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討封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二百七十二章 討封

第二百七十二章 討封(1 / 1)

袁崇煥的事最終不了了之,被孫承宗強按了下來。

得知消息後,袁崇煥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臉上露出了笑容。看來就靠山就是好呀,常言說的好,背靠大樹好乘涼,有孫老師這樣的大佬在上麵幫襯著,自己還擔心什麼呢?

低調了半個月,等事情過去後,袁崇煥半點責任都沒擔。接著,孫承宗把袁崇煥招去,和他商議起修築寧遠城的大事。

在去年的時候,袁崇煥就提出了修築寧遠的建議,寧遠原本是熊廷弼和王化貞時大明在山海關以西的第二道防線,可因為王化貞兵敗的緣故,熊廷弼決定全軍撤回山海關,就此把寧遠主動丟給了後金。

明軍撤回山海關後,山海關以東的地盤全部落到後金手裡,孫承宗擔任督師之後在山海關整頓兵馬,以守代攻開始著手收複失地,在曆經一年左右的準備下,明軍已試探著朝山海關以東用修築城堡步步為營的方式奪回失地,其效果從目前來看還算不錯,畢竟後金人丁不足補給困難,寧遠一帶也不適合後金長期駐軍,沒花多少力氣就奪回了寧遠。

拿回寧遠後,袁崇煥和茅元儀建議在寧遠正式建城,以寧遠為主要基地連同山海關、錦州建立關寧錦防線,以進一步穩住山海關以東的防禦。這個建議得到了孫承宗的認可,一開始是打算讓茅元儀修築寧遠的,不過前不久覺華島缺人,孫承宗已把茅元儀給派去了覺華島,這樣一來最合適的人選就成了袁崇煥。

得知孫承宗的想法後,袁崇煥主動請纓去寧遠,孫承宗爽快地就答應了下來。除去袁崇煥外,孫承宗還把滿桂和祖大壽兩部交給了袁崇煥,就此袁崇煥以山石兵備道暫管寧遠兵備派駐寧遠,全麵負責寧遠修築和防禦工作。

這一次任命可以說對袁崇煥是一個重大的轉變,在駐守寧遠之前袁崇煥隻是擔任監軍和兵備道的職務,他這兩個職務雖然不算低卻也不算高,而且通常都是在孫承宗下打打下手,做的也是一些輔助和瑣碎的工作。

可到了寧遠就不一樣了,雖然寧遠守軍是滿桂,副將是祖大壽,但袁崇煥作為文官暫管寧遠兵備,實際上等於袁崇煥成了寧遠軍中的一把手。

就此,袁崇煥可以說開始正式獨當一麵,孫承宗的重用讓袁崇煥感激不儘,去寧遠之前袁崇煥當著孫承宗的麵拍胸脯保證隻要自己在寧遠一日,後金建奴就過不了寧遠。

親自送袁崇煥離開山海關,看著一聲戎裝即將東行的袁崇煥,孫承宗拉著他的手叮囑了好一會兒這才放開,等袁崇煥帶人遠去後,孫承宗依舊沒有收回遠望的目光,他真心希望袁崇煥能夠通過駐守寧遠儘快成長和成熟起來,成為自己所期望的大明棟梁。

京師,張錫鈞的書房。

在張錫鈞的麵前擺著一份書信,這是他剛剛收到的。

書信是密寫的,經過密碼本譯出後,張錫鈞已經得知了草原部落發生的一切,包括朱慎錐夫妻已控製住部落的經過。

說句實話,這個消息來的太突然,也讓張錫鈞有些意外,他怎麼都沒想到阿失帖木兒的部落會發生如此巨變,而朱慎錐的長子騰格爾居然會成為部落的台吉,而他也通過塔娜和騰格爾掌控住了整個部落。

這一切實在有些太離譜了,一個大明人,而且是大明的宗室搖身一變成了蒙古部落的掌控者,騰格爾這個連話都說不利索的小娃娃成了部落的台吉?

不過在驚愕之餘,張錫鈞一時間卻興奮起來,要知道阿失帖木兒的部落可不是小部落,這是一個數萬人的大部落,雖然在土默特各部中實力不是排在最前頭的,但也不算差。

這樣一個部落落到朱慎錐的手裡意味著什麼?以張錫鈞的聰明他不會想不到。至於接下來朱慎錐怎麼做,又會利用部落達到什麼目的,張錫鈞同樣心知肚明。

拿起信,再仔細看了一遍信中的內容,張錫鈞默默盤算了起來。這信裡朱慎錐和張錫鈞交代了一些事,張錫鈞要好好想想接下來怎麼操作才行。

蒙古和大明,雖然這兩家自朱元璋起義到驅逐北元恢複中華起打了近三百年,相互一直都是對手,可在這麼長的時間雙方交戰之間也有過一段斷斷續續的和平甚至緊密合作。

如果是在以前的話,阿失帖木兒部落的優勢在朱慎錐這邊充其量就是從草原不斷獲得財富,加強聯係,並且在未來有可能的情況下利用部落的力量罷了。可現在不同了,隨著部落正式落到朱慎錐的手裡,部落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後,除去未來繼續加大草原貿易外,能做的事實在是太多太多。

