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上下糊弄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五百七十章 上下糊弄

第五百七十章 上下糊弄(1 / 1)

吳襄是崇禎皇帝在己巳之變後特意提拔重用的遼將,其目的就是要分祖大壽的兵權,從而對祖大壽形成牽製。

相比祖大壽,吳襄這人要忠心的多,而且也更為聽話,用起來也放心些。

如果處置了吳襄,那麼之前的安排就沒用了,祖大壽在遼東再無人可製,這是崇禎皇帝絕對不願意看見的。

再者,吳襄任總兵時間不長,關寧鐵騎的一半指揮權也是吳襄就任總兵後才拿到的,所以關寧鐵騎的問題要追究的話實在是怪不得吳襄,畢竟那時候他還沒權利指揮這支部隊呢,這支部隊的指揮權先在袁崇煥的手中,後來又到了祖大壽的手裡。

以關寧鐵騎的空餉問題處置吳襄,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再者,冷靜下來的崇禎皇帝又想到了一點,那就是今天吳襄能夠和自己說這些,不也證明了吳襄對自己的忠誠麼?如果吳襄是一個狡詐之人完全可以不說實話,直接用虛言糊弄過去。

可現在吳襄不僅說了實話,還把關寧鐵騎的底子都告訴了自己,恰恰證明吳襄是一個可信的實在人。不處置造成這種情況的祖大壽等人,反而遷怒於吳襄,這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短短幾分鐘的時間,跪在地上的吳襄嚇得麵如土色,甚至他以為自己今天要完了,說不定下一刻就有人衝進來把他抓走,然後打入大牢。

這時候,吳襄心中很是悔恨,早知道這樣自己多什麼嘴啊,怎麼一不小心就在皇帝麵前說了實話了呢?可該說的不該說的卻已經都說了,現在吳襄已沒改變的可能了,隻能祈禱老天爺能幫自己一把,讓他安然渡過這一關。

也許是老天爺聽到了吳襄心中的祈禱,靜悄悄的偏殿很快就響起了崇禎皇帝的聲音。

“吳愛卿,平身吧。”

“臣……臣……。”吳襄猛然抬頭,用著不可思議的目光朝崇禎皇帝望去。

崇禎皇帝向他微微點頭,抬手道:“起來吧,地上涼。”

“臣……臣叩謝天恩……。”這一次,吳襄終於回過神,確定崇禎皇帝的確是讓他起身,而且神態也很是緩和,這不代表著自己逃過一難了?想到這,吳襄衝著崇禎皇帝叩首後這才從地上爬起。

“吳愛卿。”

“臣在!”

“朕知道你是一個厚道人,而且關寧鐵騎之前事同你無關。今日你能同朕說這番實話說真話,朕心中甚是欣慰。大明就需要你這樣忠心的臣子,遼東也需要你這樣的大將坐鎮,如此大明才能無憂,朕也無憂也!”

“陛下……臣感恩不已,臣對不起陛下呀,陛下如此厚待於臣,臣唯萬死以報陛下之恩啊!”崇禎皇帝這番話讓吳襄感動的淚流滿麵,隻見他又跪了下來,一個勁朝著崇禎皇帝叩首,指天發誓自己一定不負皇恩,為國報效,萬死不辭。

見他如此,崇禎皇帝上前親自把吳襄攙扶了起來,拉著他的手又安撫了幾句,吳襄這才漸漸收住眼淚,情緒平複下來。

隨後,崇禎皇帝又和吳襄聊了一些關於遼東的軍事,詢問建奴作戰的特點和遼東軍同建奴交戰的過往。聊的差不多後,崇禎皇帝不由得感慨遼東將士的不易,更向吳襄承諾,他會想辦法解決遼東軍餉急缺的難題,讓吳襄這一次回去後好好帶兵,守備遼東,擋住建奴南下的通道。

麵對崇禎皇帝的囑托,感動萬分的吳襄拍胸脯保證,隻要自己活著絕對不會讓建奴打破山海關,一定為大明守住遼東門戶。見此,崇禎皇帝很是欣慰,又勉勵了他幾句,還賞賜了一些東西,這才讓人送吳襄出宮。

等吳襄前腳剛走,後腳崇禎皇帝的臉色就從剛才的和顏悅色變成了冷若冰霜。雖然今日他沒有處置吳襄,可對遼東將門的警惕性再一次提高,同時也對已經死了的袁崇煥更多了幾分怨恨。

在崇禎皇帝看來,吳襄雖比祖大壽可信,不過可信的程度也是有限。雖然今天吳襄在自己麵前說了真話實話,可是如果吳襄真的效忠自己,效忠大明的話,為什麼不在接任總兵的時候就把這些情況已上書的方式告訴自己呢?而是在自己逼問下這才說了出來?

