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黑雲密布,雖然已經是卯時,但依然伸手不見五指。
承天門前高懸著八具大燈籠”因國喪未闕,故而都用白布蒙著,光線慘淡,照在宮門前候朝的官員身上,映照出一張張陰沉甚或驚恐的麵孔口氣氛極為沉重”與平時進入承天門前,眾官員說笑打這諢的熱鬨場麵,形成鮮明對比。
沉默的人群稍有騷動,官員們循聲望去”便見兩盞燈籠的引導下,大學士們一起從內閣方向走過來“顯然閣老們一夜未眠”研究對策來著。
百官張望著,想從閣老們的臉上看出點訊息來…………走在最前麵的一矮一高,是首輔徐階和次輔高拱,徐閣老依然是古井無波,誰也彆想看出什麼,但從高閣老鐵青的麵色中,就能猜到,局勢似乎比想象的還要糟。
閣老們總是卡著時間到,剛在朝班站定後,鼓樓上響起了鐘聲,承天門緩緩打開。百官無聲的列隊,魚貫而人……,金殿上,隆慶皇帝竟早就等在那裡了”雖然貪圖安逸,尤其不喜歡早起,但接連傳來的報警聲,讓年輕的皇帝徹夜失眠,第一次迫不及待的要見到他的大臣。
當百官山呼萬歲,皇帝感到了一些安全感,但在鴻驢寺宣諭官的聲音中,很快又消失不見”宣諭官先宣讀了安大總督王之誥的秘奏:“臣偵得虜酋俺答,率鐵騎八萬,已自晉中繞過大同,誠恐京師震動,請以便宜應援,或徑趨居庸關增守。,又宣讀了薊遼總督曹邦輔的急奏:“韃靼土蠻部騎兵三萬餘眾”已沿朝河川進至古北。”薊鎮告急”
隆慶雖然對政事心不在焉,但大明天子守國門,他當然知道大同和薊鎮,乃是京城的東西門戶,如今東大門已經被穿越”西大門也發發可危,已成包夾之勢,顯然蒙古人這次前來”是大有所圖的。
於是,隆友皇帝登極後,第一道措辭嚴厲的聖旨誕生了。
宣諭官接過太監遞上的一道上諭,高聲宣讀起來:,邊將畏敵怯戰,兵部麻木不仁,致使鞋虜長驅直入,竟欲撼我帝京,聯心甚憂,爾等眾臣豈不愧哉?,聽到皇帝的責難,徐階從錦墩上站起來,率領百官叩首請罪。
“磕頭有什麼用”都起來吧……”隆慶也不知是生氣,還是中氣不足”聲音都發顫道:“趕緊合計個對策吧”彆真等著人家兵臨城下。
徐階扶著錦墩起身”恭聲安慰皇帝道:“陛下息怒,鞋虜雖然來勢洶湧,但朝廷也做足了功課,必不會重演“庚戍之變,的慘劇………”說著看看斜對麵的楊博道:“還是請兵部,為皇上分說吧……”
雖然情況已經十分緊急,但從兵部尚書楊博的臉上”看不到一絲驚慌,他這輩子見過的風浪太多了,在任何時候下,都能保持冷靜”便出列奏道:“啟奏陛下”自去歲老臣接手京城防務以來,一直在力圖轉變京城的防禦戰略,即從原來的居重職輕,固守北京城,轉向以整個京畿地區的防禦為重點。為達到這一目的”微臣不斷抽調外衛旗軍輪班京師操練,並修造了一係列遙相呼應的軍事設施,現在京營官兵已完成動員,各地勤王之兵業已陸續到位,已然構建起一個外圍的防禦體係,雖不是天衣無絕”但在攻破我外圍軍鎮前,蒙古人是不敢擅越雷池”凱覦京城的。”,聽了楊博的話”隆慶心下大定”龍顏大悅道:“怪不得父皇要把京畿防務交給大司馬”您是我大明的定海神針啊……”
聽了皇帝的稱讚,楊博淡淡一笑,道:“但京畿防禦構築時日尚短,且經費一直捉襟見肘,尤其缺乏機動兵力,所以…………拱衛京都尚可”但退敵就無能為力了。”,老頭很有自知之明”他手下隻有不到一百騎兵,其餘都是步兵,以步兵對騎兵,守城可以,但野戰機動皆無可奈何,所以早把醜話說在前頭,以免將來有人參奏自己,望敵生畏、不敢出戰,之類。
“朝廷養兵,不是光用來守衛京城的……”高拱一聽,不樂意了,出列道:“若十萬大軍不敢出城”坐視百姓慘遭塗炭,那天子守國門,還有什麼意義呢?”
