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錢沒有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錢沒有

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錢沒有(1 / 2)

崇禎皇帝的這番態度反而讓袁崇煥有些不會了,他麵露欣喜,心裡卻在叫苦。

自己隻是吹個牛逼而已,你現在倒好居然不給自己半點退路,難不成自己還真的五年裡把遼東建奴給解決了?如果自己真有這個本事,早就做成這事了,還會拖到今日?

可事到如今不乾也不成了,崇禎皇帝已經和打了雞血一般興奮,仿佛他袁崇煥一去遼東就能拳打皇太極,腳踢八旗一般。

不僅全部答應了他的要求,還賜給了袁崇煥尚方寶劍,讓袁崇煥去遼東後大膽放心地乾,不要有任何顧慮,他這個皇帝就是他最堅實的後盾,他在京師期待袁崇煥的勝利歸來。

無奈,袁崇煥隻能打碎牙吞了下去,表麵高高興興地接過了皇帝所賜的尚方寶劍,然後告辭皇帝後回去準備,儘快去遼東赴任。

等袁崇煥離開後,興奮的崇禎皇帝當天晚飯都多吃了幾碗,胃口好的不行,睡著後還情不自禁地在夢裡笑出聲來。

崇禎皇帝覺得自己肯定能成為大明中興之主,現在魏忠賢的閹黨一掃而空,朝堂上沒了奸臣都是君子,內有賢臣,外又有袁崇煥這樣的大將和能人,如此大明怎能不複興呢?

等到五年後,遼東平定,整個大明必然蒸蒸日上,自己的名字將被曆史所銘記,成為千古一帝,這不就是崇禎一直想做的麼?

接下來的幾日,崇禎皇帝召見了內閣閣老和部堂官,要求所有人配合袁崇煥的平遼大計。而當得知袁崇煥居然在皇帝麵前獅子大開口,一下子要了八十萬兩銀子,後續還需要撥款四百萬銀子的軍費,戶部尚書畢自嚴差一點就暈了過去,當著崇禎皇帝的麵臉色鐵青,直接就說沒錢。

畢自嚴告訴崇禎皇帝,戶部早就是個大窟窿了,每年的財政赤字高達一百三十多萬兩,自己身為戶部尚書每天都為銀子的事吃不好睡不好,拚命想辦法也填補不了漏洞。

四百八十萬兩銀子?大明一年的財政收入才多少?把戶部上下包括自己全給賣了也拿不出這個銀子來,彆說這麼大一筆數了,哪怕就是第一批的八十萬兩他也拿不出來。

說著這情況,畢自嚴不由得當著崇禎皇帝的麵直接哭了起來,老淚橫流之下哭訴說自己真沒錢,就算皇帝要逼死自己也沒銀子,他還想找地方弄銀子呢。翻來覆去就一句話,要銀子沒有,要錢就自己老命一條,要不你崇禎皇帝直接把他砍了腦袋算了,也省得自己再為這個事煩惱。

聽到畢自嚴這番回答,崇禎皇帝也傻眼了。他已經答應袁崇煥了,可現在袁崇煥馬上就要去遼東了,戶部居然拿不出銀子來這可怎麼辦?

當皇帝總不能出爾反爾吧?這要銀子不到位袁崇煥那邊怎麼交代?無奈之下,崇禎皇帝隻能逼著畢自嚴想辦法,四百八十萬兩現在拿不出來,先拿個幾十萬兩救救急也好啊,總不能讓袁崇煥雙手空手去遼東吧?

可沒想到畢自嚴就是個鐵公雞,死活不肯拿錢。

倒也不能怪畢自嚴,大明的財政本就入不敷出,早在天啟皇帝的時候遼東的軍費就緊巴巴的,如果依靠正常賦稅根本就維持不下去,當初天啟皇帝為了解決遼東軍費問題隻能讓魏忠賢想辦法,魏忠賢通過貿易和征收商稅等手段從江南各地弄來了銀子,這才勉強維持遼東軍費開支。

從這點來說,實際上天啟朝的時候遼東軍費並不是由戶部支撐起來的,而是由魏忠賢來解決的。戶部方麵的支出隻是很少部分,大部分都是魏忠賢弄來的銀子。

正是因為如此,戶部才能勉強維持下去,可就算這樣每年依舊有財政赤字,從未有好轉。等到崇禎皇帝登基後,沒多久就弄垮了魏忠賢和閹黨,魏忠賢和閹黨倒台後,人亡政息,自然之前的銀子來源也就沒了。

這個事畢自嚴心裡是清楚的,但他不可能把真相告訴崇禎皇帝。總不能對崇禎皇帝說你弄倒魏忠賢和閹黨是錯的,正是因為魏忠賢和閹黨的倒台導致了現在遼東軍費沒了著落?

這怎麼可以?政治正確還是要的,魏忠賢和閹黨禍國殃民這已經是定論了,絕對不可能給魏忠賢一黨翻案,要不非但崇禎皇帝不答應,滿朝文武也不答應。

此外,魏忠賢和閹黨從哪裡弄的銀子?不就是從江南士紳口袋裡掏出來的麼?而江南士紳的背後又是誰?不就是他們這些文官集團?

畢自嚴同樣是這個集團的成員之一,如果把真相揭露,這不等於背叛自己的階級了麼?所以再難他也不可能動這個腦筋,更不用說仿效當年魏忠賢的做法了。

君臣雙方討價還價,無奈之下畢自嚴隻能從牙縫裡擠出了十二萬兩銀子,多了就真的沒了,再也不肯鬆口。

見此崇禎也是無奈,算算銀子離自己答應袁崇煥的還差許多呢,他隻能向畢自嚴討教還有什麼其他弄銀子的好辦法?

畢自嚴倒給崇禎皇帝拿了個主意,他告訴崇禎皇帝現在戶部的確沒銀子,這答應的十二萬兩銀子還是他騰挪出來的,之後還要想辦法還回去呢。戶部這邊不用想辦法了,肯定沒可能。

唯一能想辦法的就是皇帝的內庫,也就是皇帝的私房錢。


最新小说: 都市逍遙天醫 過分野 鐵騎壓境,大帥千金邀我去邊關 湘陽路警事 穿書後天幕直播我登基 不嫁高門,誤惹金枝 清冷仙尊被蓄謀已久的魔尊撿回家 靈氣複蘇:開局覺醒無敵領域 天幕放映:在二戰前,放二戰曆史 盜筆:在張家打黑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