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軍隊沒了中層指揮官會是什麼情況
朱慈烺並不清楚其他地方會怎樣,但他篤定應天城裡的明軍必然差彆不大。
在他看來正因有了這些千戶、指揮使和趙之龍這樣的都督,南明軍隊才會一觸即潰。
乍一聽,這樣的結論似乎有些荒謬,但這卻是朱慈烺苦思冥想的結果。
如那江陰,若非城牆被紅衣大炮轟塌,指不定就會守到什麼時候去。
這裡麵自然有閻應元等人的才能在發揮作用,但沒有舊體係掣肘卻也是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
朱慈烺有什麼本事他如何篤定應天能守
說到底他就是想效仿江陰把舊體係砸爛,再用數天時間建立一個還算能用的新體係。
的確,能做到現在這般地步自然有他的特殊性。
弘光出逃後所帶來的權利真空給了他機會。
曆史上的朱慈烺並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可如今的朱慈烺卻抓住了這個機會。
他並沒有被義民裹挾,反而取得了這些義民的指揮權,繼而才能在這軍營之中對這些百戶訓話。
在這個過程中他明確了自己該做什麼、該怎麼做,也從最初的彷徨不安變成了現在的泰然自若。
當然,這些道理常冠林是不會明白的。
他原本以為太子殿下隻是想將那些千戶暫時控製,等加以鑒彆後再酌情使用,可誰知殿下居然準備將他們都棄了。
殿下的問話犀利異常,憑他常冠林的口才自然隻能在原地漲紅臉,可他總覺得這樣不對。
“常將軍,你在北麵打過仗,我軍潰逃一般是出現在哪個層麵的”
“若總督領兵便是總兵、總兵領兵便是指揮使、指揮使領兵便是千戶。”
朱慈烺本以為他還會稍加回憶,可沒想到自己話音剛落那不善言辭的常冠林便利索地答了出來。
想來常冠林在應天的這些年也會常常想起當年的事。
“那你可曾聽過百戶先跑的”
“有過,但不多,百戶手下不過百十來人,他要敢跑督戰隊便能輕鬆處置了。”
經過這番解釋,常冠林雖明白殿下用意,但卻還有疑慮。
“殿下,話雖如此,可中間少了兩層又如何統一指揮”
“我不需他們統一指揮,隻要能按部就班即可。”
說著,朱慈烺便向他細細講起了自己的守城謀劃。
常冠林雖還似懂非懂,但總算明白殿下的謀劃多少有些成算,也非完全胡來。
隻是其中許多關鍵處與其認知相悖,他不明白殿下如何篤定就能行得通。
“明日你便讓人去劃分防區吧。”
“得令!”
常冠林本待下去吩咐,可又聽朱慈烺說道:“你陪我說會話,傳令的事讓其他人去就行了。”
“是。”
“你在盧太師麾下時可曾見過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