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種情緒壓抑到極點,終於在第二個‘痛哉’後爆發了。單聽表麵意思,是他說自己在胡宗憲麾下時,也不能嚴以律己,到今日胡公已逝,又怎麼好意思,以大言不慚的‘思功者’身份,來對胡公蓋棺定論呢?
但其實,沈默之克己奉公是出了名的,如果他都算不上‘律己’者的話,那滿朝文武又有幾個算是規矩的?當然也就沒有理由,在這裡對這胡宗憲的是非指手畫腳了。
當然以閣老之尊,自然不會落入下乘的一味發泄,他用最後一句‘希望人們由此學會‘自律’和‘思他人之功”,升華了整篇祭文的格調,並寓有對胡宗憲沉冤待雪的殷切期望。
這篇祭文簡短而克製,壓抑而思辨。其褒貶予奪,絲毫不苟。看似冷靜理智,但其實是將深摯感情、滿腔悲憤、淒楚情懷,都壓抑進文字深處了……也唯其深沉,才會更加動人心扉。
在場百官都能聽出來,不是感情深熾而又壓抑到一定程度,是做不出這樣文章的。再聯想起沈閣老的身份和處境,不禁都心有戚戚,又為其得體自製而暗暗喝彩。
不過,還是不太過癮……
~~~~~~~~~~~~~~~~~~~~~~~~~~~~~~~
一篇篇祭文顯出來,沒有什麼令人為之一振的東西,甚至都不如沈默的令人尋味……這也難怪,就算如楊豫樹、譚綸般,敢於將不忿寫在挽聯上之人,也不敢在此大庭廣眾、百官齊聚之時亂放厥詞。否則給百官一個‘不識大體’、‘肆意妄為’的印象,就成拿仕途開玩笑了。
就在百官真的要睡著時,突然大門口處一陣騷亂,引得眾人紛紛翹首觀看。
徐閣老隱約看到一個披麻戴孝之哭著進來,從門口大搖大擺進來。他看看趙貞吉,不悅道:“不是禁止閒雜人等入內嗎?”今天他最怕有人借題發揮,說些不三不四的言論,是以早囑咐好了,今天隻準五品以上官員入內,以免那些狷狂之士、彆有用心之徒來節外生枝。
趙貞吉也一頭霧水,不過下一刻,他就看清了來人麵容,一臉苦笑道:“這是個四品官,怎麼攔?”
徐階定睛一看,不由跌足道:“怎麼把他給忘了……”
兩人說話間,一個穿著麻衣,帶著白帽的中年白胖子,打著麵白幡,哭號著走進了堂中。你道外麵層層崗衛為什麼不攔他,因為他是國子監祭酒徐渭。
徐渭進來之後,也不看邊上那些牛鬼蛇神,便直撲到胡宗憲的靈前痛哭起來,哭得聲嘶力竭、肝腸寸斷,邊上人拉都拉不住。
痛哭一陣,被邊上人拉起來,他才拿出自己的祭文,放聲誦讀道:
‘唯年月日,後學渭謹致祭於我大明故少保胡公之靈前曰:胡公英靈不遠。
嗚呼!
社稷災厄,自古有諸。扶危定難,賴以忠貞。
管子相齊,輔弼周室;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靖康國難,乘輿顛簸;鄂王振奮,宋室偏安。
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崛起布衣、奄奠海宇,日月重光、山河永固。不幸季室擾攘,倭寇猖獗。少保公臨危受命,出鎮軍旅。當是時也,先帝乾綱獨斷,如天之日。惜乎奸臣在側,微雲未霽。嗟夫膏腴之地,遍野哀鴻,烽煙處處,天下搔然。我少保公虛與委蛇於讒臣、重振軍旅於江南,未己廓清疆域、掃蕩奸凶。豪傑群梟,俯伏教化。凶頑巨寇,聞風喪膽。天涯海島,莫非王土。四海蠻夷,無不拜服我聖朝威嚴。此不世殊勳,社稷乾城。雖古來忠臣良將,於我少保公複何加焉?
先帝聖明燭照,天威振作,奸臣伏法。聖鑒察察,知少保公遭際艱難,忠昭天日。是故不吝褒揚,累賜恩榮。
夫高潔之士,殊勳不居。有段乾木、田子方之遺風,漂然皆有節概,知去就之分。少保公功成身退,歸隱泉林。先帝亦知少保公君子品性,心下高潔。故衣錦榮歸,頤養天年。此明君賢臣、相得益彰。
悲夫先帝、早棄臣民。朝中些許跳梁,妒忌殊勳。日夜僭毀,蔽遮天日。少保公忠而見疑,哀哉!
嗟夫,自古大德不報、大功不賞。非無聖主,為有讒臣。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鳥儘弓藏,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蕭何係獄,晁錯受誅。竄梁鴻於海曲,屈賈誼於長沙。條侯羈縻,隕身刀筆之下;梁公囚縶,方知獄吏威嚴。蓋寬饒丹心碧血,自剄北闕;嶽武穆忠昭日月,風波奇冤。
少保公半生戎馬,功在社稷。閹豎之輩,覬覦非分恩榮;刀筆小吏,妒忌不世殊勳。構陷忠良、錘煉冤獄。少保公無故被囚,朝野嘩然。魍魎之輩欲蓋彌彰,喪心病狂。竟內外勾結,戕害忠良!此自古未有之事也!舉朝之士,無不扼腕。天下之人,聞之傷懷。先帝在天之靈,亦將雷霆震怒矣!
少保公泉下稍待。當今聖明天子,焉容此等鼠輩戕害忠良,潑汙先帝。但看區區魍魎,跳梁幾日哉?!不日天威振作,逆賊齏粉矣!
維年月日,尚饗。’
分割
注:最後一篇徐渭的祭文,是我的好友清衡先生所寫,珠玉在前,我就不再獻醜了。但當然不會用他的文章換錢,所以今天第一章,我多寫了450.這一章又多寫了650.算是1000字免費……
言歸正傳。三更一萬二,做到了!而且是巨不好寫的一萬二!滿是令人抓狂的古文的一萬二!小郎君驕傲啊,這就算第七天了吧?大家的還等什麼,鼓勵鼓勵俺吧,讓俺的名次再往上竄竄吧……ro!~!(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