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程龍來幫忙指導?這可是極好的!
程龍是誰?那可是全世界都指明的動作戲導演!因為掌握了剪輯權加上自己天分使然,所以程龍的打鬥設計以及大場麵特技設計那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比如當年在馬德裡拍片的時候他開著摩托車被一輛汽車追,追出了街道之後卻發現彼此都在往碼頭邊緣開,結果程龍的摩托車不斷的加馬力,飛出了碼頭之後直接真人用手抓住起重機吊貨物的吊網,而摩托車就衝出了碼頭落到了水中。這麼一個場麵那跟好萊塢的模式完全不同,在沒有cg特效的情況下,這簡直就是最震撼人心的特效之一!其他的更不用說是從荷蘭那個大樓頂上跳下來的場景了!這些東西好萊塢在有cg的情況下才能做的各種視覺震撼,如果程龍配合上cg了,那絕對媲美好萊塢一流視覺震撼!
這程龍總的來說,也就是在玩爆破的水平上可能玩不過好萊塢,因為他要玩兒那就真的是要點要燒要炸的,效果肯定不如純粹好萊塢cg做出來的漂亮。但是純粹打鬥上麵,他設計的各種拳拳到肉各種花樣繁出的摔法那更是讓“敵人”被揍了之後,摔得讓觀眾都覺得疼!而相對來說,那諾蘭的打鬥場景做的反而像是小兒科一樣,那真是讓人看著都覺得無聊——特彆是在蝙蝠俠第三部裡麵,那打鬥除了鏡頭晃來晃去的讓人覺得好像有點料以外,實際上打擊感相當的差!
所謂術業有專攻。諾蘭不是拍這種片兒出身的,當然拍這種橋段效果就差。但是諾蘭也不是沒有拍的好的。就像是第二部蝙蝠俠剛開場的時候,小醜帶著一幫人去搶銀行,那一套流程拍的絕對冷峻絕對有頂級警匪片的趕腳啊!所以在諾蘭有了程龍的指導的情況下,那片子的素質不是一下子就上去了?當然了,這並不是表示就要在諾蘭馬上要練手的《無間道》裡麵要外加什麼打鬥鏡頭——《無間道》要什麼打鬥啊?港港的原版那也沒有什麼打鬥鏡頭啊!要程龍指導的打鬥鏡頭那是為了《蝙蝠俠》!而蝙蝠俠要拍還早著呢,怎麼都要等到《無間道》拍好了之後再說。同時估計《無間道》拍完了,再加上籌備《蝙蝠俠》的時間,那程龍的《我是誰重製版2》怎麼也拍完了。到時候大家不都有時間了?
這樣的好事兒賈鴻漸當然先答應下來了!“那好,麻煩龍哥了!”賈鴻漸客氣了一下,結果誰知道他這邊剛一客氣,緊接著程龍那就大巴掌直接摟住了賈鴻漸了,“客氣什麼?大家自己人,咱們是兄弟,還這麼客套乾什麼?之前你不也幫我弄了很多電影的創意麼?有用得到我的地方就一句話。我能幫絕對幫!我是武行出身,講的就是義氣!”
好吧,程龍就是這種性格,整天大大咧咧的。往好裡說呢,那就是沒有架子,這哥們兒哪怕現在身價超高。在美國都已經成為了1500萬美元左右的一流男星的身價了,可是整天還是自己洗襪子和內褲——哪怕是在外麵拍戲的時候住酒店,那也是自己帶一根繩在酒店裡掛起來,然後自己洗澡的時候洗了內褲和襪子完了就在房間裡麵晾上。這樣的人算是有架子的人麼?不過另外一方麵來說的話,這哥們兒就是有點“沒素質”。有時候興致上來了那就是不管不顧起來,比如跑到了彆人的演唱會做嘉賓。結果搶著麥克風不下台,自己唱的開心了讓人家主唱尷尬了。不過不管怎麼說,這哥們兒就是這麼一個很草根的人,他不是完全高大上,也跟平常人一樣有很多缺點。
這邊跟程龍拍定了讓他來幫忙的事兒之後,賈鴻漸那就叫了諾蘭過來。這諾蘭來到了賈鴻漸家之後,那先是熱情的跟賈鴻漸擁抱了一下,表示了對賈鴻漸成為了電影學院會員的羨慕嫉妒恨……好吧,這是開玩笑,不出意外的話,過幾年諾蘭也可能能進入,這有什麼好羨慕嫉妒恨的,諾蘭也不過就是表示了一下祝賀而已。
在祝賀完了之後,這諾蘭就把他潤色好的《無間道》劇本拿給賈鴻漸看了。賈鴻漸這邊拿過來了一看,隻見著裡麵的一些設定還是被諾蘭稍微改動了一下下。比如說整體背景給改到了80年代末,而“梁超偉”這麼一個角色在成為了打入黑幫的臥底之後,剛開始並沒有一下子就被當成心腹,而是剛開始先在街頭混了一段時間,帶著一幫所謂的夥計分到了三五個街區這麼一個範圍的地盤兒,成立了一個類似小幫派的趕腳,還負責這麼一個區域裡麵的“快客”的銷售。
