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三二章所謂朋友(中)
@@@@@@@@@@@@@@@@@@@@@@@@@@@@@@@@@
時光荏苒,一轉眼三個月過去了。北京短暫的chun天,早換成一片酷暑。
文淵閣,次輔值房中,xiao機上的紫銅香爐中流出嫋嫋白煙,屋裡彌散著令人心靜神安的淡淡檀香。
沈默坐在書案前,捏著一支ao筆一般粗細,卻是黝黑裡隱隱透出光來。沿著筆杆看下來,那筆毫沒有被墨汁浸染的地方,竟然紅裡透亮,一看就不是凡品。
這隻筆說起來大有來頭,乃是他當年從翰林院被調到內閣充任司直郎,第一次拜見嚴閣老時,嚴世蕃送給自己的那套文房四寶中的一件呢。
如今整整十二年過去,這個世界也變了大樣,當年叱吒風雲的嚴家父子,已經早被風吹雨打去,就連鬥倒他們的徐階,也已經黯然下野,回到了鬆江老家。
現在,自己這個當年的xiaoxiao司直郎,已然登堂拜相,成為了內閣次輔,坐在曾經無比仰視的位子上,用嚴世蕃送給自己的mao筆,在給徐階寫信:
‘不肖受知於老師也,天下莫不聞;老師以家國之事,托之於不肖也,天下亦莫不聞。自列eng援拔,不肖亦自以為不世之遇,日夜思所以報主思、酬知己者。後悟人事不齊,世局屢變,使老師經綸匡濟之業,未獲儘紓;不肖感ji圖報之心,竟成隔閡。故而通州一彆,淚簌簌而不能止,非為彆也,歎始圖之弗就,慨鄙意之未伸也。天實為之,謂之何哉!今雖遠彆,然恩情永記於心,常祈漫天諸佛,為吾師增福天壽,願吾師優遊林下、仙福永享……’
甭管心裡是怎麼想的,在信裡,沈默用了最謙卑的語氣表達了自己對徐階的感ji之情,並把徐階對自己的請求,用白紙黑字寫下來,表示自己一定會做到。其拳拳之心,真令鐵石心腸的人都要動容。
寫完最後一個字,沈默的嘴角刮起一絲苦笑。如果可以的話,他真不想把這封本當例行公事的問候信,寫得如此rou麻,實屬被bi無奈之舉啊……把徐階bi走後的不良後果漸漸顯現,儘管沒有任何把柄授人,但當塵埃落地後,在有心人的引導下,還是不免會有輿論對他不利,說他是趕走徐閣老的幕後黑手,為的是早日當上首輔雲雲。101nove.comhun芳發表了那番‘隨時準備退位讓賢’的講演後,這種說法更有市場了,許多人都難免嘀咕……一旦李閣老讓賢,登上首輔寶座的可不就是沈閣老了麼?按照誰獲利誰主謀的原則,看來在徐閣老下台過程中,他沈默難免扮演了不光彩的角se。
這種說法,經過那些徐階去後,已成明日黃hua的徐黨爪牙大肆傳播,雖然沒人敢公開議論,但si下裡都已是無人不曉了,令沈默的處境,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美妙。如此做法在官場上叫做‘反製”知道你要動我,我便搶在你下手之前,先抓住你的問題大做文章,務求痛快淋漓大白天下。這時候如果你再利用手中大權處置我的話,勢必引起公憤。當事者投鼠忌器往往作罷。一般情況下,這種‘反製’的鬥爭策略,大都會收到功效。
這一招似乎奏效了,至少沈默回到內閣的三個月來,並沒有什麼排除異己、安cha親信的舉動,隻是埋頭於堆積如山的公務之中,沒有任何勝利者的自覺。
‘相信這封信一傳出去,那些徐黨分子更該洋洋得意,認為抓住自己的七寸了吧?’沈默心中冷笑道,他是掐著時間寫這封信的,大抵徐階回到鬆江之日便會送到。如果不出意料的話,徐階肯定會把這封信的內容,‘不慎’泄lu出來,讓那些準備落井下石的人看看……沈閣老還是認他這個老師的。
但是經過這麼多殘酷的鬥爭,沈默已經沒有一絲幼稚了,他不會天真的以為,隻要自己這封信大白於天下,那些謠言便會煙消雲散。事實上,那些隻知道阿諛奉承、排除異己的官場寄生蟲,是不會知道什麼叫適可而止的,他們一旦確定這真是自己的弱點,便一定會窮追猛打,不把自己徹底抹黑搞臭,是絕對不會罷休的。
大明朝如果要改革,就必須把這些腐臭的蛆蟲消滅乾淨。在沈默心裡,早已經判了他們的死刑。然而他畢竟也曾是徐黨一份子,徐階還在臨走時,將那些人鄭重托付自己,再加上他們的‘反製’確實有效……這都讓沈默不得不估計影響,不能親自動手。
而且,就算自己想動手,也不是那麼容易,因為徐階已經為他的黨羽,找好了一位保護神——那就是新近入閣的左都禦史趙貞吉。
~~~~~~~~~~~~~~~~~~~~~~~~~~~~~~~~~~~~
在經過一係列利益jiao換之後,徐階離京的次月,朝廷進行了廷推。結果左都禦史趙貞吉和禮部尚書高儀,兩位名聲赫赫的老臣雙雙入閣,使內閣大學士的人數增加到六人。而且這兩人入閣,並未卸去原先的職務,還是分彆掌著都察院和禮部。後者倒也罷了,不是大比之年,禮部實在沒啥搞頭,但前者就不一樣了,作為徐階的‘托孤’老臣,實在是能量驚人。
趙貞吉是徐階名副其實的王牌。他是正德四年生人,隻比徐階xiao四歲,嘉靖十四便中進士、點翰林,當時張居正還不到十歲,沈默他娘還是個姑娘……更重要的是,宦海沉浮三十多年,他趙老夫子早就鑄就了剛直不阿、清正廉潔的赫赫聲威!
