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三章 黃金 (中)_官居一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 官居一品 > 第九零三章 黃金 (中)

第九零三章 黃金 (中)(1 / 2)

呂宋的騰飛,離不開淘金的大潮。

由於大量淘金者的到來,呂宋怕人口急劇增長,衣、食、住等生活物資供應陡然緊張。尤其是最初的一年裡,所需消費品急劇攀升,在短短數月之內物價飛升數倍,其中最基本的米麵油鹽,以及淘金者須臾不能離開的烈酒香煙,價格竟然上漲二十倍。

這讓很多本打算放棄莊園,加入淘金者行業的農場主改變了主意。

因為他們倉庫裡的存糧被搶購一空,甚至連地裡還泛青的莊稼,都被以高於原先十倍的價格預定。而且隻要淘金熱一日不退,收入就永遠穩定而豐厚。這樣一來,誰也舍不得自己投入無限心血的莊園了。

在此之前,雖然南洋公司耗費巨資建造數以千計的種植園,也早就進入了豐收期,然而孤懸海外的地理位置,使其出產的作物銷路始終不暢……………種植園經濟雖然也是靠地吃飯,但它與不依靠市場,以自給自足為目的小農經濟完全不同,它的生產目的是通過出售農產品獲得利潤。其規模化、單一化的種植,隻會生產出遠超所需,甚至並非所需的大量農產品,必須依靠市場來消化。南洋公司儘管儘心竭力為其開拓市場,但居高不下的運輸費用,使歐洲甚至本土江浙一帶的商人望而卻步,所以積壓狀況十分嚴重。

然而為了保護莊園主們的積極xing,南洋公司還是斥巨資收購幸好其母公司彙聯號伸出援手,願意提供長期無息貸款。當然,彙聯號畢竟跟南洋公司不是一回事兒,它必須要向自己的儲戶負責,作為對價,他們從南洋公司手中取得了呂宋金融業的壟斷權。

當呂宋的淘金熱潮爆發後,人們才看明白,原來南洋公司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之前他們之所以不種植大陸緊缺的桑園和棉田,而是一味的種植水稻、甘蔗、煙草,就是為了今日突然暴增的需求量做準備。

如今所有的庫存都被淘金者們的金沙代替,南洋公司又大賺了一筆。

但賺錢不是南洋公司的目的,否則他們大可封起金山自己挖,肯定比現在賺得多,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標,那就是將呂宋變成真正的領土。就像他們全力支持民眾墾殖一樣,他們也會給予淘金者不惜代價的支持。

當淘金者越來越多,超過本地的供給能力,繼而又出現物資短缺時。南洋公司又想方設法調劑和統籌物資,甚至停掉了所有的海上生意,命令龐大的船隊從國內、從中南半島,從印度進口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保證了淘金者們不至於兩袖黃金,卻餓死他鄉。

麵淘金者們也給予了南洋公司豐厚的回報,他們不僅將三成收入上繳,而且還會豪爽的購買各種消費品。

當然獲益的不止南洋公司,意識到將有無限商機來臨的海商們,同樣千分百家的搜尋貨源運到呂宋,出售給當地的商人,再由當地商人運送到礦區所在的城鎮。

不止是銷售業,服務xing行業也大量的湧入。因為勞力短缺,那些不能直接淘金的fu女,成了服務業的主力,她們為淘金者們洗衣做飯,開設酒館戲院……以及淘金者們最不可缺的賭場青樓。那些淘金者甚至會把所有收入hua的精光,然後再返回礦山去淘金。如此周而往複,淘金者們的收入,便在天價服務中悄悄轉移到商人們手中。

在那個年月裡,隻娶能靠上淘金者,就沒有不賺錢的買賣,這使得城鎮地價飛升,原先一塊隻需要三十金元的地皮,漲到了八千金元,就這還有價無市……金元,並不是黃金鑄就的金幣,而是由彙聯號簽發並承兌的彙票。

前麵說過,所有的淘金者都將金沙存入彙聯號,然後得到一張必須本人支取的存單。但淘金者們還需要hua錢,若是再從彙聯號提取黃金,就太麻煩了。而且彙聯號告訴他們金屬會磨損,不如用我們的金票吧。金票與存單不同,它可以在任何一家彙聯號提出等額的黃金,而具認票不認人,完全可以當錢hua。

這個概念淘金客們並不陌生,因為國內的有錢人,使用銀票已經很多年了。之所以在呂宋不叫銀票而叫金票,一方麵聽著更氣派,一方麵,也是因為在呂宋沒人要銀子。

紙幣之外,為了滿足淘金客們的日常消費以及虛榮心,彙聯號還鑄造了名叫金元的金幣,每一金元含有一錢黃金。為了防止有人故意切割磨損,每一枚金元都有精美的圖案和hua紋,一經推出便深受淘金客們的歡迎。但一金元畢竟還是價值太大,彙聯號又很快推出了輔幣單位,銀角和銅分。一金元等於十銀角,等於一千銅分,建立起完整的貨幣體係,悄然完成了沈默交代的實驗。

如今在呂宋已經很少能聽到,幾兩金子、銀子,幾個銅板的說法,取而代之的是多少元、多少角,多少分。儘管不知道這種變化的意義所在,但人們已經完全適應這種變化,並享受它帶來的便利。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一一一一一最後一個顯著影響,是城鎮的崛起。這又是南洋公司的妙筆,在最初選定礦點的時候,他們不隻是考慮到礦藏的富集程度,同時也對其地理位置進行了考量,那些交通便利的、濱海的、或者位於農業區附近的礦點被優先選擇。在采金初期,這樣做的好處並不明顯,人們覺看最多就是生活方便一點而已。但當到了萬曆六年以後,黃金產量下降後,這樣做的好處才凸顯出來。

在萬曆六年以前,呂宋的金礦業主要是淺層采金。由淘金者自發的,利用簡陋的機械,甚至隻用個臉盆,就能進行采掘。這種跟白撿差不多的表層金沙,數量雖然龐大,但禁不住幾十萬淘金者的瘋狂采集,不到八年時間,產量便開始下降。感受最直觀的,自然是那些采金者,原先他們最不濟。一個月能采到將近一斤金子,然而從萬曆五年開始,最低數字被不斷刷新,到了最後,純用手工,甚至連每月連一兩都保證不了。

許多人認為金礦的狂歡到此結束,開始另謀出路。令那些斷言淘金熱一過,呂宋就會完蛋的人驚掉眼鏡的是,九成以上的淘金者,在衣錦還鄉後,又帶著家人回到了呂宋,在這裡購置田產住宅,打算長住下去。

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八年時間足夠淘金者們,了解呂宋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最新小说: 穿書後我拒了渣男,反派大佬瘋了 試婚丫鬟身子嬌,紈絝世子竟折腰 遊戲求生:末世女主在副本裡殺瘋了 北地悍梟 純欲又反差,你說她是高冷校花? 末日水災:女大學生上門求糧 超神:重來後,梅洛天庭全都癲了 江少的心尖寵:又乖又野 美女總裁請放心,公司除了我一切正常 反派崽崽超難養,惡女深陷修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