想了一夜,第二日張錫鈞就找到了魏良卿,私下向魏良卿拜托了一件事,魏良卿和張錫鈞關係極好,爽快地就答應了張錫鈞的請求,不多久就把消息遞到了魏忠賢那邊,魏忠賢得知後考慮了兩日,親自把張錫鈞招來詢問。

“土默特右翼?土默特右翼不是順義王部麼?”乾清宮的偏殿,天啟皇帝皺眉反問。

“皇爺好記性。”魏忠賢先是一記馬屁拍上,隨後解釋道:“土默特右翼的確是順義王部,如今的順義王是俺答汗五世孫卜石兔,萬曆四十一年,卜石兔正式受封順義王,至今已有十一年。”

“既然如此,為何又要冊封騰格爾部?騰格爾部隻是順義王附屬部落,何必多此一舉?”天啟皇帝不以為然繼續反問。

魏忠賢早就知道天啟皇帝會有這麼一問,當即給皇帝解釋起了有關土默特部的詳細情況,他告訴天啟皇帝卜石兔受封順義王主要是因為三娘子的緣故,當年三娘子輔助俺答汗、黃台吉父子,按照蒙古人的規矩,俺答汗死後三娘子嫁給了黃台吉,黃台吉死後三娘子又嫁給了俺答汗的孫子、重孫,最後一次改嫁就是嫁給了卜石兔。

按照三娘子的輩分來說,她可以算得上卜石兔的祖奶奶了,可偏偏一嫁再嫁,先後嫁了四次,最後這一次居然嫁給了重孫子。這在大明是匪夷所思的,可在蒙古卻是再正常不過。

三娘子在蒙古威望甚高,早在穆宗時期大明就封她為忠順夫人,嫁給卜石兔的時候三娘子都已六十三歲了,而且成婚之後沒多久三娘子就因病去世。但因為三娘子的緣故,卜石兔借著娶三娘子的機會獲得了大明冊封,拿到了順義王的頭銜。

雖然卜石兔獲得了順義王的頭銜,成了名義上土默特右翼的首領。可卜石兔在三娘子死後沒有徹底掌控住土默特右翼,土默特部號稱十二部,卜石兔隻是其中一部而已,而且隨著林丹汗繼大汗位,蒙古本部由土默特東移至察哈爾後,卜石兔根本不可能有父祖那樣威望。

換句話來說,眼下卜石兔的土默特右翼首領之位隻是名義上的,他實際的地位和其他部落首領沒什麼區彆。再加上這些年林丹汗一直意圖以武力統一蒙古,雖說土默特部一直都屬於蒙古本部之一,但卜石兔一直對林丹汗陽奉陰違。

“依你說法,卜石兔的這個順義王早就名不副實?”天啟皇帝皺眉問。

魏忠賢點頭:“皇爺聖明,皇爺請看,這是東廠和錦衣衛收集來的信息。”說著,魏忠賢把早就準備好的資料遞了上去。

天啟皇帝接過細看,片刻後看完若有所思。

“魏伴伴!”

“奴婢在!”

“如依你意思,封賞騰格爾部我大明又有什麼好處?”

“皇爺,奴婢是這樣想的……。”魏忠賢對天啟皇帝說,一直以來大明朝廷都有聯合蒙古部對付遼東後金建奴的想法,作為蒙古的共主林丹汗從萬曆皇帝時期就是大明拉攏的對象。

大明的算盤打的不錯,林丹汗和後金不對付,大明和後金又有血海深仇,既然如此兩家聯手對付後金,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件好事。

可問題在於林丹汗這人誌大才疏,明麵上和大明合作,私下一直打著算計,出工不出力的情況一直沒有改變。

之前大明幾次在遼東戰敗,林丹汗的責任不小,尤其是王化貞丟失山海關一戰中固然有王化貞本身的問題,可王化貞過於輕信林丹汗也是一個原因,當時大戰打響的時候,王化貞還對林丹汗抱有極大希望呢,意圖打算等林丹汗的援軍趕來以守轉攻,可惜直到丟失遼東林丹汗的騎兵連毛都沒見。

再前麵的袁應泰也是這樣,把希望寄托在林丹汗身上,直到以身殉國也未見蒙古鐵騎的出現。一次兩次三次,林丹汗的所作所為早就把大明的耐心和消磨殆儘了,如此繼續期望於林丹汗根本就不切實際。

既然如此,大明何必在林丹汗一棵樹上吊死呢?倒不如和蒙古其他部落合作更好些。原本最合適的目標是卜石兔,卜石兔不僅是土默特右翼的首領,也是大明冊封的順義王。可現在卜石兔這個順義王根本名不副實,一心隻想過自己的小日子,這種情況下騰格爾部就落到了魏忠賢的眼中。


最新小说: 就看吧,看把不把你頭笑掉就完事 大唐第一女判官 盜墓:誰把我棺材蓋兒蓋上了?! 一睜眼我無敵了,也失憶了 造個係統做金融 綜武:救下李莫愁後,她讓我負責 惡雌帶崽,誰家毛茸茸獸夫醋瘋了 我,解夢師,不好惹! 玫瑰戟 火紅年代:從片警到刑偵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