從這點來看,吳襄恐怕也是存著私心的。大明武將吃空餉的情況曆來有之,空餉弄到的銀子難道真的養兵了麼?崇禎皇帝又不傻,當然知道這些銀子大部分都進了這些武將自己的腰包之中。

吳襄同樣也是一樣,用一句難聽話來形容,狗改不了吃屎,哪怕吳襄這條狗比祖大壽那條狗略微可靠些,但也有限度。

之所以沒處置吳襄,是因為崇禎皇帝不想引起遼東動蕩罷了。為了大局,安撫好吳襄才是上策。但吳襄這個人以後怎麼用,還能不能重用,崇禎皇帝還要好好考慮考慮,眼下先讓他回去再說,遼東安穩才是第一,等遼東那邊事解決後,崇禎皇帝再另想辦法。

見過皇帝後,吳襄在京中停留了一日,翌日就啟程返回遼東。

等他回到遼東,遼東那邊的情況已經很糟糕了,這一次皇太極再一次領兵南下,擺出一副要打遼東明軍的架勢,遼東各部如臨大敵,尤其是在錦州的祖大壽更是抓緊時間修築城防,以防止皇太極來攻。

忙忙碌碌折騰了兩個月,祖大壽都沒等到皇太極的部隊來攻,反而等來了皇太極派人送給自己的一封信。

信中皇太極很是客氣,告訴祖大壽說他的子侄在他那邊很好,雖然祖大壽在之前大淩河兵敗後擺了皇太極一把,先降後逃,跑回了大明,可皇太極非但沒有責怪祖大壽,反而對祖大壽很是推崇,也佩服他的忠義。

祖大壽看完信,許久都沒說話,也有些佩服皇太極的大度。雖然雙方是對手,不過既然對方好意來信,還告知了自己子侄之事,祖大壽也不想和皇太極撕破臉,就此寫了一封簡單的回信,信中對皇太極說自己是大明的臣子,雖然感激皇太極的好意卻不能背叛大明,戰場上大家是對手,但私下他卻要感謝皇太極善待自己子侄。

所以祖大壽對皇太極說,請皇太極照顧好自己的子侄,自己雖不能投皇太極,卻對皇太極卻很是佩服,謝謝他的來信。

皇太極接到信後,看完繼續書信一封,說大明已經不行了,崇禎皇帝和朝廷對祖大壽防備甚多,而且自袁崇煥死後,也沒人能信任和重用祖大壽,祖大壽在大明那邊又有什麼意義呢?倒不如投靠自己,自己一定會重用祖大壽,隻要祖大壽能投誠,他皇太極必然厚待。至於他的子侄不必擔憂,皇太極說祖大壽的子侄就是自己的子侄,在他那邊無論安全還是富貴都能保證,他日夜期盼能見到祖大壽的一日,希望祖大壽可以好好考慮他的建議,不急一時。

對此,祖大壽又回信一封,信中再次感謝了皇太極的看重,同時也再次說明自己不能投對方的原因。但相比上一封信,這封信中祖大壽的言辭要溫和許多,還再次對皇太極表示敬佩。

接著,皇太極又來信,這信中說:“將彼處險易明白修書,速遣妥員來報我等。我厲兵秣馬,但候將軍之消息。勿為此處之子弟及眾官兵憂慮,儘我窮國之力養贍之。我等既同舟共濟,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倘蒙天眷而事成,則以將軍為王,賜以權柄,當是自然。將軍驟遭災難,力所不支,難保自身,則請將軍遣人約期,當遣人往迎。”

這信的意思更是明確,甚至願意給祖大壽王爵厚待,祖大壽看完這封信沒再給皇太極回信,這信也給祖大壽悄悄燒了,不過皇太極信中的內容卻被他記在了心裡,就不知道他自己究竟是怎麼想的了。

遼東方麵雙方僵持,似戰又未戰,時間久了,遼東那邊也漸漸放下心來,覺得皇太極這一次隻是擺出一副要進攻的架勢,並沒有真正打算南下的舉動。

而且之後不久,從北邊傳來又一個消息,更讓遼東方麵徹底鬆了口氣。因為聽說皇太極派多爾袞領兵北征草原,似乎並沒有打算在遼東開戰,而是有意圖先平定蒙古的樣子。

聽到這個消息,遼東各部連忙查探情報真實性,不久後這個消息得到了證實。從北方的探子回報,皇太極的確派了多爾袞去了草原,眼下已帶兵抵達察哈爾了,正在聚集察哈爾的蒙古各部意圖西進,看樣子是要去打土默特。

多爾袞這次帶了一萬五千騎兵,都是八旗精銳,等到察哈爾各部兵力彙合,組成大軍後就會西進出征。從這點來看,皇太極不可能兩麵開戰,而且建奴也沒這個實力,也就是說遼東暫時不會再有事。

鑒於這個情況,遼東各部商議後決定給朝廷報捷,他們自然不會告訴崇禎皇帝真相,隻會說遼東各部和建奴交戰,防守嚴密打退了建奴多次進攻,逼迫皇太極退兵。這樣的話功勞有了,賞賜也有了,上上下下皆大歡喜,何樂不為呢?


最新小说: 軍旅:我有一支動物百萬大軍 命運世界 八零:嬌嬌一撩,冷麵大佬破戒了 九獄鎮界塔:從與魔女同修開始 大明黑帆 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 開局千古一帝,華夏神學震撼全球 都市之無極至尊 我是深淵 我在鎮武司殺生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