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封了四大貝勒,其中就有莽古爾泰。
相比排名第二的阿敏,其餘三人都是努爾哈赤的兒子,老大代善,老五莽古爾泰和老八皇太極。
三人代善最年長,少年就跟隨努爾哈赤征戰,立功無數,在建奴中威望甚高。莽古爾泰和皇太極也不差,尤其是莽古爾泰英勇善戰,曾經在征討烏拉部時連克六城,被努爾哈赤極為看重。
在努爾哈赤死後,四大貝勒中的三人都有資格競爭大汗之位,當時莽古爾泰時信心十足,按照戰功來看他不亞於老大代善,從兄弟排行來算又是皇太極的五哥,而且執掌正藍旗的莽古爾泰手中實力不差,在他看來這汗位非他莫屬。
可沒想到皇太極拉攏了代善和其他兄弟,在討論汗位歸屬的時候突然發難,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從而導致莽古爾泰的美夢破滅。
丟掉了汗位後,莽古爾泰一直不甘心,在他看來皇太極上位隻是僥幸,假如不是老大代善背刺自己,那麼汗位應當就是他的了。可現在倒好,居然落到了皇太極手裡,自己這個要論戰功不如自己,武藝也比不上自己,身材又胖乎乎的皇太極何德何能坐上這個位置?
所以在皇太極繼承汗位後莽古爾泰一直心裡不服氣,可沒過多久就遭到了皇太極的強力打壓。
皇太極可不是莽古爾泰這樣的莽夫,他深謀遠慮行事果斷,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逼死大妃讓其殉葬,這樣做的原因誰都清楚,那是為了避免多爾袞三兄弟威脅到他的汗位。
畢竟多爾袞三兄弟手中掌握著兩旗,在八旗中實力不小,再加上他們都是大妃所生,如果大妃不死,以她的地位就連皇太極也要低上一頭。到時候大妃在內,多爾袞三兄弟在外,一旦同時發難起來,哪怕皇太極是大汗恐怕也攔不住,到時候八旗內部必然會再一次造成汗位爭奪,不僅威脅到皇太極的地位,甚至還會引起八旗內亂。
這也是皇太極一確定自己大汗繼承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解決掉大妃的主要原因。大妃一死,皇太極的地位徹底穩固,接著皇太極又利用大汗的權利對八旗內部進行調整,重設了滿清製度,對調了各旗牛錄,通過一係列手段削弱幾個兄弟手中的各旗力量,從而掌控住了權利。
麵對這樣的局勢,莽古爾泰就算心有不甘也無能為力。大位既定,又親眼目睹了皇太極狠辣的手段,莽古爾泰無奈之下隻能消停,哪怕心中再不服也是沒辦法,表麵上擺出一副聽從皇太極的姿態。
這一次入侵大明,皇太極把代善留在了遼東,而把多爾袞三兄弟和莽古爾泰全帶了出來。
之所以這麼安排皇太極也是做過考慮的,遼東是自己的根本,一旦自己領大軍出征這些懷有疑心的兄弟絕對不能留在那邊,必須要帶在自己身邊,隻有這樣才能壓服住他們。
至於遼東那邊,代善想來就是皇太極的支持者,而且他年最長,做事穩重,由他駐守老巢也最好不過。就這樣,莽古爾泰跟著皇太極入侵大明,進入大明以來和明軍交戰多次,為皇太極打破龍井關又拿下遵化立下功勞,就連明軍總兵趙率教也是死在莽古爾泰的手裡。
今日進攻滿桂的宣大軍大營,莽古爾泰就是主攻將領之一,打破外圍柵欄,莽古爾泰領軍猛攻,最終令滿桂戰死當場。
滿桂一死,明軍再無鬥誌,莽古爾泰的正藍旗直接殺入大營,開始圍殲明軍。一切都是大好,眼看著明軍已無招架之力,在八旗的三麵圍攻之下危如累卵,用不多久就要全軍覆沒。
可就在這時候,突然聽說大營中居然還有一支明軍在抵抗,而且還殺退了幾百八旗精銳時,莽古爾泰詫異之下就來了興趣,他讓其餘部隊繼續圍殲各部明軍,而他自己親自帶了正藍旗精兵就趕到了這,等抵達後一看果然如此,大營靠西邊一角,有一部明軍背靠護城河設下軍陣,外圍擺了三列拒馬,拒馬後是廂車組成的車陣,而在其後是近千明軍,這些明軍和普通的明軍看起來有些不同,陣列整齊裝備精良,站在那邊紋絲不動,隱隱透露出一股殺意,好一支明軍的精兵!
而在其後,還有約近三千明軍潰兵正在重整,這些潰兵雖然逃跑時丟盔卸甲,可此時卻有些了軍陣的模樣,而且他們也陸續重新被裝備了起來,按著明軍列陣的步軍隊列展開,以護住其左右。
“貝勒爺,對麵的明軍火器凶狠,奴才拚死衝陣折了大半人馬都沒能衝過去,奴才……奴才……有罪。”之前逃回來的牛錄章京對莽古爾泰跪地說著剛才發生的事,莽古爾泰越聽越是皺眉。
這個牛錄章京帶了近幾百人衝擊對方軍陣,居然連明軍的毛都沒摸到就敗退了,而且戰損過半。如此潰敗簡直無法想象,要知道八旗戰鬥力之強一直是莽古爾泰所自傲的,幾百精銳八旗,其中還有十幾個白甲,麵對區區千餘明軍居然被打成這樣?