趙貞吉確實是一條漢子。嘉靖二十九年,俺答襲北京那時候,嚴嵩、丁汝夔按兵不動,敵勢鋪天蓋地。嘉靖問計於廷臣,久久無人一語。趙貞吉卻力排眾議,堅決反對議和,並請命上前線勞軍。嘉靖一見,心情大振,立刻升了他的官,讓他奉旨前去‘宣諭諸軍’。
下朝後,趙貞吉按例去嚴嵩府上拜謁,討要票擬,嚴嵩避而不見。趙貞吉無法,正好在men口逮住了嚴嵩的乾兒子趙文華,將其劈頭蓋臉一通臭罵,趙文華稍稍還嘴,便被趙貞吉一個黑虎掏心擊倒在地,揚長而去。
嚴嵩當然為之惱怒,在票擬時故意不寫授予督戰權,讓趙貞吉到前線一個兵也調不動。當時京城附近敵騎充斥,趙貞吉居然敢一個xiao卒也不帶,單騎出城,馳入軍營。持節宣慰諸路勤王軍,諸軍無不感動泣下,願意殺敵報國。韃虜聽說之後,有所收斂,稍微後撤,趙貞吉大名一時傳遍天下。
不過那個年代,可不是有本事、能立功就可以站住腳的時候,否則胡宗憲也不至於擔著罵名給嚴家父子行賄……俺答退後,嚴嵩立馬構陷趙貞吉。結果,當時還是xiao趙的趙老夫子,被狠狠的打了一頓廷杖,貶到廣西去當了典史……沈賀沈秀才曾經擔任過這個職務。
可是,這位老兄沒有因此而消沉,依然乾勁十足。經過十餘年,又慢慢提拔上來,升到了禮部尚書,距離入閣僅有一步之遙。不過,磨難似乎並沒有使他磨掉棱角,以至在入閣前夕,又公開頂撞嚴嵩,受到撤職處分,再次被罷官……唯一可慶幸的是,這次沒有挨打。
隆慶新朝,十年兩逐、青衫去國的趙貞吉,終於再次白頭回朝。他的xing格沒有隨著年齡而圓滑,甚至因為過於坎坷的經曆,而變得有些偏ji起來。除徐階之外,他絕不肯對任何人加以顏se……當然他現在也有這個資本。所以敢於指陳各部、科道矢職違紀的貓膩,得罪光了都不怕。其實他為官四十年,不是不懂官場潛規則,隻是已近暮年,時不我待,趙貞吉十分感ji隆慶皇帝和徐閣老,給了他這個得償夙願、發揮才乾的機會,所以決定放開手腳,拿出書生本se大乾一場了!
所以從入閣第一天起,這位老先生就沒把那論資排輩的規矩當回事兒,你首輔怎麼了?靠寫青詞上來的nong臣而已。次輔怎麼了?老子中進士時,你爹還沒娶你娘的。還有陳以勤,那是當年口口聲聲喊我‘哥’的xiao老鄉;至於這個張居正,哼哼……自從此老入閣後,內閣原先的四位兄弟,就沒過上一天舒坦日子。
這趙老大人也不知是到了更年期,還是吃了炸yao不消化。總之一反常態,熱衷於惹麻煩,一天到晚都要沒事找事,從李chun芳到沈默到陳以勤,隻要他看不順眼,就要挨他的罵……不過最悲慘的是張居正,每天都被橫眉冷對,心理壓力極大。
為什麼呢?因為趙貞吉十分不喜歡張居正,他認為都是這xiao子肆意妄為,徐閣老又無原則袒護,以至於失去了公平,nong得人心都散了,徐黨才會落到今天這般田地。把徐黨墜落的主要責任怪在張居正身上,你說老趙能不見了他就煩。
趙貞吉又是個眼裡不rou沙子的xing子,以往兩人不照麵,他頂多在背後罵罵張居正。現在可好,倆人同處內閣,朝夕相對,張居正受他的氣可就大發了……每每朝會議論話題,張居正待要發言,老趙總是朝xiao張子揮揮手:‘這不是你們xiao輩能理解的。’nong得張居正一句話也說不出,都堵在肚子裡生悶氣。
張居正起先是想和這位徐黨元老好好相處的,但讓他堵了幾次後,隻要有趙貞吉在的場合,他就不吭聲了。誰知道不說話也有不說話的玩法,內閣大臣坐而論道,當談到經史、玄禪時,趙貞吉便會闡發一番微言大義,然後就笑問張居正道:“怎麼樣,深奧吧?你們這些光知道韓、柳文的xiao輩,要當大學士還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