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生產線與專利
倪廣南老爺子的這個芯片設計團隊的原名叫做“聯海微電子設計中心”,本來的意思是聯鄉+海外人才的微電子芯片設計中心。老爺子本來跑上滬、香港甚至美國,拉了好些個愛國海歸到了首都成立這個設計中心,那就是為了讓中國有自己知識產權的芯片設計中心,且不論有沒有生產能力,起碼不能一直讓美國的因特爾來把控中國產品的技術方向。
這個所謂的聯海微那就是想在作為複旦大學以及長江計算機公司一起成立個全中國最好的芯片設計團隊的名字,現在聯鄉把整個芯片設計團隊和程控交換機團隊一起打包送了出來,這團隊以後名字叫什麼這還真沒個準信,反正大家現在一直就以“小米”來稱呼這個團隊。
“對了,小賈總,咱們這個程控交換機在實驗室裡研製成功而且也組裝成功以後,下一步就要考慮生產線的問題了,你是想投資自己建立一個交換機生產線還是把生產任務外包?”倪廣南現在對賈鴻漸那是相當的客氣,不僅稱呼上麵從以前的“小鴻漸”變成了“小賈總”,甚至跟賈鴻漸談芯片的時候那都說不上是商量的語氣而是在問賈鴻漸的意見!這跟外界正在報道的倪劉風波中倪廣南的那瑕疵必報的小心眼形象完全不同。
這裡麵,有賈鴻漸善待倪老爺子麾下兩個團隊的功勞,也有他為了老爺子的事業一下進口了一百台電腦大手筆的功勞,也有賈鴻漸待人接物表現出來的那副善於用人的老板氣質。
“話說老爺子,如果咱們自己投資建設一個生產線的話,是不是可以一起造那複讀機的芯片?”蘇萍此時插嘴問道,她雖然不懂什麼it還是ct行業的,但是既然都是什麼電子的生產線,自己造總能比在外麵買便宜點吧?
“嗬嗬,叫我老倪就行了。怎麼說呢,複讀機芯片的製造工藝現在其實已經大大的落後於時代發展了,如果我們自己印進生產線的話,雖然是一筆並不算太大的投資,但是畢竟是個大成本。我自己估摸著吧,我們這個團隊能一個月設計出來,彆的公司要模仿起來並不難,所以估計小賈總早就想好了做兩三年就要升級換代的事情,如果一條生產線買回來隻用兩三年的話,去掉折舊費用什麼的,真不一定合適,就算賺回了成本,但是也會占一大塊地方,還不如稍微讓利一點找彆的公司代工……”倪老爺子這時候非常和善的給蘇萍解釋道。
蘇萍聽了這話慢慢的點了點頭,而賈鴻漸此時到是驚訝的發現這倪老爺子的思維並不是那種外界曾經宣傳過的“瘋狂科學家”的模樣嘛!要真是曾經外界宣傳過那種形象,老爺子那會考慮什麼成本的問題?會考慮公司以後可能的發展路線問題?
而且在賈鴻漸這個重生者看來,倪老爺子在92年93年就想到要發展程控交換機這樣一個電信tc行業,可以說是非常有先見之明的!本來在2010年的因特爾大會上,因特爾的中國區總裁就說過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品牌pc生產商惠普的利潤是7%左右,而聯鄉等公司更低,國內的電腦公司並沒有蘋果那種做封閉係統的類型,所以隻能考慮多元化。
可是,在這個年代倪老爺子在想開發芯片之餘弄的一個程控交換機部門,這不就是為了多元化麼?這要是按照後世it行業的內部術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ict行業融合!電信和電腦業結合,就是等於諾基亞+穀歌!
如果在這個年代劉傳誌沒有爭權奪利的把倪老爺子給擠兌走的話,那麼到了未來聯鄉公司會變成什麼樣子?會橫跨通信、it行業,會很早就開發出來自己的手機,會有自己的電腦整機,甚至可以安排著自己的手機和自己的整機有特殊的互動,甚至在網絡時代還可以進入網絡行業!那是怎樣的一個巨無霸場景?
倪老爺子這時候基本思考完了賈鴻漸剛才的問題,他說道,“咱們國家在92年的時候曾經頒布了一個規定,如果要印進國外的交換機生產線的話,一定要經過國務院審批才行,所以咱們要自己弄生產線的話,最好的做法就是找條國產的生產線,然後用進口的部件改造,雖然效果可能不是非常的完美,但是也能將就用。如果建設一條月生產能力達到5萬部交換機的中型生產線的話,我個人估算大概需要3到4億元……”
3到4億元?這對國內的其他公司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但是對賈鴻漸的華夏高科來說——唔,就是一個月的利潤?也就是說如果賈鴻漸樂意,一年賺的錢可以建設個12條生產線?
“挺便宜的嘛!那老爺子你勞累點,先幫咱們公司聯係起來,正好咱們公司在坤山那邊有一大片的廠房,當初我們在那邊開發區簽下來這麼大一片地就是為了未來進高科技行業的,現在用起來那正好!”賈鴻漸笑嗬嗬的說道。
不過他這個決定到是讓倪老爺子有點擔心了,“小賈總,咱們要不要再等等?畢竟現在還沒拿到國家頒布的電信行業入網執照,如果最後有個萬一拿不到的話,那咱們這生產線的錢就白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