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惟英和李國楨的動作不慢,出了宮後就去了京營聚兵,下午時分聚兵完畢,清點兵馬,準備出戰。
雖然眼下的京營號稱有四十多萬,京師這邊二十萬有餘,可因為空餉的緣故,實際人馬還不到九萬,足足少了一半多。
不僅如此,這八萬多人中因為常年缺乏訓練,再加上許多營兵都是混日子的,去掉老弱病殘,其中能戰的更少,而且大多數營兵居然和上級軍官都不認識,許多營兵在京營混了好幾年,除卻低級的小旗、校尉外,卻自己的上官是誰都不知曉,除去身上的盔甲和武器還算勉強,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但就算這樣,最終還是勉強湊出了三萬多能戰之兵,吳惟英和李國楨把這些兵力臨時整編一下,瞧起來也總算湊合了。
剩餘的兵馬由應城伯孫廷勳、清平伯吳遵周帶領,駐防京師。臨淮侯李弘濟、定遠侯鄧文明、新寧伯譚弘業等跟隨吳惟英和李國楨出征,同行者還有宮中派來的監軍太監韓讚周,韓讚周本就是京營副提督,此次出征崇禎皇帝令他同行,兼監軍一職,韓讚周雖心中不想去,可皇帝下了命令卻無法違背,隻能硬著頭皮去了軍中。
出城後,京營分為前後兩部,分彆由吳惟英和李國楨統帥,一行朝南走了十多裡,眼看著天色漸晚,為保險起見就再不向前,就地紮營,等明日再說。
雖然在崇禎皇帝麵前拍著胸脯做了保證,一副氣宇軒昂的模樣,可真出了京師要打仗,吳惟英和李國楨卻沒了之前的勇氣,變得畏首畏尾起來。
從得到的消息,朱慎錐前鋒已到了良鄉,良鄉離京師隻有一日的路程,如果沒有意外,明日朱慎錐的軍隊就抵達京師了。
讓吳惟英和李國楨連夜趕路去良鄉,直接在良鄉擋住對方的去路,並且擊潰賊軍,他們實在沒有把握。畢竟京營的訓練不足,軍士的戰鬥力也隻是勉強,而且夜間趕路風險太大,可因為在崇禎皇帝麵前下了保證,吳惟英和李國楨又不能不領兵而出,為保險起見他們僅僅走了十多裡地就停了下來,以天色將晚為理由紮營,打算等到明天再進軍。
吳惟英和李國楨的算盤不錯,等挨過一日,明天再往前走一段看看。如果碰上朱慎錐的軍隊就打一打,他們帶了三萬京營,人可算不少,打一下試探看看對方的成色,如果能贏就一擁而上,假如對方厲害,憑著手裡的兵力自保也是沒問題的。
而且他們紮營的地方離京師僅十多裡而已,站在高處眺望甚至能看見京師的城牆。這麼點距離,一旦開戰不利,吳惟英和李國楨也能掉頭就跑,用不了多少時間就能逃回京師,等進了城門就安全了,靠著京師高大的城牆朱慎錐也沒辦法打進來。
這兩人算盤打得不錯,無論勝敗都做好了準備,而且最關鍵一點是尤其保險。
隨著夜幕降臨,三萬人的大營駐紮下來,京營的老爺們不知道多少年沒打過仗了,率領京營的吳惟英和李國楨本就不是什麼將才,吃喝玩樂樣樣精通,可要論怎麼打仗卻是一竅不通,在他們看來打仗無非就是仰仗人多罷了,什麼排兵布陣之類根本就沒放在心裡,至於安營紮寨更沒章法,命令下達後任憑下麵人糊弄,而下麵的各級軍官同樣如此,一個個根本沒戰前的警惕和防備,營盤東一塊西一堆,亂哄哄的一團。
至於斥候什麼的,更不用談了,隨意派出去的斥候簡直沒人在乎,崗哨這些也是如此,京營的將士平日裡老爺當慣了,腦子裡根本就沒這個概念,馬馬虎虎設了幾個哨位,可看哨的兵丁卻是敷衍之極,站了片刻就受不了,直接丟下崗位跑回營帳歇息去了,而其他人就更不用說。
許多京營將士簡直把這次出征當成了出遊,紮營的同時還不忘跑到附近的村鎮搜刮一番,弄來雞鴨什麼的給自己開開葷,至於是買來的還是搶來的?這就不得而知了。
這還不算,京營的勳貴們覺得漫漫長夜很是無聊,反正紮營的地方離著京師也不遠,派手下人去城裡接了幾個青樓女子過來陪同,甚至還弄了兩個戲班子來大營唱戲。
當天色暗下來後,整個京營的營盤內卻熱鬨非凡,有搭著戲台咿咿呀呀唱戲的,有湊在一起吆五喝六賭錢的,還有飲酒劃拳的,甚至還有幾個迫不及待摟著女人就往帳篷裡鑽的,弄得整個大營烏煙瘴氣,如同集市一番。
正當吳惟英和李國楨和其他幾個勳貴在大營中飲酒作樂的時候,離營盤不遠處的地方,幾個斥候正緊盯著此處,而他們的到來京營的崗哨根本就沒察覺,直接就被摸到了近處。
這幾個斥候沒有過於靠近,但所在的距離已經離著營盤足夠了,營盤內的一舉一動全在他們視線之內,而且傳來的嬉笑聲吵鬨聲更是清清楚楚。
幾人在外圍轉悠了一圈,回到原地彙合,領頭的軍官交代了幾句,留下兩人繼續觀察,他帶著其他兄弟急急離開。
退出一裡多後,他們從一處小樹林裡牽出馬匹,上馬就朝南飛奔,跑了二十多裡地到了地方,下馬徑直就朝前而去,找到了正等待消息的王晉武和王海。
當把偵查的消息彙報給王晉武和王海後,兩人臉上都露出了詫異的表情,他們不敢相信追問所查可真?京營的營盤真是那樣?一沒有好好布置,二沒有絲毫防範,三還如此雜亂,四更沒有半點章法甚至還違背軍中條例?這簡直不可思議。
“將軍!卑職所言句句是真!如將軍不信,可再派人去探!”斥候斬釘截鐵道。
王晉武和王海不是不信他,這個斥候軍官是軍中老人了,經驗豐富更忠心耿耿,絕對不會拿謊言欺瞞。隻不過所探的消息實在令人驚訝,更讓人無法理解罷了。
一時間,兩人交換了下眼神,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蠢蠢欲動。
“如何?”
