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袁崇煥沒按照崇禎皇帝的意思主動出擊,快速解決城外建奴的軍隊,解除京師的危機。崇禎皇帝開始懷疑袁崇煥是否有異心了,在他看來,自己已經交代過袁崇煥,可袁崇煥一出城後就把自己的交代拋之耳邊,這分明就是沒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
而且這時候京師人心惶惶,有不少朝廷官員們都在說袁崇煥有擁兵自重的嫌疑,再加上關寧軍和建奴一前一後抵達京師的時間實在是太過巧合,雖然袁崇煥對此做了解釋,可這種解釋能信的人並不多,此外再加上這些日子從京畿各地逃來京師的百姓、士紳甚至官員們哭訴建奴在四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可他們卻始終沒見自己的軍隊前來救援,更把問題的矛盾直接指向了袁崇煥,甚至還有人斷言袁崇煥早就和建奴有所勾結,建奴之所以能兵臨城下完全是袁崇煥帶來的,要不然怎麼會這樣?
一開始崇禎皇帝還不願意相信這些,他努力告訴自己應該信任袁崇煥,畢竟作為薊遼督師的袁崇煥自己待他不薄,從重用袁崇煥到現在,作為皇帝的崇禎對袁崇煥幾乎是有求必應,要兵有兵要糧有糧要餉有餉,至於官位就更不用說了,袁崇煥現在不僅是薊遼督師,還加了太子太保的頭銜,已經達到了文臣的頂點。
就連之前袁崇煥殺了毛文龍這樣的大事,崇禎皇帝也硬著頭皮強壓了下去,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崇禎皇帝對袁崇煥的信任,並相信袁崇煥能做到他的承諾。
可現在呢?隨著建奴兵臨城下,京畿遍地烽火,崇禎皇帝的信任已經開始動搖,再加上這幾日的局勢不斷惡化,朝中無數官員開始彈劾袁崇煥,而京師中對於袁崇煥通敵賣國,引建奴入關攻擊京師的消息也是越傳越甚。崇禎皇帝本就不是一個性格堅韌之人,多疑的他也開始懷疑起袁崇煥來了,但他還心存僥幸,覺得袁崇煥或許有什麼謀劃,為此崇禎皇帝派官宦去催促袁崇煥儘快和建奴決戰,卻沒想到又被袁崇煥拒絕了。
等消息傳來,崇禎皇帝徹底失望,瞬間對袁崇煥的態度就起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思索後下了決心準拿下袁崇煥,以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
就在崇禎皇帝做出決定的第二日,崇禎皇帝再派宦官出城傳旨意,讓袁崇煥進城見他。
袁崇煥這時候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徹底失去了崇禎皇帝的信任,他還琢磨著如何麵見皇帝,好好和皇帝解釋自己的想法呢,所以根本就沒準備的袁崇煥坐著吊籃入了城,等到了殿上,一見除崇禎皇帝在,還有不少重臣也在。
見袁崇煥來了,崇禎皇帝直接就詢問袁崇煥目前的情況,追問京師之危何時能解?袁崇煥聽了頓時一愣,正心中琢磨著如何回答的時候,一旁早就等著的兵部尚書申用懋就站了出來,直接指責建奴之所以能兵臨城下都是袁崇煥的問題,並要求嚴懲袁崇煥。
“袁崇煥,申愛卿彈劾你可有什麼分辨之處?”崇禎皇帝語氣冰冷,直接問道。
袁崇煥張了張口意圖解釋,可卻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說。
“陛下!袁崇煥身為薊遼督師,本應禦敵宇外,卻被建奴攻破遵化,又拿下薊州一線,如今更是直接打到了京師。眼下京師四處傳言,袁崇煥同建奴有所密謀,建奴之所以能入關至京師,都是袁崇煥所為,袁崇煥更有賣國嫌疑,臣懇求陛下拿下袁崇煥,罷官奪職,嚴查此事!”此時,順天府丞張至發站了出來,慷慨激揚也彈劾袁崇煥,還直接建議問罪袁崇煥。
“不妥!”張至發話音剛落,閣老成基命連忙勸阻:“陛下,張大人所言隻是傳言並不能為實,袁崇煥雖有過,但馳援京師以來並未見有同建奴勾結跡象,僅憑傳言就問罪朝廷大臣軍中主將,實是不妥。”
“傳言?嗬嗬,成大人難道就沒聽說過空穴來風未必無因的道理?”張至發直接反駁:“如今大敵已至,袁崇煥作為薊遼督師非但未攔住建奴入關,反而引建奴至京師,難不成這不是事實?除此之外,眼下建奴在京畿一地作惡無數,百姓損傷慘重,可他袁崇煥卻按兵不動,坐視建奴搶掠燒殺,這又是為何?下官不懂兵事,但下官卻知道為將者當以守國護民為重,連我大明百姓都護不住,他袁崇煥難咎其責!陛下,臣以為袁崇煥此人不可信,如他繼續領兵,說不定那日就把京師也給賣了,陛下!不得不防啊!”
