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國事艱難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國事艱難

第二百九十七章 國事艱難(1 / 1)

“明年賦稅魏伴伴可有把握?”天啟皇帝對南居益的話就問了這麼一句,接著又提到了賦稅一事。

魏忠賢連忙回答:“回皇爺,奴婢已做了安排,估計明年賦稅至少能漲三成,此外同壕鏡的貿易奴婢也加派了得力人手,不過……。”

說到這,魏忠賢遲疑了下,這才繼續道:“不過眼下福建戰事未平,紅毛夷占據澎湖,壕鏡那邊多少受了些影響。”

天啟皇帝默默點頭,魏忠賢這話說到他心裡去了。他之所以督促南居益儘快解決福建戰事,除了荷蘭人擅開戰端外,壕鏡的貿易也是一個方麵。

壕鏡就是澳門,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開始在壕鏡登陸,一直謀求在壕鏡的正式居住權,但大明從未答應過此事,直到現在壕鏡一地依舊由大明官府管轄。

不過考慮到對外貿易的便利,大明在壕鏡還是給葡萄牙人劃出了一塊貿易區域,地方並不大,同時還有諸多限製,但就這個地方居然成了西方人和大明貿易的重要中轉點。

自嘉靖年起,大明通過壕鏡和西方各國展開貿易,其中還包括和日本的中轉貿易,每年向海外大量輸出茶葉、絲綢、瓷器、漆器、棉布、砂糖、珍珠、胭脂水粉等物。

大量的貨物從壕鏡流出,同時也給大明帶來巨大的收益,根據曆史記載,自萬曆二十八年起,每年從壕鏡流入大明的白銀高達二百萬兩,而到之後壕鏡同日本的航線開通後,日本經壕鏡每年流入大明的白銀甚至高達四百五十萬兩,兩者相加數額巨大。

不過這麼多白銀的流入,真正落到朝廷手中的寥寥無幾,大部分都是被勳貴、文官集團和他們在地方的代理人給賺走了。朝廷在壕鏡雖設立了海關,可這個海關幾乎等同於虛設,天啟元年的時候,朝廷從澳門收到的銀子隻有幾千兩,相比大量的貿易和巨量的白銀流入幾乎就是九牛一毛。

天啟繼位後不久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再加上遼東戰事的不順,天啟皇帝手裡極度缺錢,靠朝廷正常賦稅,每年財政都是赤字,朝堂上的官員們不考慮如何開源節流,反而眼珠子盯著皇帝的私房錢,天啟皇帝被忽悠一次後也醒悟了過來,琢磨起解決問題的辦法來。

為此,天啟皇帝開始重用魏忠賢,一方麵是利用魏忠賢和東林黨進行爭鬥,另一方麵也是讓魏忠賢幫自己弄錢。魏忠賢這個奴才不錯,通過戶部提出的清稅建議順水推舟,從而開始幫天啟皇帝把控住各地賦稅,尤其是江南一地的賦稅、商稅等。

在魏忠賢的推動下效果非常顯著,僅僅今年朝廷賦稅收入就比以往多了不少,這讓一直被財政問題困擾的天啟皇帝鬆了口氣。但這還不夠,依靠地方賦稅和江南的商稅還是滿足不了支出,就此魏忠賢就盯上了壕鏡,在調查得知壕鏡的海外貿易情況之後,魏忠賢第一時間就向天啟皇帝做了彙報,而天啟皇帝得知後也極為重視,當即不僅把壕鏡的海關之權給了魏忠賢,還授意魏忠賢組織人手直接插手海外貿易。

實際上這做法在大明不是天啟皇帝第一個做的,早在嘉靖後期,嘉靖皇帝為解決財政問題就這樣操作過。

當時同樣財政入不敷出,再加上江南一代倭患嚴重,朝廷為了緩解財政情況從宮中派出太監去地方主持對外貿易,從而解決官員俸祿和軍費問題。

現在天啟皇帝這麼乾也在常理之中,嘉靖皇帝能做,天啟皇帝同樣也能做,何況他手裡還有一個極為能乾的魏忠賢呢。

“壕鏡一事需上心,福建戰事不必擔憂,朕今日給南居益的旨意就是督促他儘快出兵,紅毛夷被驅出澎湖接下來就不足為患了,你可交代下麵大展手腳,加大貿易份額,為朕多弄些錢來。”

“皇爺聖明!”魏忠賢聽後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連忙一個馬屁就拍了上去。

哪怕知道魏忠賢是在拍自己馬屁,天啟皇帝依舊露出了受用的表情。這好話誰不愛聽?皇帝也是人啊,再說了,魏忠賢拍馬屁的本事很有一套,嘴皮子也溜,天啟皇帝聽得飄飄然心裡很是高興。

“皇爺,奴婢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見天啟皇帝在自己的馬屁聲中露出享受的神色,魏忠賢這才問道。

“說吧,又有什麼事要朕替你撐腰?不會是東林黨那邊又彈劾你了吧?”天啟皇帝笑嗬嗬地問道,隨著魏忠賢的權勢越重,他和東林黨的矛盾也越發激烈,如今雙方已差不多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了。

現在東林黨依舊勢大,可魏忠賢也不是吃素的,依靠天啟皇帝的寵幸在朝中拉攏了不少人,這些人基本都是被東林黨打壓的其他黨人,又或者因為東林黨的緣故被彈劾甚至丟官的官員。

