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在這時候,自我膨脹的莫朝,竟然出了一年夜昏招——國王莫茂洽受到韋銀豹的蠱惑,派出三萬軍隊,與他共禦明軍。按莫朝至少概況上,一直是尊奉明朝的,不該趟這渾水,但莫茂洽有他自己的考慮……因為他即位時尚為衝齡,由謙王莫敬典主持軍事,應王莫敦讓主持內政。這兩位都是莫太宗的兒子,莫茂洽得叫二爺爺、三爺爺。可想而知,兩位爺爺會不會把幼主當盤菜了。
莫茂洽自幼便在兩位爺爺的陰影下長年夜,尤其是他二爺爺莫敬典,作為統帥討伐南朝,眼看就要取得全麵勝利了。這讓青春期的皇帝十分焦慮,準確的,是讓他的母後十分焦慮,於是母子倆一合計,如果能取得那一年夜片相當於另一個安南的土地,自然可以樹立自己的威望,不至於被莫敬典擺蕩了皇位。於是竟背著兩位爺爺,與韋銀豹簽訂了國書。
二位爺爺知道後,自然年夜為光火,可又拿這母子倆無可奈何。這時候韋銀豹催促出兵的使者到了,二王決然拒絕,但那使者能言善辯,冷笑道:‘我們已經交換了國書,若是們背信,我家年夜王便將其送去北京,倒要看看明朝皇帝相信們的辯白,還是相信鐵證如山!’
見二王被得變了臉色,那使者話鋒一轉,極力誇耀其自家年夜王幾十年來的豐功偉績。雖然多有注水,但二王知道,韋銀豹確實縱橫廣西十幾年,幾次占領省城,打遍官軍無敵手。又聽那使者道:“若不是我家年夜王想要立國,又何必把年夜好的廣南讓給們?何況仍是我們與明朝接壤,們隻需出兵相助。一旦事成,們就不再與明朝接壤,自然再不消受它管轄,也洗刷昔時的惡名!”
這最後一句,讓二王動心了。他們如今馬上就要滅失落南朝,統一安南了。但一個要命的問題,就是如何收複人心……當初太祖爺爺迫於無奈,獻出國土,結果讓莫氏背上了的罵名,隻要這惡名一天不除,那將來就是天下一統,也還是人心不服,隨時會有人叛亂的。
歸根結底,這幾年戰事的順利,讓二王都有些飄飄然了,加上他們知道韋銀豹這個人,都已經三十年了,想來明朝三十年都剿滅不了他,這廝八成也是天命所歸,要稱宗作祖了。現在隻是出兵幫幫他,應該不會重演昔時‘兵壓鎮南關’那一幕。
固然,二位加起來活了一百多歲,什麼都看明白了,根本不信韋銀豹會痛痛快快履行許諾,但他們也不指望真的占領天朝的土地。他們要的,隻是出兵天朝這個行為……他們相信,隻有這樣才能洗刷的惡名。固然,如果能順道多占點土地,就算韋銀豹給打了五折,那也是半個多安南!
一番頻頻思考,兩個老鬼以‘不克不及讓皇帝失信’的名義,決定履行合約。不過兩個老鬼不會真給韋銀豹賣命,他們把中越邊疆上駐紮的,從南朝投降的過來,以及少數民族雜牌軍中,東拚西湊了三萬人馬,浩浩蕩蕩拉到了廣西,那真叫一個舉國叫好,馬上扭轉了人心!
但比及了廣南,他們才知道韋銀豹為什麼把這裡讓給他們了……丫就是窮山惡水刁民如狼的人間地獄!土地都被韋銀豹刮了三尺,剩下的都是啃不動的硬骨頭,隨便一個堡壘、山寨,咬一口崩失落牙,保準不敢再來第二口。
不過好在他們也沒派什麼正經軍隊,年夜家‘老鴰落在豬身上,誰也彆誰’。
~~~~~~~~~~~~~~~~~~~~~~~~~~~~~~~~~~~~~~
如果,吃不下廣南還在莫朝的預料之中,但在獲得他們的援軍後,‘如虎添翼’的韋銀豹,竟然隻堅持了十八個月就被明軍打得屁滾尿流,節節潰退到了廣越邊疆的十萬年夜山,著實嚇得二王魂飛魄散。他們日夜擔憂,明軍會不管失落臂,直撲鎮南關……雖然在肅清山中之敵前,是不成能的,但真到那一天,也就不消擔憂了,乖乖洗淨了脖子受戮就是了。
好在明朝年夜軍停住了腳步,似乎有跟韋銀豹持久堅持的趨勢,固然更不成能威脅鎮南關了。二位王爺這才鬆口氣,合計著趕緊加把勁兒,把南朝滅了,好回軍提防天兵。但就在莫敬典再次提兵出征,準備一鼓作氣時,一個凶訊使他馬上泄氣——明朝向南朝阮鬆提出,要在峴港登岸,借道討伐莫朝叛逆……
這簡直是比爹死娘改嫁還要讓人哀痛的消息,莫敬典竟然幻想著,南朝那些整天罵他們叛國的家夥,能頭腦一熱,拒絕明軍入境。可他也知道,這是不成能的,因為就算南朝不認可是明朝屬地,卻也還是屬國。彆現在鄭鬆走投無路,就算他平安無事,也沒有理由拒絕天朝上國這一合理要求。
所以,毫不料外的,瀕臨絕境的鄭鬆,牢牢抓住這根救命稻草,馬上遣使上國,表達了萬分歡迎,並暗示將竭儘國力,支持上國的平叛年夜業。
在確定了具體的日期後,鄭鬆與黎王一道,率領文武官員,在峴港恭候天朝年夜軍的到來……
---------------------------朋分--------------------------------
恩,兩更,求訂閱,求……(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