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熾烈的熱情,幾乎要讓姬衍中的心中產生了隱隱的震顫和歎息之感,這樣的人望,這樣的氣度,這樣的影響力,已經抵達了振臂一呼,即可以登高為王的級彆。
不必說是當代的赤帝姬子昌了。
就連曆史上的那些賢明聖君,在這個年紀,也斷然是沒有這樣的人望的,不存在如此登高一呼,引得四方風起雲湧之氣魄。
秦武侯在這幾年時間裡麵,轉戰四方,從十四歲的逃亡者開始,到鎮北城的遊俠,抵達江南區域時候的流浪兵團首領,到解放江南全境的麒麟軍之主,西域之戰,西南之戰。
其年歲雖少,但是轉戰天下,解救生民無數,又曾經兩次率領百姓,跨越萬裡之地,李觀一的人心人望,已經算得上是名滿天下。
如今在他治下的百姓和麒麟軍的將士們心中,都有一個樸素的想法,在他們的心裡麵比較起來,麒麟軍的秦武侯比起陳國暴戾的君王,比起應國的皇帝來說,更親切更真實。
跟著秦武侯的日子也比在其他兩個國家更好。
那麽在百姓樸素的價值觀裡麵,就代表著秦武侯肯定是大大的好人,是要比起陳皇應帝更好的,哪怕是最小的孩子也會比較大小排名,有爭先的心思。
人總是希望自己喜歡的存在過得更好些。而麒麟軍將士們的想法則更是簡單了。他娘的,我們都贏了啊!
陳國的魯有先,應國的宇文烈,傳說之中不敗的軍神薑素,都敗在我們的兵鋒之下,主公的英雄烈氣不在那兩個之下,憑什麽隻是君侯?
就連陷害太平公,欺壓嶽大帥的陳鼎業都是皇,應國的薑萬象也是帝,憑什麽我等主公,到了眼下也還隻是君侯?萬萬沒有這樣的道理啊!
這種民心,軍心彙聚在一起。
就是人心,便是民望,洶湧如同浪潮。
以及天下人的一種默認之事——李觀一已經有了萬裡的疆域,有了和陳皇,應帝彼此製衡的氣魄和底蘊,那麽在名號和位格上,也要提起來了。
姬衍中握著這一卷特殊的聖旨,從這樣洶湧如浪潮的人心之中走過,即便是他這樣的人,經曆過許許多多的事情,卻還是不知不覺,身軀緊繃,後背上的衣裳都被汗水浸濕了。
這聖旨之上,沒有寫什麽具體的封號。
隻有著【天下偌大,隨君自取】的豪邁和壯誌。秦武侯曾說,應是天下人為他加封...
可如此看來,難道天下之間,再稱一皇,再封一帝,雖是在這一段時間,眼見著麒麟軍,天策府之氣勢如虹,心中已是隱隱有些預感,而從個人來說,他自己也極欽佩和讚歎這年輕君侯所闖蕩出的一切。
可是,以他的出身,以他的血脈來說。卻不能夠不感覺到一種痛苦。
過去的英雄還不曾徹底老去,新的英雄太平令(閻z.101nove.com/wapbook101730/4900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