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那候世祿便將金山防衛之事交給了其軍將,自己則死乞白賴跟著朱慈烺來到了這裡。
由此,他才生出離開簇去太子殿下那裡的心思。
若這般心思全是出於私心倒也有些冤枉了侯承祖。
掛念獨子不假,但從另一方麵來,誰都知道此戰關鍵在於並不在兩河。
作為這一戰中,明軍戰力最強的一支人馬,侯承祖自然不願在這裡空耗時間。
大黃埔與搶開河自流出澱山湖後便漸行漸遠,兩河相夾之地便成了一個插入澱山湖中的漏鬥。
按著常理來,這般地形實際上是不太可能將大軍困在其中的。
不過此處到底是古太湖的範圍,其間不但有數條三兩丈寬的河交錯。
更為難得的是,這些河於縱橫糾纏之間將漏鬥的開口處分割得七零八落。
如簇形便形成了一條然防線,再加上型戰船的協助,清軍從這裡衝出去的難度自然不。
隻是萬事怎有完美?
作為漏鬥的開口,這一地帶的長度足有十五六裡,哪怕隻是防守其中的關鍵節點也需耗費三四萬兵力,再算上巡邏和預備,最後留在朱慈烺手裡的也隻剩下了七百宿衛營和三百祝塘兵。
不過這個問題在他看來,並不能對自己的謀算產生太大不利影響。
破大,己方是據河而守,先不清軍能不能穿著甲胄遊過半人深的河,便是他們真能過來卻不知還有幾分力氣突破自己不惜代價構築的防線。
“張總兵,不要憐惜炮彈和火藥,萬事以擋住韃子為主。”
“是。”
一番交代之後,張鵬翼領命而去。
由於此次作戰的需要,朱慈烺將崇明島水師混編之後又分成了三份。
一份全是大型戰船,由田仰率領負責大黃埔,其任務倒也簡單,一旦清軍想要架設浮橋,他們就隻管開船撞過去便是。
一份全是中型戰船,由沈廷揚率領負責搶開河;
最後一份數量最多,但全是型戰船,其中甚至不乏由民船改裝而來的。
但也正是考慮到這些船吃水較淺,所以沿著河巡遊,協助陸營防守漏鬥開口的任務便交到了他們手上。
到了這時,朱慈烺的任務全部完成,無事可做之下他也隻能帶著向仁生往彆處遊蕩。
“頭兒,你見過太子殿下嗎?”
“見過啊,剛不是在那嗎?”
隨著朱慈烺的離去,正在修築工事的兵卒們頓時鬆了一口氣,而周顯才旗裡卻有一瘦高兵卒向他問了有些癡傻的問題。
“我不是這意思,我是有沒有在跟前,就是特彆近的那種?”
聽到這前言不搭後語的問題,周顯才略略思量一下才算真正明白了其中含義。
隨後他一邊將拆下來的船板插入事先挖好的坑中,一邊示意那瘦高兵卒往坑中填土,待到手中的木料穩穩佇於地麵之上才悠悠道:“我還同殿下吃過飯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