一團怒火頓時上湧,莽古爾泰冰冷的目光就落到了這牛錄章京的身上,聽著他戰戰兢兢向自己賠罪,同時講述對麵明軍的戰鬥力強悍,莽古爾泰頓時就忍不住了。
“既然知罪,那你就可以去死了!”莽古爾泰開口說道,正跪著的牛錄章京聞聲大驚,正要開口求饒的時候,騎在馬上的莽古爾泰已拔出長刀,耳邊隻聽到刀聲破空呼嘯接著脖子一涼,他的腦袋就被莽古爾泰生生砍下,無頭的屍體脖腔一股鮮血噴出,然後軟軟倒在了一旁。
一刀解決了對方,莽古爾泰神色不變,猶如殺了一隻雞似乎的輕鬆。
他也不收刀,直接舉刀朝著敗退下來的八旗兵指去:“畏敵不前,擅自脫逃,罪不可赦!誰要是再膽怯畏戰,此人就是你們的下場!”
眾人大恐,他們親眼看著莽古爾泰突然暴怒砍下了牛錄章京的腦袋,更知道這位貝勒爺向來就是喜怒無常的性子,既然殺了自己的上司,一怒之下把他們全斬了也是有可能的,更何況退下來的這些八旗兵不是莽古爾泰正藍旗的牛錄,而是豪格的部下,莽古爾泰脾氣上來連皇太極的麵子都不賣,更何況侄子豪格?
正惶恐不安之時,莽古爾泰隨便指了一個人又道:“你!就是伱!由你暫領殘部,整軍給本貝勒去衝陣,隻要打破對麵明軍陣列,將功折過,本貝勒既往不咎!”
“嗻!”被指到的那人是撥什庫,所謂的撥什庫是八旗內部的軍職,級彆低於牛錄章京,主要負責軍中庶務。從現代人的理解來看,相當於副手和參謀的職能。
雖然他被點名暫領牛錄章京,可卻沒有絲毫喜色,反而心中惶惶不安。
莽古爾泰說的明白,他要自己帶殘部再去衝陣,可剛才他是跟著上司逃回來的,對麵的明軍戰鬥力有多強他清楚的很,要不是之前衝陣他的位置不靠前,見情況不妙逃得又快,說不定就和戰死的那些人一樣已經丟了性命了。而現在莽古爾泰居然不管不顧,直接讓自己帶人再去衝鋒,這是要讓自己去死啊!
想到這,他的心如死灰,可卻不敢違背莽古爾泰的命令。因為莽古爾泰不僅是正藍旗旗主,還是四大貝勒之一,彆說他一個小小的撥什庫,哪怕是地位再高的甲喇章京甚至梅勒章京麵對莽古爾泰也沒辦法,除非豪格親來,要不然誰都攔不住莽古爾泰下令。
而且八旗內部的製度嚴密,如果他不尊莽古爾泰的命令,先不說莽古爾泰可以馬上斬殺他,就連自己的父母妻兒以後也沒好果子吃。與其白白死在莽古爾泰手裡,倒不如拚上一把,萬一真能破陣而入自己就立下大功,哪怕就在陣前戰死,也不至於禍及家人。
冷靜下來,此人臉上露出堅毅之色,開始整軍準備帶著逃回來的兄弟們繼續衝陣。那些八旗兵一個個和他的想法類似,也明白其中的利害,而且作為八旗精銳早就至於生死度外了,反正都是一死,讓自己死的有價值些也是值得的。
“貝勒爺,奴才覺得這些人或許少了些。”莽古爾泰身邊的甲喇章京看了一眼正在做準備的那些人,忍不住開口對他提醒道。
莽古爾泰目光掃過,見這些人的確不多,僅僅隻有一百出頭,而且其中還有些人帶著傷,對麵的明軍可是不少,看著也很精銳,這麼點人的確少了些。
點點頭,莽古爾泰打量了一下自己帶著的人,自己的隊伍中大部分都是正藍旗的精銳,還有少部分其他旗的騎兵。他當即就讓甲喇章京從其中抽調出兩百人,和準備衝陣的八旗兵合為一股,這樣下來也就有三百多人了,這股力量用來衝陣正好。
“貝勒爺,要不再多派些?”
“不用!此處位於明軍大營內部,地形複雜大部隊無法展開,人再多也是無濟於事,這些人剛剛好。”莽古爾泰雖然莽,可他也是久經戰陣的老將,當然明白有時候打仗不是靠人多就行的,現在這裡的地形不便大股騎兵衝鋒,四周都是明軍的營帳和丟棄的雜物,而且對麵的明軍選擇地形明顯是經過挑選的,背靠著護城河免去了後背被襲擊的可能,左右兩翼不僅有收攏的明軍作為掩護,還有幾處營帳作為阻擋。
而在正麵,作為衝陣的地方也不大,如果三百多騎衝鋒是沒問題,可再多就擠了。莽古爾泰身經百戰,哪裡看不明白對方這樣列陣的用意?所以他直接拒絕了部下的建議,就讓這三百多八旗兵衝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