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輪美奐的煙花秀過後,現場氣氛並沒遇冷,而是進入到持續的溫馨中。
為了緩解一部分的“肉麻”與“尷尬”。有的村民,開始收拾起地上的殘骸,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清理周圍地麵上。
東方的情感表達,跟西方那是有很大不同的。西方人可以每時每刻,對自己父母說“爸媽,我愛你”。
但我們東方人,彆說當麵提了,就連微信上,甚至腦海裡想想……都覺得渾身冒雞皮疙瘩。
轉眼煙花看完,如今的眾人,都已從虎年邁入了兔年。
收拾完煙花殘骸後,眾人一起返回村子,然後互相道彆,各回各家。等到早上醒來,還有一堆事情,等著要做。
黎明時分,當家村的人們還處於睡夢中的時候,李子夜已經早早的起床,並且進入到了傳承世界中。
沒辦法,他這個年齡段,怎麼睡得著覺啊!關鍵還有桃源靈液的滋潤,所以李子夜每天隻需睡四個小時,就比常人睡八個小時補充的精力還多。
當他打開手機,點進傳承世界地圖。隻見原本一片灰暗的華夏傳承,經過他一年的努力,如今就像點點繁星那樣,不斷的在地圖上閃爍。
這一次,李子夜是奔著“羊首”傳承去的。之前他通過係統,找回了流失海外的“蛇首”。現在時隔多日,差不多也能繼續尋回之路了。
李子夜伸出指尖,點了一下圓明園中的“羊首”銅像。緊接著,他身邊的場景一陣跳轉,自己的房間也變為了一處小山頭。
隻見山頭上站滿了一群,頭戴紅布條,身穿黑色或紅色布衣的古人。他們手裡或拿著大刀,或扛著鋤頭,有的甚至還舉著鐵耙、木棍等器械。
在場的古人中,有男有女,地位平等。女人們也紮著紅布巾,手持各類“兵器”,看模樣是要跟男人們一起,出去打仗。
李子夜感到好奇的瞧著這群人。按照他以往的經曆,每次傳承不是在故宮,就是在圓明園,或者天師府之類的地點。傳承氣息濃鬱,書香門第。
然而這次,卻跟之前大不相同。他的麵前,居然出現一大群“泥腿子”,而且還各個拿著“土兵器”,連正規軍編製的十分之一,都及不上。
這樣的一群“泥腿子”,他們在出發前,還找來所謂“天師”,為眾人請神下凡。每個人臨行前,都會喝上一碗符酒。據說能刀槍不入,神勇無比。
先不說這符酒,到底有沒有用。就說它符紙上的朱砂印,溶解在酒裡,會產生毒性。
李子夜默默的看著眾人,飲下“毒酒”。有的甚至還把符紙,吞咽下肚。然後口中振振有詞的念著咒語,企圖跟天上的神靈溝通。
做完這些“法事”後,眾人在領頭人的帶領下,埋伏在山頭南麵的樹林中。
虛空中的李子夜,為了弄懂這次傳承,也一直在上空觀察著他們。
根據天帝視角,此時的他發現,北邊的路上,有一隊身穿英-法陸軍製服的洋鬼子,正端著火槍,拉著火炮的途徑此地。
一見到這些紅毛洋鬼子,李子夜差不多知道了來龍去脈。原來,埋伏在樹林裡的“泥腿子”,並不是什麼占山為王的土匪,也不是窮凶極惡的刁民。
而是匡扶正義,保家衛國的一群勇士。他們受夠了洋人,對他們的淩虐和屠殺。也受夠了清廷的毫不作為。
自從鴉-片戰爭後,清朝的外強中乾,是個列強都能看見。
堂堂四萬萬人口的國度,被兩個人數不足他十分之一的國家,打得體無完膚,不敢還手。
如此一來,世界列強對清朝的侵略,對清朝百姓的殺戮,更加變本加厲。在它們眼裡,老百姓如同草芥,殺就殺了,無所謂。反正清廷也不敢拿它們怎麼樣。
在這樣的殘酷環境下,底層的老百姓,隻能被迫拿起武器反抗,保護自己的家園不受外地入侵。
他們有個響亮的名號,叫“義和團”。義為義氣,和為團結。他們的成分極為複雜,既有貧苦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小商販和運輸工人等下層人民。也有部分官軍、富紳甚至王公貴族。
之所以眾人抱在一起,除了日子過不下去以外。主要是他們心中,具有強烈而樸素的愛國主義思想。不但為了自己,還為這蒼天下的黎民百姓。
隨著英-法軍隊的臨近,為首的領頭人悄悄給後邊,打了個手勢。意思是“大家準備,洋人馬上就到”。
看見手勢後,眾人紛紛握緊手中武器。這是他們第一次,大規模的反擊。
雖然他們也知道,自己手中的大刀、鋤頭,跟洋人的火炮比起來,十分落後。往往人都還沒有靠近,就被洋鬼子的機槍殺了大片。
雖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喝下的符酒,吞下的符紙,其實沒什麼用。無非是給自己壯膽的安慰,用來麻痹恐懼。
但……親眼目睹洋鬼子,是怎麼在這片土地上,肆意屠殺百姓,淩虐兒童、婦女……
那些受害者,有的是他們的親人,有的是他們的朋友,甚至還有的是他們的親生骨肉……
這樣的屈辱和仇恨,哪怕是沒任何文化,連字都不會寫的乞丐,都知道要血債血償。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眼看英-法聯軍越來越近,隻見埋伏在樹林中的義和團領袖,突然大吼一聲,“殺!”
幾乎就在瞬間,整個義和團彷佛“瘋”了似的,舉起手中砍刀,集體往山坡下衝去!一時間喊殺聲不斷,氣勢恢宏。
不僅僅是山坡樹林裡,有義和團埋伏。就連英-法聯軍的後方,也到處充滿了喊殺聲。
原來義和團分兵兩路,埋伏在此地,用出一招前後夾擊,勢要吃掉眼前的洋鬼子。
從戰術、戰略上來說,他們是成功的。英-法聯軍的確有被包圍。從勇氣上來說,他們也成功了,在場的泥腿子們,無論男人、女人,沒一個是孬種。
但奈何他們手中的武器,太過落後。僅見一支區區數百人的英-法聯軍,在遇到前後夾擊,被人包圍的情況下。
它們緊急圍成一個矩陣,然後用手中的火槍、火炮,外加機槍,對著義和團各種掃射。
近代規模的戰爭,可不像冷兵器時代那樣,人數越多優勢越大。密集的衝鋒,正好是機槍、大炮的活靶子。隻要彈藥管夠,不管來多少人,都會倒下。
在英-法聯軍的炮火下,一排一排的義和團成員,被流彈擊中,頓時倒地不起。鮮血順著他們的傷口,不斷往外湧出,漸漸染紅了整片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