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雖然贏了,但贏得艱難,贏的僥幸。
論及過程,明軍一直處在被動迎敵的位置,數次嘗試組陣迎敵都被韃子以迅雷之勢衝散。
若非最終向仁生帶領宿衛營斷了韃子退路,這勝負卻也尤未可知。
論及結果,守軍傷亡過半,韃子雖也丟下了幾十個,可真正死在戰陣廝殺中的卻也就二十多個。
當然,朱慈烺作為此戰親曆者如何能不知道將士已然竭儘全力,可這卻不代表他能坦然接受被人戳了腰眼子。
所以他才尋思著能不能找個機會給韃子也來上這麼一下,好早日報了這一箭之仇,讓他早日念頭通達。
“殿下,夜襲對兵卒的要求頗高,這才兩日時間........。”
“無妨,不著急,你這邊先訓著,若有戰機來臨也不至錯過。”
先前朱慈烺便打過夜襲韃子的主意,怎奈諸般條件都不成熟,這才讓多鐸搶了先。
不過他也不是急功近利之人,知道以自己麾下的情形大抵無法完成這樣的特種作戰,所以朱慈烺也隻是趁著這個機會再強調一下,好讓徐胤爵等人再重視一點。
果然,領導的重視在很大程度上能激起下屬的行動力。
朱慈烺話音剛落,先前一直如小媳婦般窩在一旁的常冠林便說話了。
“殿下,老常在太師麾下時也曾於夜間襲過流寇大營,等國公爺定好訓練方法就由我帶兵吧。”
聽到這話,向仁生立時急了。
宿衛營趕到時韃子雖已是強弩之末,但在其崩潰前卻還是給宿衛營造成了一些傷亡,他怎能不想報這一箭之仇。
隻是還未等他開口,卻見朱慈烺擺了擺手,這才將話咽了回去。
“不急,夜襲哪是咱們說一兩句就能成的,等國公定下如何訓練再說其他吧。”
“是。”
常冠林應了一聲,但任誰都能從其的臉上看出他並沒有放棄。
之後眾人又就夜襲發表了各自的看法,這次會議便算是不太圓滿地完成了,城樓裡也就隻剩下了朱慈烺和王福平、向仁生三人。
“王兄,這幾日情況如何”
先前徐胤爵等人在時朱慈烺一直未曾與王福平說話,而王福平似也知道自己的差事見不得光便靜靜站在角落裡。
到了這會,其他人都已離開,朱慈烺這才問起了安排給他的差事。
這算是避著徐胤爵等人嗎
大抵應是算的。
但這卻不代表朱慈烺對他們不夠信任。
古語有雲:君不秘則失臣,臣不秘則**。
說到底,無論出於何種考量,不對徐胤爵等人揭破某些事,給大家一個揣著明白當糊塗的機會又何嘗不是對所有人的保護
“回稟殿下,幾個衙門的案卷都已在核查中,錦衣衛那裡也交代好了。”
說完這句王福平便將嘴巴緊緊閉上,顯然已成功進入了密探的身份設定之中。
“那..........有人發現嗎”
“有的,不過他們都隻是注意到了卑職出入各個衙門,對我到底在做什麼應是一無所知。”
聽到這裡,朱慈烺隻是微微點頭卻似並沒有因“一無所知”而驚訝,也沒有半點再將話題繼續下去的意思。
“我們去傷兵營看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