“張大人說的有理,臣也覺得應拿下袁崇煥,嚴查此事!”張至發話音剛落,其他幾位大臣表示同意,都覺得應該拿下袁崇煥,不管袁崇煥究竟有沒有罪,他現在的嫌疑很大,無論如何再也不能用袁崇煥來守京師了。
成基命依舊表示反對,他急忙說袁崇煥是如今的主將,大敵當前如果拿下袁崇煥臨陣換將是會出大事的,而且現在的這些傳言並沒有真憑實據,不如等打退了建奴後再查也不遲。
“嗬嗬,成閣老就不怕袁崇煥內外勾結獻了京師給建奴?如到那時候還談什麼往後?”兵部尚書申用懋直接反駁。
“申大人!你是本兵,臨陣換將的風險不需老夫來解釋吧?如果問罪袁崇煥,我問你,誰能替之?”
“哼!大同總兵滿桂就能替之!”申用懋想也不想直接開口道,他早就看袁崇煥不順眼了,這兩年袁崇煥風頭出儘,在薊遼一手遮天,根本就沒把兵部放在眼裡。
而且今日對袁崇煥發難除了他個人想法外,還有崇禎皇帝的意思。再說了,這幾日袁崇煥按兵不動他也看在眼裡,他的家小都在京師,一旦京師攻破,那麼全家老小死無葬身之地,申用懋早就想撤換袁崇煥了,現在隻是順水推舟罷了。
“袁崇煥,伱還有何言可說?”正座的崇禎皇帝臉色寒若冰霜,早就沒了往日對袁崇煥的和顏悅色。
“臣……臣……。”袁崇煥心急,想開口辯解,突然間腦海中閃過之前做過的一個噩夢,他如同被雷擊一般,眼下的情景幾乎和夢境中一模一樣,難不成自己噩夢成真?
一時間,腦子亂成一團的袁崇煥不知道怎麼分辨,下意識口中一連串的家鄉粵語而出,聽得殿中眾人個個不知所謂,這些如同鳥語一般的粵語沒一個人能明白意思,再看袁崇煥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模樣,眾人隻以為袁崇煥被說的啞口無言,已經默認了自己有罪。
崇禎皇帝這時候已沒耐心了,當即就喊張懋忠等領錦衣衛將袁崇煥拿下,直接下錦衣衛詔獄。
就這樣,袁崇煥還沒來得及為自己分辨就給下了詔獄,等把袁崇煥拖走後,崇禎皇帝從善如流,覺得兵部尚書申用懋的建議不錯,滿桂不僅是大同總兵,還曾經任寧遠主將,崇禎皇帝又見過滿桂,對性格耿直又驍勇善戰的滿桂記憶深刻,當即就下旨讓人出城,傳旨給滿桂和城外各部,告知袁崇煥下獄,並由滿桂接替袁崇煥,節製各路勤王部隊。
說完旨意,崇禎皇帝一揮衣袖就自行離開了,眾人恭送皇帝離開,等皇帝走後,大臣們因為袁崇煥的下獄興高采烈離去,隻有閣老成基命一臉愁容,在他看來崇禎皇帝這件事辦的太草率了,大敵當前不僅臨陣換將,而且還把薊遼督師袁崇煥給下了詔獄,這樣的做法實在是不能認同。
在成基命看來,袁崇煥不是沒有問題,這一次建奴兵臨城下他是有很大責任的,可是袁崇煥有再大的責任也不至於和建奴勾結並且賣國。而且在建奴繞道蒙古從薊州到遵化一線突破長城,進入大明腹地之前袁崇煥就給朝廷提出過意見,表示要增強這一線的防禦,並且在遵化設置團練總兵,以防備建奴繞道南下。
當時參與討論的時候成基命就在現場,如果按照袁崇煥建議提前布置,哪怕擋不住建奴的鐵騎,可至少也能爭取到援軍抵達的時間,這樣一來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建奴兵臨京師的情況。
可惜的是,當時的兵部尚書王洽沒有認同袁崇煥的看法,而其他閣老也表示反對,就連增設團練總兵一事最終也是不了了之。
現在王洽因為建奴入關一事被罷職了,可問題依舊還在,眼下把責任全部推給袁崇煥,無非是有些人擔心崇禎皇帝想起往事,追究他們責任罷了。如今又強烈建議崇禎皇帝把袁崇煥奪職下獄,這更是轉移矛盾,他成基命為官多年,如何能看不明白這些?
可惜的是他一個人根本無法改變結局,而且崇禎皇帝對袁崇煥的怒氣現在已經達到了頂點,根本不聽勸阻就拿下了袁崇煥。眼下木已成舟,他也是無能為力,隻能祈禱換將後軍中平穩渡過,早日擊退建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