“這還能如何?這樣的好機會假如錯過是要遭天譴的!”王晉武笑著說道。
王海同樣笑著點頭,他們怎麼都沒想到堂堂京營居然爛成了這個模樣,原本以為京營再不能打,可規模體量擺在那邊,而且吳惟英和李國楨都是勳貴世家,將門子弟,就算沒有實戰經驗,可怎麼帶兵總知道一二吧。
他們作為前鋒部隊,隻有四千多人,其中騎兵一半,步兵一半,而主力中軍還在後麵的良鄉呢。
原本按照計劃,前鋒是準備連夜摸到京師附近,為確保明日中軍主力抵達做好準備。可沒想一頭就碰上了從京師而出的京營大軍,當得知出城的京營足足有三萬多人的時候,王晉武和王海可是嚇了一跳,要知道對方的兵力幾乎是自己的近七八倍了,這麼多人的一支軍隊一旦打起來,哪怕王晉武和王榮再有信心,也不能確保一戰而勝。
何況京營的裝備可不弱,京營是由最初的神機營、三千營、五軍營這三大營組成,是大明最精銳的野戰軍。當年朱棣就是靠著這支軍隊橫掃大漠,打的蒙古人隻能避其鋒芒不敢對戰。
雖說事已過遷,現在的京營早就不是以前的三大營了,可這個底子還在,尤其是火器裝備和其他軍械遠比邊軍還要精良,更不是普通衛所軍能比的。
麵對這樣的一支軍隊,再謹慎也不為過。可沒想到真實的情況居然是這樣的,當知道京營是這個樣子的時候,王晉武和王海驚愕之餘同時大喜,如此好的機會他們怎麼可能錯過?這兩人都是打了老仗的人了,機會就在眼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當即就有了主意。
兩人立即商議了一番,就決定夜襲京營,給崇禎小兒一個下馬威。
他們連夜派人把決定彙報良鄉的朱慎錐,同時集結部隊迅速出兵,準備開戰。
為了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更好的拿下此戰,王晉武決定親率騎兵去襲營,而王海拒絕了領步軍的建議,這樣的好機會怎麼可能給王晉武一個人占了?何況王海本就是蒙古人,要論騎術還在王晉武之上,再加上王晉武所率的蒙古騎兵近半也是王海的部下,他怎麼會讓王晉武一人獨去?
當即王海說自己要同行,見此王晉武也不多想就答應了下來,分出一半騎兵撥給王海,約定兩人從兩個方向突入京營大營,至於後麵的步兵交給了同行的李佑率領,讓其尾隨而行,等抵達戰場後配合騎兵作戰,力圖一舉擊潰京營。
這個時代夜戰並不多,主要是因為營養的緣故普通人中患夜盲症的人太多,一到黑夜猶如瞎子一般,根本分辨不出東西南北,更不用說行軍打仗了。
可朱慎錐的軍隊不一樣,先不說他的蒙古騎兵本就擅長夜戰,常年食用肉食和牛羊馬乳的蒙古人人並沒有夜盲的毛病。而他的新軍同樣也是如此,新軍的訓練不僅嚴格,待遇也是極好,擁有整個土默特草原的朱慎錐自然不會虧待自己的新軍,所以新軍不僅能白日作戰,就連夜戰也是一樣。
命令下達,全軍出發。為了掩藏蹤跡被對方提前發現,不僅派出斥候在前,全軍上下更是人銜枚馬裹蹄,撞入夜色悄悄朝北摸去,一行抵達地方的時候恰好是三更天剛過,隨著深夜到來,京營的營盤雖沒了最初的沸騰熱鬨,卻依舊篝火通明,營中時不時還傳來依稀的嬉笑聲和叫罵聲。