魏忠賢對這些人是來者不拒,隻要能為己所用,他基本能幫就幫,幾次下來朝中官員也不傻,那些和東林黨不對付或受到打壓的官員們開始在魏忠賢身邊聚集,不僅增強了魏忠賢的實力,也形成了一個新的政治團體開始和東林黨對著乾,而這個團體由於魏忠賢領頭的緣故,也被東林黨稱為“閹黨”。

這樣的情況是天啟皇帝樂於見到的,他當初用魏忠賢目的就是要針對東林黨,從東林黨手裡奪權。而魏忠賢哪怕位高權重,可依舊還是皇帝的奴婢,真正掌控魏忠賢生死的不是彆人,是他天啟皇帝。

所謂的閹黨無非是東林黨給魏忠賢等人扣上的帽子,可實際上閹黨應該是帝黨才對,因為魏忠賢是天啟皇帝手裡的刀,這刀把子一直握在天啟皇帝這邊,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天啟皇帝授意或者默許下進行的。

“皇爺對奴婢的關心奴婢粉身難報,奴婢實是感恩涕零……。”聽到天啟皇帝這麼問,魏忠賢的老淚都下來了,抬手抹著眼淚跪倒就朝天啟皇帝磕頭。

“起來起來,伱現在也是有身份的人了,何必在朕麵前如此?你是朕的人,又是為朕做事,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天啟皇帝見此也有些感動,不管外人如何說魏忠賢飛揚跋扈,可在天啟皇帝看來魏忠賢是最忠心不過的奴才,而且魏忠賢不飛揚跋扈又如何能對付得了東林黨?總不能讓一個老好人去乾這種事吧?

又朝著天啟皇帝磕了個頭,魏忠賢這才從地上爬起來:“皇爺每日為天下殫精竭慮,瞧著皇爺這些日子又清減了不少,奴婢的心裡就極不好受,朝中眾臣屍位素餐卻無一能為皇爺解愁,就連些許小事都需皇爺親力親為,奴婢無能,有時候奴婢心裡在想,恨不能就此去死了才好……。”

說著說著,魏忠賢又忍不住流起了眼淚,情真意切看的天啟皇帝心中也是感動。

魏忠賢說的沒錯,這朝廷中做些事實在是太難了,雖然有內閣,可內閣如今被東林黨所把持著,東林黨人一個個誇誇其談,卻根本做不了實事,更可惡的是一旦彆人要做事,東林黨卻不支持,反而群起而攻之,扯來扯去把正常的事就扯到黨爭上去,根本就沒辦法把事乾成。

對東林黨的厭惡眼下天啟皇帝心裡已到了極點,可作為皇帝他也無可奈何。魏忠賢是他用來和東林黨爭奪權利的工具,但眼下魏忠賢還沒有壓過東林黨的實力,麵對東林黨的反撲,魏忠賢能靠他自己雖搖搖欲墜卻依舊不倒,反而時不時反擊幾下已很不容易了。

魏忠賢說的一點都沒錯,自己這個皇帝當的太辛苦了,內憂外患中殫精竭慮,每日都在為國事操勞,如不是魏忠賢幫忙,他這個皇帝幾乎有名無實,實在太難了。

想到這天啟皇帝不由得心中感慨,看向魏忠賢的目光中也柔和了許多。

魏忠賢說了一大通話,引起了天啟皇帝的共鳴,在天啟皇帝感慨之餘,抹著眼淚的魏忠賢偷偷看了皇帝一眼,見情緒差不多了,這才說出了他要說的事。

魏忠賢對天啟皇帝說,既然皇帝下旨意給南居益,讓他儘快解決福建戰事,一旦福建戰事平息,那麼壕鏡貿易就沒了後顧之憂,朝廷也能就此獲得大量收益緩解財政。

不過魏忠賢以為僅僅這樣還不夠,眼下大明的財政隻是略微好轉,並沒有徹底改變。之所以造成這個問題關鍵還在於大明的軍費支出太大,自從薩爾滸之戰後,大明在遼東一敗再敗,熊廷弼和王化貞又辜負了皇帝期望,導致山海關以東全部丟失。

現在遼東的軍費支出極其龐大,隻要一日遼東建奴不平定,這個軍費開支就是居高不下,大明財政也不可能真正改善。

魏忠賢認為孫承宗去遼東後雖說眼下遼東局勢平穩了不少,可孫承宗在遼東的花費實在是太大。不僅是遼東正常軍費開支,還有孫承宗在遼東推行的戰略有關。

孫承宗目前采取的是步步為營,以築城作為據點穩步前推的戰略布置,雖然有些效果,但築城開支眼下已占了遼東軍費的近半,而且按照孫承宗的謀劃,一旦全部實施,其耗費實在嚇人。

魏忠賢計算過,僅明年遼東的軍費支出包括築城開支要達到七百萬兩之巨,這樣龐大的開支哪怕魏忠賢再想辦法弄錢也很難滿足。而且這僅僅隻是一年的開支,按照孫承宗的計劃這樣推行下去,遼東支出等於是一個無底洞,到時候遼東建奴沒被拖垮,大明財政就先垮了。


最新小说: 我,解夢師,不好惹! 玫瑰戟 火紅年代:從片警到刑偵之王 軍旅:我有一支動物百萬大軍 命運世界 八零:嬌嬌一撩,冷麵大佬破戒了 九獄鎮界塔:從與魔女同修開始 大明黑帆 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 開局千古一帝,華夏神學震撼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