一番話說得楊博有些臉紅,哼一聲道:“非吾不願保民,實乃力有不逮,現實如此,徒呼奈何?若高閣老覺著誰能做到這點,我願讓賢……”
“不要爭論了………”見兩人要爭個麵紅耳赤,徐階出聲打斷道:“還是請皇上聖裁吧……”
“元翁……………”隆慶心說,我能裁得了什麼呀?便望向徐階道:“您意下如何?”,“老臣的意思是”先把京畿防禦做好”立於不敗之地……”徐階沉聲道:“再命王之誥、曹邦輔火速調集兵力,儘快將兩路鞋虜驅逐出境……”
“善策。那就交給內閣統籌了……”隆慶的心情終於放鬆下來道:“諸位愛卿也要群策群力,做好後援工作。”,心情一放鬆,陣陣倦意襲來,皇帝心說,趕緊回去補個覺。。。
“遵旨……”,眾官員一起領命。
其實大朝會的作用,最多就是做一下動員,鼓舞鼓舞士氣,又因為人多嘴雜,幾乎不涉及任何細節性的東西;在散朝之後,內閣還要開小會,那才是真正敲定策略、布置任務的場合。
這次內閣會議,除了四位閣老、九卿”還有英國公張溶、東寧侯焦英等掌軍的勳貴,以及兵部侍郎、戶部侍郎,兵部職方司主事、兵科、戶科科長等相關官員列席參加,正好把文淵閣正堂的兩排椅子坐滿。
會議的保密等級是最高,大廳四周,院子裡,大門外,站滿了全神戒備的錦衣衛”連蒼蠅也休想飛進去。這個等級的會議,是為了解決問題的,所以不會像朝會上那樣遮遮掩掩”報喜不報憂”所以徐階上來就定了調子道:“這次俺答入侵的規模之大,實乃近年罕見,而且策略明顯轉變,不再直奔京城,而是往山西、天津等各處侵掠,深入我國境之深,實屬罕見。”,在座眾人頓時發出嗡嗡聲”方才朝會上說,兩路鞋子都奔京城而來”可現在徐閣老又說,他們沒來,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安靜……”高拱咳嗽一聲道:“內閣這樣說,一來是為了安定人心,二來是為了便於動員,沒必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實情。”,這話說得,其實一點也不荒得……北京城是大明最堅固的城池,有最完善的防禦體係,最充足的兵員物資。加之蒙古人不善攻城,所以聽到他們朝北京逼近,大家心裡雖然緊張,但並不會驚慌失措。而想要最大限度的調動人力物力,沒有比京城麵臨攻擊,更加得力的理由了。
“諸位,所以這次會議的重點”,”徐階道:“不是京城防禦,而是如何退敵……”說著歎口氣道:“俺答已經屠了石州城”土蠻也把沫河水給染紅了………”他的目光掃過在座眾人,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堅決:“無論用何種方法,必須讓他們停下來,這就是內閣的要求!”,“我的態度沒變化……”楊博先開口道:“京師乃是國之首腦,關乎社稷之存亡,故務必謹慎行事”萬不可輕舉妄動……”頓一頓道:“況韃虜為搶掠而來,掠足以後,自然不戰而退。在我軍無力應戰的情況下,此乃今次禦敵之戰略要領”不能變,變則危矣……”
聽了他的話,那邊東寧侯焦英急了道:“這麼說,我們京營不能出擊了……”他雖總領京營四衛,但大明以文禦武,還得聽楊博指揮。
“此次鞋虜幾乎是傾巢出動,京營一共才多少騎兵?貿然出擊、有敗無勝。再說侯爺的麾下全都肩負守衛京都之重任,若因此讓掛虜趁虛而入怎麼辦……”楊博淡淡道。
看他打定主意,老虎不出動,焦英頓足道:“關乎百姓生死,隻能視而不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