金融思想,而是中國向來不是金銀銅等貴金屬的產地,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代表價值的貴金屬便嚴重匱乏,不得不用紙幣來補充。
本朝立國後,更是長期麵臨貴金屬極度匱乏,無法滿足社會生產和交換需求的‘錢荒”由此形成了嚴重的通貨緊縮,嚴重阻礙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如果情況不變,那麼貨幣改革勢在必行,沈默會不惜代價,幫他推行一套可靠的貨幣體係。
但現在的情況是,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南美洲的開發,以及日本銀礦的大發現,世界的白銀存量極大豐富,雖然這些白銀都不歸中國所有。但在對外貿易中,中國處於無可比擬的優勢地位,大量的白銀通過貿易順差,開始源源流入中國,這時國內產不產銀,都已經不再重要了。
作為本朝對外貿易的首倡者,以及市舶司的奠基人,沈默手中有最權威的數據,可以證明他的觀點——僅嘉靖四十四年一年,通過正常貿易,由馬六甲輸入澳門的白銀,就達一千四百萬兩,大約相當於永樂元年至宣德九年,大明王朝三十年鼎盛期內,中國官銀礦總產量的兩倍。這還不算從日本流入中國的,以及更多從美洲運抵香料群島,再運進中國的白銀。
而且白銀流入中國,並非僅有貿易一途,因為中國、日本、歐洲三地金銀比價存在較大差價,中國金銀比價為一比五到一比七之間;而日本的金銀比價為一比十二到一比十三之間;歐洲則為一比十到一比十五之間,隻要將日本、美洲的白銀輸入中國套換黃金,即可獲利一倍以上。當然這種高檔的遊戲,隻有少數幾家巨商有資格玩,比如王直,比如葡萄牙總督……比如沈家。
總而言之,在白銀大量湧入中國,國家貨幣供應充足的情況下,積極推進確立銀本位才是正辦,至於大明寶鈔,就讓它繼續爛下去吧,徹底退出曆史舞台好了。
~~~~~~~~~~~~~~~~~~~~~~~~~~~~~~~~~~~~~
既然社會通過自身調節,便可將矛盾消化,那就沒必要再進行改革。如果這時非要改革,隻是給朝廷增加負擔,給社會增添麻煩,給貪官汙吏創造中飽私囊的機會。
“而且就算你可以抑製住衝動不濫發?又怎麼保證繼任者不會濫發呢?到時候,你的一番好意,就要成為掠奪民財者的幫凶了”當沈默將自己的看法,鞭辟入裡的講給張居正後,他看到這個深沉內斂的青年改革家,臉色明顯有些蒼白。
沉默,長久的沉默,一個在思考,另一個也在思考。
良久,張居正從沉思中醒來,端起茶杯,卻發現早就空了,沈默去拿茶壺,發現裡麵也空了。
不想讓人進來,打斷自己的思緒,張居正阻止沈默叫人,目光瘮人的望著他道:“在幣製方麵,我承認你是我的老師。”
“不敢當。”沈默心說,你這表情,像要吃了我這老師。
“可你敢說,自己是站在天下人的立場上思考,而不是為了某些人代言?”此刻的張居正,就像寶劍出鞘,寒光逼人,嚇裂宵小的狗膽。
沈默卻還是古井不波的望著他,淡淡道:“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鬼神捉弄,讓我來到了五百年前的故園,就算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理解,為了那點微茫的希望,我也願意把血肉之軀,獻祭個苦難多災的母親……
張居正不會理解這首詩背後,隱藏著怎樣的信念和悲哀,但他能聽出來,這是沈默在明誌了,便沉聲道:“那請誠實告訴我,既然沒有行鈔的必要,那你為何要讓彙聯號,在東南發行銀票呢?”
“那並不是紙鈔,而是可以隨時兌換成現銀的銀行券。”沈默不意外他知道此等秘密,自然早猜到他會有此一問。
“隻是換個說法吧?”張居正丹鳳眼一眯,寒光一閃道。
“差彆太大了。”沈默仍然不急不躁道:“從發行上看,彙聯號要開出一定數額的銀行券,必然要先收到一筆相同額度的金銀,這筆金銀保存在彙聯號的金庫裡,人們可以隨時兌換出來。而一旦票號支付金銀,會立刻銷毀等量的銀行券,以保持流通銀行券的數量,和庫存金銀的數額相等。”說到這,他把話頭扯到日昇隆身上道:“所以,哪怕日昇隆發生擠兌,彙聯號也不擔心,大不了就把所有的銀行券收回,把金銀還給大家就是了。”
“這又是銀行券和紙幣的不同,紙幣要求全國都承認,但銀行券隻由發出的票號承兌。彙聯號的銀票日昇隆不認,反之亦然。”沈默微笑看著張居正,你有天才的遠見卓識,我有多你五百年的見識,咱們看誰能說過誰吧。
--------------------------分割----------------------
狀態恢複,淚奔中,再接再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