“唔……什麼叫快客?”賈鴻漸不解的問道,難道是國內後來的便利店品牌?“是可*卡*因的一種,簡而言之就是一種片狀的經過提煉的可*卡*因,80年代中後期開始風行美國。我找過西海岸這邊的專門研究黑幫的學者,他們說在80年代中期以前大-麻這玩意兒簡直就賣不了高價格,而傳統的粉末可-卡-因又是有錢人的玩意兒,比如各種華爾街金融精英,而地痞流氓的黑幫又不認識這些人,所以其實80年代前期的時候美國的黑幫大多數還都隻是小混混,收收保護費或者偷偷東西賣賣槍之類的。可是後來80年代中期美國有人做出來了快客可-卡-因,可以跟香煙一樣加熱抽吸,快感來的很快而且比傳統鼻吸粉末可-卡-因更加爽更加強力,但是持續時間也短,據說隻能持續15到20分鐘,而傳統粉末可-卡-因可以長達幾個小時。所以這快客一下就成為了80年代末美國各大城市地痞流氓們發財的支柱產業……”
我艸?毒品還有這麼多搞頭?不過想想看,好像的確美國片兒裡麵涉及毒品交易的好像都是粉末,然後用信用卡啥的弄成一條然後鼻子吸?然後港片兒之類的裡麵就沒有太多這種橋段?哪怕同樣的嘗毒品的橋段好像港港那邊也是用嘴巴嘗的比較多?難道這就是不同毒-品之間的區彆?不過不管怎麼樣,諾蘭這種調查都能夠更加的貼近美國這邊的現實?
就在賈鴻漸想著的時候隻聽著諾蘭又說道:“這麼一個快客需要可-卡-因精煉,所以也需要有地下工廠什麼的,這樣也就可以加上你想弄的那麼一個臥底到警察局的人通過裝律師來詐出來了可-卡-因工廠的橋段了,同時犯罪家族也要進口可-卡-因,他們就需要跟墨西哥的黑幫交易,而交易的這個場景就可以加入各種鬥智環節,對吧?”
恩?這麼說起來好像還真不錯!起碼把港片兒裡的那些經典橋段都給跟美國這邊的實際情況貼合起來了。到時候隻不過是把在居民區裡麵的毒-品交易給改成了在荒郊野外的交易,也許可以跟《絕命毒師》一樣,在邊境弄一個小木屋啥的,然後一群大佬在那邊麵談?接著小弟則是在彆的地方交易?這樣老大很聰明,把毒-品交易的事兒基本都甩給了手下了,自己就算被抓,除非是手下反水否則基本不可能被定重罪的!這麼想起來的話,那整體來說就更加有鬥智的趕腳了啊!
想到了這裡的賈鴻漸突然想到了另外一個事兒——剛才諾蘭說啥?說80年代早期美國大城市的黑幫混的不咋地?賣可-卡-因沒客源,賣大-麻太便宜,沒辦法發家致富,或者沒辦法暴富。最後就隻能靠著保護費和各種偷搶之類的賺錢?這聽起來也太寒磣了吧?真的假的?“克裡斯,你之前說80年代初期美國黑幫的處境……他們真的那麼……過不上好日子?我聽你說的他們怎麼感覺活得一點都不光鮮亮麗呢?”
“因為他們的確過的不光鮮亮麗,”誰知道諾蘭卻是這麼回答道,“美國黑幫最強大的時候,那就是2030年代美國政府禁酒的時候,黑幫專門負責做私酒賣,這樣才能賺錢,雖然後來也的確是有用衝鋒槍跟對頭廝殺之類的,不過在後來漸漸的就沒有那種好日子了。哪怕美國政府剛開始比較清教徒,但是後來漸漸也放開了。這黑幫在美國的話,要不然就經營皮肉生意,要不然就是賣大-麻收保護費之類的……這離他們表現出來的光鮮亮麗其實差的很遠。我記得我去問的那個一直研究美國黑幫的教授說,80年代早期那些霸占了三五個街區的小幫派頭頭甚至都還不得不跟爹媽住在一起……你知道在美國這邊成年了還跟爹媽住在一起怎麼都不能算成功……甚至那教授還說,哪怕現在有了快客和冰毒什麼的,可是基層真的在街頭賣-毒-品的那些混混,其實收入少的可憐。他們平均下來一個小時的工資差不多就是3美元,比麥當勞那邊的最低時薪還低的多!更不用說風險了……”
我擦?街頭毒-販賣毒-品賺的錢還不如去麥當勞打工?諾蘭真的是這個意思?這你妹的太衝擊人的固有思維了啊!街頭賣-毒-品的啊!這種人賺的錢還不如在麥當勞打工?那他們這些人還賣-毒-品乾嘛?還冒著被仇殺和被抓的風險乾嘛?冒那麼大的風險肯定要有大回報才對啊!否則賣啥毒-品?乾脆打工好了!所以賈鴻漸此時覺得要不然是諾蘭聽岔了,要不然就是那個所謂的教授腦子壞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